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山泉水浊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威望
6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9-23
最后登录
2013-9-2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0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7 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甫的《佳人》一诗,描写了一位在战乱中家道衰落又遭丈夫遗弃,飘零到山中谋生的女子。诗中有句比喻主人公高尚品格的话,值得反复品味:“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女子是在山的泉水,清澈,甘甜,婀娜,让人有无数美好的比喻与遐想。
  在山的泉水不一定百分之百地清,但应当说绝大部分是清的。即便有一些不太清的,相对于浊水,也是清的。
  出山的泉水不一定都浊。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源头的泉水活水经小溪河川流下来,也是非常清澈清亮的。
  出山的泉水有可能混浊,甚至裹挟泥沙,成为“黄河”,乃至乱七八糟的什么河。
  出山的泉水为什么会浊?那是因为在出山的过程中,冲起了地上的泥沙、枯枝、败叶,因为遇到了从空中飘来的浮尘污物,因为遇到了洪水以及由洪水挟带的土壤、沙粒及各种漂浮物。
  诚如杜甫在《佳人》中所表述的思想,人生也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问题。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就不去抬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以及本无善恶的杠了。我们相信,没有天生的恶人,人的不端习气、邪恶思想、不良作风,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社会熏染浸润而成的。那些反历史、反社会、反人类的坏人,也是社会特定的环境与条件造就的。时势造英雄,当皇冠娱乐http://23.90.134.88/然也造泼皮、无赖、流氓、恶棍、败类之流。
  对于出山与否,泉水清浊,应当有比较豁达与超然的看法,不可被杜甫的诗句所吓倒。不能因为在山泉水清,就永远窝在山里;也不能因为出山泉水浊,就不流出深山流出三江源,就不滑过大地,奔向大海。
  人类呢,自然也不能因为要守住“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就躲在家里,躲在“桃花源”里,不与外人来往,不与外界接触,永远与世隔绝。与世隔绝的人,虽然能守住“清”与“善”,但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与建树,不可能对社会有影响,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有困难。《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虽然身边有一个土著人,仍感觉生活的窒息,如果是一个人独处荒岛,很可能疯了死了。
  人必须出山。出山之后,当然要尽可能地保持“清”、“善”。人生其实是一个苦苦挣扎的过程,是向往真善美,抵抗假恶丑的过程。纵览人类文明史,从一个角度看,便是守“清”与抗“浊”的历史。
  人类所守的,应当是大“清”。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不染纤尘,不带瑕疵的人,在理想与神话里。现实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人生有底线,道德的底线,法纪的底线,守住了底线,基本就达到了“大清”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人的精神境界可以不断提升,逐步接近完善。
  杜甫的《佳人》,有写自己的影子的成分,当然就有表明己志的成分。他的意思,大约是虽贵族国际 http://23.90.134.62/身处战乱,身在逆境,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境界。这一点,对后世之人当有很好的启迪与引导作用。人一旦出生成“泉水”,一旦“出山”走上社会,就应当在“清浊”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与明确而坚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sp全讯网http://23.90.134.96/
百汇娱乐 http://23.90.134.67/

0

主题

4385

帖子

442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442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3-21
最后登录
2021-2-4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4
发表于 2013-9-30 15: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下的接上

0

主题

4279

帖子

430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430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3-21
最后登录
2021-2-4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3
发表于 2013-9-30 15:2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赞一个

0

主题

3951

帖子

397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97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1-2-3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2
发表于 2013-9-27 16:23 | 只看该作者
顶起顶起顶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