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兰亭”的网友整了一个个性签名:“诗歌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我觉得这话有意思。
提到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春天里开放的花朵,夏天里的荷叶,秋天里的果实,以及冬天里的白雪。这些都是自然美,这些美给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安抚,特别是在当今的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在被钢筋和混凝土包围的时代,在情感正在沙化的时代,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就更为重要。诗歌之美学可以使人培养出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感觉,做到流水有情,落花有意,让人重新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而提到诗歌的美,我们首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呢?有朋友对我说,对于诗歌,我主要看它能不能和我产生共鸣。“共鸣说”也许只说对了一半,读诗当然需要共鸣,但是读诗不仅仅是共鸣,因为共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什么叫共鸣?当我们在感受一首诗歌的时候,就像感受一朵小花一样的具体。这就需要读者有锐利的眼光。作者要用情感和思想支撑了整个诗歌的灵魂,一首没有饱满情感或者思想的诗歌只能称为是垃圾诗歌,所以作为写诗歌的人,我觉得还是应该站在一个情感和思想的高度去写,这样才能和读者产生深刻的共鸣。在如今社会,提倡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科学在使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科学就像一团火,它在燃烧,也在毁灭。科学的建设力量巨大,但是科学的毁灭力量同样巨大。而当代的美学就是要在科学的包围中突出重围,要让人类在四周充满钢筋和混凝土的世界里找到陶渊明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情操。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经说过:“科学的界限越扩张,诗的领域越狭小。”确实,在现实的生活中,科学走到了哪里,诗歌往往就在哪里消失。在东西方古代人的眼里,天空总是充满了神话色彩,一朵白云被看成天使的翅膀,一颗小星星被看成是调皮的小精灵,月亮使人想起嫦娥本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天空的逐渐认识,白云不在是白云,而是一颗颗小水滴,星星也不是小精灵,而是燃烧的发光的球状物体,月亮上更是只剩下光秃的石头,这些就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枯乏的宇宙世界。现代人还有谁能够写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美丽而忧伤的诗句呢?既然科学揭穿了美好的诗歌,揭穿了人类灵魂深处的一层薄纱,那么我们现在的人究竟还需不需要诗歌呢?当然需要,只不过我们要重新赋予诗歌生命,从理性的世界挣脱出来,重新给诗歌穿上一层美丽而动人的外衣。重新审视,让人们在冷冰冰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到新的安慰。所以诗歌的审美意义就非常重要,重新创造一个崭新而华丽的梦就成为当代诗歌理论的首要认为,而不是我们常常争论的什么是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读诗歌的时候,情感的流畅性也是我审美的一个环节 。打个比方说:当你悲伤时,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悲伤的,从你身边的物象来说,不遮挡阳光的窗帘,凌乱的被褥,窗外黑夜的安静,流泪的星星,等等都是近似的意象。这个时候你如果要是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加入“盛开的花朵”那就是不符合近似的意象的要求了,这样的诗歌给人的感觉就是破坏,而不是美的享受。很多诗歌通过多次不同的审美,就会更接近其本质,或许有一点是矛盾的,当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的而在读者那里却挖掘出来了,这就是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其实,当一首好的诗歌诞生之后,其要表达的意思远远超越了作者当时要表达的主题的本身,这也是一些作品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个人认为,诗歌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世界上近似的意象,用流畅的节奏,动感的语言,像珍珠一样的把他们串起来。然后进行意境、技巧等方面的处理,从而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至于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冲突,客观存在!
读了白水的说明,我觉得给白水添累了。白水是个很了不起的本土诗歌写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7 21:53: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