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威望215 点
金币101
注册时间2007-9-26
最后登录2016-11-18
在线时间11 小时
听众6
收听0
论坛元老
- 威望
- 215 点
- 金币
- 101
- 注册时间
- 2007-9-26
- 最后登录
- 2016-11-18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听众
- 6
- 收听
- 0
|
走出深山
川南古民居庄园——夕佳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八五、六年在宜宾读书时,江安一位同学就给我介绍了夕佳山,说那儿现在正在拍《草莽英雄》。那时并不很出名,也一直没去过。 一次经治泓兄提起,才有了一次夕佳山之行。治泓兄先从网上搜集资料,然后乘车来到夕佳山住了两天,在庄园里,看了四个多小时,走访了附近一位九十二岁的高寿老人,同时老人家里,有一套夕佳山庄园里的桌凳,桌凳背面刻着“夕加山”三字。特别是十世孙黄铁秋打破“耕读传家”的思想,送子侄们到外求学,让黄氏子孙走出深山的举措。仿佛看见庄园的黄铁秋——黄四老爷,手拿一根文明棍,徘徊庄园门前坝中,在庄园旁的桢楠林间慢步,思考着黄氏家族的发展。 黄氏祖先从锡姓家人的手中,买下这块地方,是因为看到房前有几十座与之平行的葱笼圆山,圆山外高出的连绵青山,紧紧环抱着圆山和房屋。山外是磅礴东流的长江。座在房中,望着眼前的山,想着山外的江,油然而生出以农耕求生活,以儒学求仕途的的感觉。历经几代努力,建筑面积达5400余平方米,房舍一百余间,高大的桢楠树掩映四周,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庄园。 黄铁秋生于摇摇欲坠的清未,地处偏僻的夕佳山,虽对世外的洪波激流有所感觉,然而这里仍是风平浪静。因满清未年开建新式学堂,废除科举,进士、举人也就成了历史,自幼在家学习儒家文化,求取功名的希望成了绝路。转而钻研祖传中医,以慈善之心为人看病,过着闲静生活。在经历中国改朝换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不断传入偏僻的乡村,给乡民看病,当地士绅的交往中听到,书本上看到的一些模糊概念,激发出认识的渴望,穿着长衫,带上一位诚实而又机灵的随从,选了一个出行的吉日,从江安码头上船,顺长江到重庆、武汉、上海、北上北京,折转经成都、宜宾,换成一身西服,回到夕佳山,历时三个月,作了一次沿途考察之行。认识到死守黄家老屋不是办法,必须走出去,用知识来认识和适应社会,黄家才有更好的发展。首先到江安县城购置房屋二十多间,作对外发展的出发点,自己的九个子女和兄弟的三个子女先在家中学馆接受一至二年的儒家启蒙教育,随即,到江安接受新式教育,安排两个女佣到江安屋中,照料子侄们的的饮食起居。随着子侄们年龄的增长,又将其送到宜宾,成都等地更高的学府求学,以新的思路和认识,改变传统的生活模式。 因子侄众多,在外求学费用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几千担租地,也就不能满足子侄们的大量开支,于是变卖土地,弥补开支不足,希望子侄们学有所成。黄铁秋死后三年,即四十年代未期,地租就只有一千多担了,这时他的子侄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大都成了大学、中学里的老师,生活在四川、重庆、新疆等地。 子侄们用知识,生活在省内外,接受新式教育而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走出了深山。夕佳山庄园呢,因拍《草莽英雄》而被发现,逐渐被人们熟知。黄氏子孙走出了深山,庄园也走出了深山,成了人们了解川南民间建筑和木雕艺术,与人居环境珍贵的“活化石”。 黄铁秋,一个从小接受儒学欲求取功名者,生活在世代“耕读传家”的家族里,经与外面世界的接触碰撞,凭独有的见识,改变传统生活模式,成了黄氏家族的改革者,给黄氏家族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8 12:32:00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