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家啊!你离我们为什么那么遥远?
原高县中学和符江中学的整合应该说是很失败的一件事,整合的条件根本就还没有成熟,就盲目的进行整合.弄得现在是挂着省重点示范校的牌子,运用的却是村级小学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条件能够出多大的成绩?
高县的高中教育走入了历史以来的最低谷,是谁的责任?是老师们的责任吗?如果是教师们教学水平太差,为什么在95年和97年能够有学生考入清华?还是这些教师,为什么当年能够教出清华的学生,现在就反而不行了呢?是谁之过?
现在学生宿舍还没有完工,没有计算机房,没有实验室,没有学生活动的操场,更没有多媒体教室......因为学生人数太多,连热水都供应不上,有些学生轮到他们时只能洗冷水,家长们怨声载道,对学校的条件极为不满,这些是谁之过?
没有当过教师,谁解个中滋味?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下辈子坚决不再当老师,自己的儿女坚决不许他当老师.这种常人无法比拟的辛苦只让我们这一代人承受就够.用全部的精力去管理学生,我们只能愧对自己的孩子,愧对自己的老父老母!
超强度的工作负荷,常人无法比拟的升学压力,结果连房子的问题都无法给我们解决,让我们这样辛苦地来回奔波,我们的神经究竟还能够承受多少重压?
我要说:
1、地点太远了,不是合适的地点。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在路上,我们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我们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拿来浪费。我们的安全,特别是女教师的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下了晚自习,谁敢单独走那么远的路?周末晚上要出门,这么偏僻的地方,谁敢走出去?
2、我们的经济承受不住。要了房子,我们的贷款要按月还,我们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离学校这么远,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闲钱打的坐三轮,而我们上街买菜买米,来来回回所耗费的交通费是无法计算的,这是根本看不见的隐形付出。我们有多少钱可以支付这些?
2、污染的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说得清楚的,也不是谁说不污染就了事的。试想,一个别的县不接纳的化工厂,能没有污染吗?政府将教师公寓的地基选在这个污染之地,让我们受到双重污染(一是粉尘的污染,再是化工厂的污染)。政府从来没有请过权威的专家来论证过,谁敢保证这个化工厂的甲醇气体不会泄露?而一旦泄露,后果谁能够承担?谁又承担得起?我们辛苦的血汗钱,去买处于生命威胁之中的房子来干什么?教师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这,难道还不该引起我们政府官员们的重视吗?
3、首期房款我可不敢付,我可不敢将自己套在这上面,让自己处于严重被动的地位,最后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谁知道最后的房价会不会再因为市场的变化而上升到600元1平米?
家啊!你离我们为什么那么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