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威望614 点
金币0
注册时间2012-5-7
最后登录2012-11-29
在线时间66 小时
听众4
收听0
高级会员
威望614 点
金币0
注册时间2012-5-7
最后登录2012-11-29
在线时间66 小时
听众4
收听0
|
当年怒斥克林顿美国人权的北大马楠被美国老公抛弃,儿子亦被带走.
大家帮她找找她老公和儿子。
这是她博客的原文:
寇白龙(Byron Ross Cole)与我已在2011年5月协议离婚。我们约定孩子先由我抚养一年。抚养权另行协商。但他于2012年5月15日在我们的女儿寇禅音Cataleya Cole放学后,未经我同意把孩子带走(此前他一年未看过孩子也不履行抚养义务),至今不让孩子同我联系,拒绝告诉我孩子下落,不让孩子上学,也拒绝美国大使馆对孩子的安全派人福利探视。
我已经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向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起诉。但需要送达传票。请知情的网友帮忙,告诉我他的住址及通讯方式。我的邮箱是mamachina2012@sina.cn
(白龙,发这个帖子,我的心在滴血。毕竟我们是十年夫妻——我希望你从此能走上正路,我也祝愿你在新的太太和新的孩子那里找到幸福。可我们俩的孩子永远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你说过,他们是中美之间的小桥,我们俩拆不散的“小钉子”。白龙啊,为了孩子,请与我联系沟通)
北大中文系的女生马楠在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很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了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
美国最畏惧中国什么?在美华人说出真相
生活在美国,常常可以在新闻媒介中看到有关“中国威胁”的论调,比如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比如中国的石油进口,等等,我常常在想,到底美国政客们的内心深处,对中国的畏惧是什么?
我最近回了次国,所见所闻,对美国人内心真正的畏惧,开始有了点了解。在广州,因为我需要一个小型的DVD播放机,到各大电器卖场走了走。有一种特别吸引我的注意,这种播放机还可以直接收电视、接电脑、下载MP3,甚至可以连接汽车卫星导航系统,这么多功能,才卖2000多元人民币(合300美元左右)。因为有制式和保修的问题,按照常理判断,美国应该也有同样的播放机出售,价钱应该差不多,因此我决定回到美国再买。
谁知道回美国,到各大电器卖场转了一圈,找遍了所有型号的机子,包括打美国牌子从中国进口的,没有一款是多功能的,我在想,如果在中国卖的播放机能进口美国,价格再降一点,还不把这里的市场冲垮吗?
联想到近年来美国进口的电器中,尤其是冰箱、空调、电视机、数码相机、电脑等等,中国产的比例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价钱越来越低,再联想到美国的一些政客在嚷嚷要对中国的商品进口设限,我忽然明白了一点,其实美国不是害怕中国的某种产品,而是害怕中国在这方面尤其是技术发展的凶猛势头。
DVD播放机这个例子,我想在美国并不是特例,以“世界工厂”出名的中国,其实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质量在突飞猛进,产品档次也在不断提高,我十多年前来美国时,中国产的餐具,最多只能当一般日用品来卖,现在许多名牌餐具已经在专卖店中出售,而价钱却降低了一半以上。
我们这次到北京旅游,住在小姨子家里,因为工作忙,她基本上是不到超市买菜的,隔三岔五打个电话:“我要八个鸡蛋”,或者“我家的过滤水没了,我要一罐水”,于是就有人送上门来,不需小费,也不需额外收费。我在广州也一样,没时间出去吃饭时就打个电话叫餐,送上门的价钱和在饭店买一样。
这种服务在中国司空见惯,在美国可是奢侈中的奢侈,送上门来,不但连送费,而且要加小费,最后加起来的价钱可能是商品价的一倍半甚至两倍,更糟糕的是,美国的许多商店和超市是不提供送货上门的,因为他们工资太高,雇不起这么多人。
我这次回国,深感服务素质比过去大有提高,饭店里服务员的服务基本上到位,大部分商店里售货员对自己负责的商品了如指掌。在北京和广州,出门旅游可以在网上订票,可以有人送票上门,也可以在自家附近的售票点买票,方便得很,各大旅游景点前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导游。要找吃的吗?随处都有饭店,坐下来和服务员聊聊,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就上来了。
想起在美国旅游,除了参加旅行团外,如果要自己玩,从订票到租车,到查旅游路线图等等,都可以自助式在网上完成,方便是方便,要享受处处“有人,有人情味,有亲切感”的服务,无疑是一大奢侈,到了景点要找个导游更是难上加难,只能看着景点的路线图自己寻找,要了解景点的历史,或者知道哪里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事先查过有关资料。
至于吃的,美国各大旅游点的餐厅不但贵,而且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吃饭时间,在餐厅内能找到个位子坐下来吃饱已经是谢天谢地,想便宜点吃快餐,只能跟着长蛇阵式的队伍,耐心排吧。
如果有人不信,不妨到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内的餐厅看看,吃饭高峰时间,半个小时能买到算你运气,有名气点的餐厅,排队一个小时吃上东西一点也不稀奇。
平心而论,总体而言,美国的服务业人员,素质不低,但由于工资太高,许多大公司都不可能雇用更多的人来进行人对人式的服务,许多服务项目只能交给机器或者互联网来完成,但有时候,即使短短的一声问候,可以让人如沐春风,这是机器永远不可能做到的。
悲哀的是,据统计,70%的美国人出门旅游还是在自己的国家内,报纸上80%左右的是美国当地新闻,因此目前大部分美国人仍然沉醉在“我们系统不是最完善的,但是世界上最好的”这样一种感觉中。对于世界的变化,不说漠然无知,也是知之甚少的。然而,清楚了解中国近几年变化的美国人,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我想,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心生畏惧的。
来源:http://www.qixiangwang.cn/huayuan.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