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洞子是四川地域名应该是正解,本人根据收集,各种资料和民间传说,川洞子是四川地域名应该是正解,当时的四川就只有现在 (今宜宾屏山县),而戎、[宜宾]长、[长宁县]高、[高县]珙、[珙县]庆、[庆符县]筠[筠连县]的六个县大; 据明代曾省吾在宜宾真武山庙像,以前是骑马拿刀的坐像,现在才是真武大帝像,以前马帮讲上云南,下四川就是上到昭通,下到四川指的是到宜宾, 转帖浅论川南僰人民歌音调及调式特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收藏本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分享 在历史上长期活动于南广河流域“叙南六属”之地的僰人,是一支使用铜鼓、行悬棺葬俗的古代民族。僰人生活的地区,即今四川宜宾南部山区,地界云、贵、川三省交汇处,自古为西南夷活动范围。川南僰人在唐、宋、元、明时期又称“都掌蛮”,据明代曾省吾《确庵曾先生西蜀平蛮全录》载:“都(掌)蛮东连永宁(今四川叙永),南接芒都(今云南镇雄),西通乌蒙(今云南昭通),北达马湖(今宜宾屏山县),而戎、[宜宾县]长、[长宁县]高、[高县]珙、[珙县]庆、[庆符县]筠[筠连县]六县(均在今四川宜宾南境)近相连络,即古戎僰,汉之西南夷也。”这支古老的民族建“僰侯国”于先秦时期,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时叛时服的川南僰人惨遭明王朝14万大军的残酷镇压。幸存的僰人瞒族隐姓,改称“何”姓。据民族调查资料表明,珙县、高县附近何姓人家都以僰人为祖先,每逢清明都要到僰人悬棺祭祀祖先。僰人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生活中,不但创造了自己壮丽的历史,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的僰人民歌,就是僰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僰人能歌善舞,民歌的体裁及演唱形式多姿多彩,其体裁大致有劳动号子、山歌、薅秧(草)歌、灯调、婚嫁歌、丧歌、小调等。本文所采集谱例多从珙县洛表麻糖坝、孝儿等地何姓(本文共计3页)......[继续阅读本文]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音乐系 宜宾学院音乐系黄小惠 钟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