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把教育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才是教育的出路。有些家长,送孩子读书,就是为了拿张文凭什么,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想法嗤之以鼻。其实,他们这样的选择才是对现在教育问题一种自然反应,当不了科学家的,就不他往工人方向培养有什么不对,他本身是猴子,而你偏要把他训练成熊猫什么的,何必?难道猴子里就出不了齐天大圣?当然,这里不是说让教育急功近利,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是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教育和学习生活要让想当科学家的孩子感到快乐,也应该让更多只是想念书而已的人感到舒服。难道一定要杀进清华北大人才才能突出他的创造性?庆幸的是现在很多现象已经在证明中国开始在这方面警醒。多渠道多方式的人才进出规定。用人单位越来越“唯才是用”这些都预示着一种新的人才评价体系的形成。教育更应该走在这场改革的前线?但是,我们看到的现状是教育系统还在原来的死胡同里撕杀。用人单位眼看着着急干喊两声见不起作用干脆各做各的。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需要得眼红。 说得好,教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人活的是什么?高兴。俗话说:“金钱难买老来笑”。当教师的首先就要教会学生什么叫作高兴。教师要让学生开开心心上学,无忧无虑回家。哪怕成绩最差的学生也要做个永远自信的、快乐的人。 教师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 同时,家长也应该反思反思自己是否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快乐。 教师和家长,都请问一问孩子:“你今天快乐吗?”少问:“今天作业完成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