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9|回复: 0

历史上滇东北与川南地区的商贸活动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2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64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发表于 2005-4-1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和民国时期,川南重镇宜宾和滇东北重镇昭通的商贸活动十分繁荣,由此形成“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说。由于宜宾地处云、贵、川三省之要冲,成为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从宜宾出发,陆路有古驿道(秦五尺道、汉南夷道、隋唐石门道及明清驿道)通往昭通、宣威、曲靖、昆明等地。从金沙江水路可到绥江。从关河(即横江,古称“朱提江”)可达盐津、大关、彝良等地,故川南和滇东北的水陆交通较为方便。加之昭通资源丰富,乃是滇东北的一大物资集散地。清乾隆初年,清政府为了转运昭通所产铜、银、铅,对金沙江、横江及南广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浚,特别是在流经高县、珙县的南广河上,开修罗星渡、趱滩、沐滩,使得南广河水运条件得以改善,于是“铜运遄行,商贩络绎,载铜而下,运盐而上,舟辑便宜。”(清同治《高县志》)此外,由于整治金沙江和横江水道,滇铜还由昭通分两路运送,一路为昭通陆路经永善黄草坪转水路入金沙江;另一路为昭通陆路经盐井渡(今盐津县城)转横江水道入金沙江。今宜宾市金沙江段的“铜关码头”即因转运滇铜而得名。由于“铜运坦行,商贸骈集”促进了滇东北地区和川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其时,昭通的矿产及大批山货药材运往宜宾,而由宜宾来的各类百货又源源不断运进昭通。《昭通县乡土志略》便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昭通的繁荣盛况:“在昔昭城,商业繁盛,厂务发达,称银用秤,滇铜蜀盐,车马交骈,秦楚赣粤,工贾群进,苏松梭布填塞路径,百货云集,任人贩运。”昭通于是获得了“小昆明”之称誉。由于“民间米粮流通,”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巧家、东川一带“米价腾贵”的局面。到了民国时期,昭通一些经营百货的商号都在宜宾、自贡、泸州、重庆等地“坐桩”(设立分号),商贸活动的规模更加扩大。   从宜宾方面来看,商贸活动特别繁荣的栈房街,曾有马店十余家,可宿马一千多匹。1941年昭通商人在宜宾南岸专设“川滇商贸护运社”,管理滇东北地区入川的贵重物资并办理马帮的来去手续。早在清嘉庆年间,由于云南来的山货多落脚于此,栈房街的“栈房”应运而生,栈房面积占全街房屋面积的一半以上。栈房当门摆一个大柜台,堂屋的楼板上堆满了来自昭通的各种土特产,到处散发着药材、山货的特殊气味。当时的协丰栈除专门留宿背挑客中的回族人(主要来自鲁甸及昭通城区)外,昭通所辖镇雄、威信、彝良三县客商也多住此栈,其主要来货有黄芪、生漆等。元昌栈客路来自昭通所辖各县,其来货主要有笋子、天麻、魔芋片、猪鬃等。复昌栈客路来自昭通各县,特别是彝良县,主要来货有丝、毛茶和猪鬃。万发、广盛、荣和栈客路大体相同,主要来货则为精选的昭通梨子,一个个有品碗大小,香气扑鼻,最受宜宾人的喜爱。   由于长住宜宾的昭通商人人数众多,清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昭通商人集资在宜宾下走马街修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云南会馆”。这座会馆的主要建筑有大殿、侧殿、戏楼、厢房、书楼、花厅、文星楼等。其尤为突出者为馆内之“荔园”,园内广植桢楠、香樟、荔枝、丹桂、腊梅等名贵花木。园中所建亭榭、假山、水池皆错落有致,为清末至民国时期宜宾域中的知名园林。从总体上来看,宜宾“云南会馆”气势恢宏,建筑设计精巧,布局考究。从细部观察,画栋雕梁尤见匠心,石刻技艺浑厚精湛,廊柱窗棂镂刻的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栩栩如生,因而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郑孝燮、单士元先后来此考察。该会馆大部分建筑解放后被毁。去年,宜宾市人民政府拨款136万元将其修缮完毕,重现了其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原貌,现已成为宜宾市区内的一处著名景观,游人络绎不绝,倍受好评。从中也可窥见清代和民国时期川滇商贸活动之繁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