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茶馆
一 茶馆以“天地”为名,我深不明白内中玄秘,总觉得很奇。不知道除了我家乡小镇,其它地方还有没有这个名号的茶馆。 “天地茶馆”的牌匾在文革时摘下了,我的记忆里没有看见过它悬挂在茶馆正大门上方,只是从一间堆放杂物的屋子里看到,上面的黑漆和金粉已脱落不少,雕刻的字迹却还清晰。 曾经询问过街上的老人,说这“天地茶馆”来历非同寻常,名号为晚清拔贡、民国时曾历任过四个县县长的陈老先生所题。其实在的意义,老先生没作任何解释,其他人就说不清了。 我切切地深感遗憾,生长于斯,对本土文化有一种难解的情结,总觉得那是自己的根基,只有把那些根基弄明白,才能对自己思想深处的自在精神作出合理的诠释。人到中年,所以“不惑”,并非什么都明白,只是有了对什么都想弄明白的动因。 我去访问过去被称作“陈公馆”的陈老先生故居,在街背后,几间古旧房舍,环境很幽静,门前一大片簧竹,投下浓浓荫凉。老屋现在住的不是陈氏后裔,是普通百姓人家。老先生离世已近六十年,房屋几易其主,已找不到当年老先生丝微迹痕。 终于见到老先生侄孙,他热情地接待了我,谈了很多关于老先生的事,拿出了收藏的叔爷爷的一些字画。有一幅中堂,同茶馆牌匾一样秀丽端庄的楷体,内容是“包藏宇宙”四个大字。 我有些明白了,宇宙就是天地,就是世界,就是四维时空。 这应该是老先生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命理念,是对感性而能动的生命存在的把握,亦或是对“舞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的另一种审美维度的阐释。 然而,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陈老先生要将偏僻山区小镇上的一间普通茶馆题名为“天地”,是寄予、是诱导、是企冀,是禅道的阐扬还是伦理的弘发,这其中究竟承载和超越了什么样的人文意境和精神玄机? 多少年来,一直百思不解,常常对着那块漆迹斑剥的牌匾发愣。随着时间的流驶,对陈老先生及茶馆的深入了解,折射出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广阔的本质,茶馆的一切便渐渐在脑子里清晰起来,渐渐地和“天地”二字相联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3 9:55: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