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2-7-21 21:26 编辑
戏楼的变迁 ——故乡潆溪记事之三 潆溪这个小小乡场,先前却有一座古老的戏楼。这戏楼座落在南场口的场尾上,戏台正对小街。据悉,该戏楼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地方大户和乡民集资修成。 这是一座具有典型川南风格的戏楼,四角飞檐翘角,台柱巨木搭建,雕花缕草,古色古香。尤其是戏台两边大柱,一幅戏联:“历代壮奇观千古英雄收眼底,高台共欣赏数声雅调拓胸襟。”令人感慨万千。 记得小时候 ,解放初期,大人抱着我,挤在人群中,看台上上演一个村姑与老船翁赶船的折子戏。很多年后,在县城川剧院看了同样的川剧,才知道这折子戏叫《秋江》。声调唱来咿咿呀呀的, 自己听来并不顺耳。戏服花里胡俏,十分好看。对于川剧,我并不喜欢,嫌唱腔拖沓,节奏散漫。而真正爱看的那就只有《水漫金山》武生的功夫,刀刀枪枪杀将起来,才叫人过目不忘。那时候乡场上的大户人家有红白事才会请上戏帮 唱几天大戏,把一条街都闹动了。 时光易逝 ,到了1958年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不知何原因,有一天,来了一批木匠和壮汉,轰隆隆地将戏楼先拆后掀翻,把那些雕龙戏凤的木头,当着柴烧,去了大食堂为社员煮饭。然后在戏楼坝的边上,又叽哩哗啦地大跃进般地盖起了一个又宽又大的瓦房舞台。因为说是戏楼,不象戏楼的模样,泥巴夯实的墙,青瓦盖的房。台高,木楼板搭就。看去土头土脑,近看似舞台,远看如瓦棚。不久县川剧团来演出,节目叫:“钢铁元帅升宝帐”。是配合全国大办钢铁排练的节目。有所谓“元帅”,有“大将”,鱼兵虾将都围着“高炉”边舞边唱。惹人一阵阵大笑,但不好听也不怎么好看。 不久,乡场上也有了川剧玩友,把锣鼓搬到戏台,穿两件戏衣,头上插了野鸡翎子,唱起了《打鱼煞家》,《打金枝》,《水漫金山》,《秋江》等折子戏。虽比不上专业戏团,但声音纯爽,听起还是满有味道的。记得有一个胡姓中年男人,反串演花旦,竟还演得十分细腻和逼真,受到大家喜爱。还有一个叫“张司仪”的,扮啥象啥。后来县川剧团下乡演出,便把乡场上的玩友召集在一起,辅导他们,一句唱腔接一句地教唱。记得那武生演员,还教我们小孩子翻跟头,是模是样,孩子们学得蛮认真。 进入六十年代,阶级斗争抓得紧,县上剧团来上演《夺印》,大家看了,觉得没有川剧味。但又必须巡回演出。戏团走后,上头有文件叫各地要排练《夺印》现代剧。于是,潆溪公社领导就和宜宾县义兴公社领导商量,选演员联合排演。这戏普及很快。其剧中人物“烂菜花”高声喊叫“何书记,吃汤圆了!”这句台词至今令人不忘。 时间转到七十年代初,文革的“大火”亦早烧至乡下。那瓦棚戏台上,因其破“四旧”便无甚用处,被安排无房户一陈姓人家当成家占领住着。后台做房间,前台晾苞谷,堆些薪柴。戏台不象戏台,倒象农家谷场。后来,公社电影队成立,那戏台口隔三差五地悬挂一张白色银幕,让《铁道卫士》,《卖花姑娘》,《新闻简报》等电影在上面轮番展示,倒也令乡场上的人聊以自慰,高兴有时。 时光总是不以人的想象而流逝。到了新世纪初。改革的力度终于把这土戏楼推垮塌了——戏楼和戏楼坝也很快变为蚕茧收购站和信用社水泥房子。这次,潆溪的戏楼才寿终正寝,无影无综了。而那心中的戏楼,已经成为乡场人的美好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