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都桥的树 新都桥,摄影家的天堂。 我不是摄影家,也不敢自诩摄影人,但是自从爱好摄影以来,听人说起,看人家拍的相片很多,也有很长时间了,久而久之,新都桥对我来说,不是天堂,却成为一种深深的向往。 我们在翻越折多山后,基本就算是踏上了类新都桥风景区了,“新都桥”其实不是说新都桥镇这个地方有多漂亮,讲的是这一路上的风景都很美,适合拍摄成为相片,光影变化,蓝天白云,悠闲的牛羊,藏居,雪山,随四季变幻色彩的公路旁的树等等等等,在阳光的照射下,分不同时段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图案,被摄影人装入了相机,带出了高原,放到世人眼前,再去一批,拍出不同的风味,再给世人看,然后吸引更多的摄影人进入那里,出更多的相片,结果这样一来就成了旅游名胜了,不再原始。 我们下山时已经早晨九点多了,蓝色的天空无云,阳光没有遮挡的透过空气,照在我的身上,我下意识的拉下了衣袖,怕回去时黑吗?不,我是怕皮晒悼了痛。下山的路不太好,一路都在修,坑坑洼洼,满天飞扬着尘土,车多时,像是进入了雾区,基本看不清地面了。对面行过的一辆辆高山拖拉机上坐着的老乡也都用厚厚的围脖盖住了脸,算是挡灰尘的面罩吧。 走到一处加水的地方,我们停车,旁边一家藏民正在挖井,我们走近,一位红朴朴脸的少年立时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像这大山一样纯朴,真实。旁边一排柏杨树,依偎着一间小小的藏居,光从树间穿过,拉出长长的影子,在通往小屋的小路上画下了一排阴影,拿起相机,开始拍摄,老弗说:“要是有几个身着藏族服装的当地人走过来就更好了。” 我们继续向前,公路两旁的柏杨树高大挺拔,嫩绿的树芽刚刚随着春天的步伐在树梢跳跃起来,山上的草还是黄色的,我很奇怪那些牛和羊,它们为什么能够吃得下。
到了一个小地方,有几间藏居,很高大的一排柏树,柏树下是一块很大很平的草地,一条小溪在旁边流过,一匹老马(肚子挺大,感觉要下小马了)拴在树桩上,在周围半径不过五米的地方吃是草,基本都要啃光了。我们下车走了过去,在树下感受阳光从树梢落下,抚摸在我身上。在一排高大的树下,地上有很多的小的凸起,星星点点的长满了紫色的小花,说实话,真的很喜欢。没有准备,我像一个小孩一样朴倒在地,去感受份树阴下的惊喜,其实现在想想,那真的有可能是牛或者羊的粪便,放在草地上久了,变成那样的。
几个人拿着相机,对着老马不停的拍,老马似乎是当惯了“模特儿”,我自悠闲的吃着那片快光了的草,只是要接近的时候,走上几步,不时回头看看你们这些外来人,老是打搅我的清静。
我们继续上路,尘土依然。
新都桥镇不大,只有不多的一两百户人家,像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乡镇,或许还有那么多人吧,不过这里人们利用这里独特的条件,用块石堆起了好几层高的房子,开起了许多家庭旅馆,方便来拍摄相片的外乡人。难得的是甘孜监狱却在这个地方,就是公路旁边不远处,我说,能够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服刑也算是前生有造化吧。同车驴友说,天天在这里也就没有新鲜感了,当犯人就更没有什么感觉了。
我们基本没有停车,只是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高大的柏杨,在尘土中失去光彩,河谷被翻了个底朝天,河滩上裸露着大大小小圆形鹅卵石,和着泥沙,有时堆砌成小山,水不再清澈,变得混浊没有灵性。这时车上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氛,他们怎么能这样,忍心破坏这样的美景。发展是必须的,但不能这样不顾一切吧,也许正如我们那天上木格措一样,无缘,与新都桥无缘,与原始、原生态的新都桥无缘吧。
想写新都桥的树,却没有完整深刻的描写它,有些遗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