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1-12-5 22:02 编辑
观 灯(散文) 源上泉 新春正月间是乡下观灯的日子。 五十年代,在川南乡下,正月初一开始,在一派喜庆的日子里,各种耍灯的便来到家家户户给人家拜年来了。最普遍的是耍牛牛灯。艺人们将皮撮箕用纸一糊,扎上两个角,用墨在纸上画出牛鼻,牛嘴来,再拴上一块兰花布做牛身,扎一条又长又大的黑尾巴,牛灯便成了。一人掌牛头,一人耍牛尾,舞动中做出牛的各种动作来。有了“牛”,还要有个放牛郎。放牛郎一般是画了淡妆,会唱会哼的人扮相。他包块白头帕。拴块大围腰,背个小背篼。余下的还有锣将鼓师四,五个人。这一拨拉队伍组成了牛灯队。从村内头面人物起开始了耍牛灯。先是锵钹锂咚响一阵,牛灯便在坝里拉开了圈子。小牛郎向主人深深作个揖,来了个开场白:“新春锣鼓响起来,今晚牛灯为主人拜个年。自从牛灯朝拜后,主人一定迎来丰收年。”话毕,锵钹声即刻响起,牛灯朝主人堂屋连拜三鞠恭,便急急舞起来。看者都是本村人,娃娃们朝内挤,大人踮脚伸长脖子朝里望,实在挤不进去,看不到牛灯的便听那通俗易懂,很有味道的唱词。唱词内容丰富,唱《柳荫记》,《天仙配》,为多,唱《水浒》,《三国》的也不少。放牛郎待锣鼓声歇了,便边走边唱。有的悠悠凄惋,有的激越高亢,唱到兴致处,鼓师们还吼起尾曲。接下来便是咚咚锵锵一阵锣鼓响,耍牛灯的大跳起来,做些牛吃草,追遂戏耍的样子,惹众人一阵笑声。其实,耍牛灯的人跳来跳去,做各种牛样,咋不见他们喊累?放牛郎一边高唱,一边逗牛灯,来来去去,也不见他下场。只要待高潮迭起,喝彩声阵阵,庄稼人就满足了。 有些年辰,乡下也来了狮灯。狮灯不象牛灯那么普遍,要去老远的地方去邀请。狮头扎得很得体,精致,一摇去起来那颈项上几个大铜铃“叮铃铃”地响。村上只要来了狮子灯,村人潮水般地涌来挤满敝坝。只见一阵欢喜锣鼓响过,那狮子便舞起来,围着前面戴了花和尚面具的或跳,或蹿。那戴花和尚面具的摇着鹅毛扇,永远嘻笑着,做出各种怪诞的动作,引村人大笑,舞到高潮处,只听“闪开!”一声吼,一张方桌抬来放在坝中央,几张高凳叠起。那狮子便跳上方桌,又爬上摇摇欲坠的高凳上做出一翻惊采的动作来。顿时坝内观灯人“喝,喝”地吼。随后,只见一个黑大汉又跳上高凳,撑起一根碗口大的竹竿,耍狮人只听“嗨嗨”地吼起,嚯嚯地便爬上丈多高的竿顶,做了个亮相动作······“轰!”地迎来众人喝彩声不绝。 随着耍灯人的阵阵精彩表演,观众人也阵阵高潮迭起。乡下人的生活便在这种观赏中走进新的一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