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永年:国企改革是最急迫议题之二

[复制链接]

27

主题

2156

帖子

5196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509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1-9-30
最后登录
2018-3-3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听众
10
收听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3 0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错过社会改革的战略机遇期

《21世纪》:那么我们应如何推动改革共识的形成?

郑永年:要明确当下和未来5-10年的改革共识是什么,其中包括了改革路线和目标,以及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确定,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未来改革的顶层设计。

改革共识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思想解放和讨论,另一方面要对当下的形势做一个清晰的判断。

在任何社会,改革都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从改革的步骤来看,俄罗斯和东欧是一步到位的综合改革,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一起来,而中国选择的则是渐进改革。采取哪一种模式当然不仅仅是改革者的主观选择问题,而是受各国客观条件的制约。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突破口在哪里?

我们发现,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的改革围绕着两个重大目标,即“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要改革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和谐社会”是社会改革的目标。社会改革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等。和前一阶段相比较,社会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新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我认为,现阶段和未来十一年的改革应以社会改革为重点。

《21世纪》:为什么社会改革应该成为现阶段的改革的重点?

郑永年:主要原因有四个。

首先,通过经济改革,中国逐渐地产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在改革之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着这样一个领域。当时,中国的社会是嵌入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之中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小社会,企业负责工作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生老病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始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分离出来。19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直接把农民解放出来,转型成为新型的农村社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工人。之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开始,又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今天,中国农村已经出现极其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在城市,经济改革的成果是,一方面将国有企业原来承担的社会功能去掉,让社会来承担,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之外发展非国有部门,而社会就产生于这个过程。因此,社会力量的成长成为社会改革的重要前提体现。

其次,通过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第一阶段改革,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得到确立。总体的社会制度要得到改革,就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较之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并未涉及政治精英的核心利益,而且社会上下容易取得共识,因此比较容易进行。

再者,社会改革是为了“还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制度自然解体,包括之前的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社会制度。但同时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又没有能够提供另一套社会制度体系。新制度必须通过社会改革得以建立。因此,通过社会改革重建一套新的社会体制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社会改革也可以为深化经济改革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出口外需驱动型的,现在外部需求萎缩,那么中国建立内需驱动型经济,就显得非常急迫。谈扩大内需谈了很多年,但为

什么一直没多大进步?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老百姓不得不通过储蓄来自己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而且新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和教育,让普通人不敢轻易消费。因此,社会改革的推进,可以减轻城乡居民的压力,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为内需型经济的成长提供动力。

社会改革,已经不能拖延。

《21世纪》:相对行政体制改革,为什么社会改革已经不能拖延?

郑永年:现在是社会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机遇期,可能想改也没办法改了。现在经济增速虽然趋于放缓,但以中国的经济体量而言,8%或9%的增速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这个速度。这说明改革的经济和财政条件很好,手里有钱,就要赶紧做,否则等到经济增长低速而政府财政缩水的时候,社会改革就很难了。

此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矛盾已经很深,再不改革,稳定可能会出问题。尽管维稳成本已经很高。社会矛盾的问题,还是要通过社会改革来进行,你不改革,就会被改革。

从欧洲的经验来看,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也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是后来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看到。当时欧洲这些问题得不到执政者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很多暴力的工人运动。但是,对比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经济体,他们在二战之后同样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也遇到了很多社会问题,但是并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暴力革命。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适当的时期,通过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建设,培养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化解了社会危机。

这也就告诉我们,社会改革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综合国内各种条件来看,我们现在的时机很好,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战略机遇期,不要等到发生重大社会危机之后再改革。改革就是要“先发制人”,来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