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符是高县首善之区。高县行不行外人多从县城看。多年来,人们调侃庆符是光灰城市。客观讲,这对庆符有点委屈,因为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有建设必然会有建筑垃圾。但有一点高县与别县似乎有不同:同样是建设,别人似乎很快搞好了,而高县老不见好,一个小项目,往往牵连多年。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几条主干道中间的下水道等铺设,多条大街烂土堆满,许多地方弄烂后就摆在那里,三两个月无人过问,有过问也不是轰轰烈烈,不多几个人慢慢来。近一点的说,白鹤林大道扩成六十米,已搞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从进度看,再半年也不一定能完成。如果每个项目都太占时间,那么庆符城市街面的清洁是很难出现的。一个城市如果多年老是灰,百姓实际就几十年活在灰中,这很难让百姓无怨言。 现阶段看,新城北面好些,已基本无建设灰土。虽然大体能过去,但城市垃圾的街面露天堆放笔认为是应该改进的。笔者几个月前曾有帖:《高县要成为卫生城市首先要从垃圾储运抓起》,由于很快被沉底,可能很多人没得见。心想如果它能实行,对庆符,对百姓有好处,于是不顾脸面不厌其烦再次贴出。如果认为说过了不该再说浪费资源,删了也行。 下面是旧帖:高县要成为卫生城市首先要从垃圾储运抓起 筠连前一段已入选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及示范乡。高县没办法比,因为太脏。笔者熟人有亲戚从北京来,本打算住一段,但没几天就走了,原因是熟人亲戚小孙女忍受不了高县之脏。熟人告诉,小姑娘哭了好几次,硬要姥姥快走。熟人亲戚也说,高县是太脏了,比年青出去时脏多了,河滨路那段根本不敢去,好臭。笔者说,她们所见到的还不是最差的地方,眼边上的几条街,算收拾得不错了,只怪她们首善之区住惯了,要求太高。如是有心要曝光高县之脏,有些东西拿出是惊人,让人受不了的。习惯成自然,我们长期处灰脏臭气中已吃惯受惯处惯不惊。假如觉不妥又怎样?难道你能改?比如好几大股无比肮脏的污水下河,你能改吗?比如几条大道长期满是灰土,你能改吗?比如硕勋公园湖边臭沟,你能改吗?熟人亲戚说河滨路臭,可能正当早晨宾馆那段出垃圾的时侯。这一段的垃圾,多食品类弃物,其气味之恶是有点难以敌当,呼吸两口会难受半天。还有桥头上这块垃圾堆也是,每天早晨锻炼从那里过,很臭的。那些垃圾清理工每天早上、下午两次把垃圾从各处运来,又倒在地上,再铲到车上,一次次扬起臭,扬起灰,别人受不了,他们同样是人,处这么近,怎么又受得了?高县卫生要搞好,笔者是不抱希望的,唯觉得稍稍可以改进的是垃圾的储存及启运。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做到让恶臭难扬,灰土难扬,让垃圾清理工不太辛苦,让主要大街不会因处处摆满了垃圾而太给高县扫脸。 笔者设想其实很简单易操作,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观念就行。从储运说,改从前的地面储存为地下储存。从运输说,从一铲铲铲上车改为垃圾整体吊运。 地下储存怎么搞?先要决定运输方式是集装箱式整体一次性起吊到运输车上,还是垃圾小量箱式储存,启运时吊车吊起,让垃圾从打开的箱底下落进运输车。 无论哪种方式,垃圾地下储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决定了储存箱的大小,在合适地点(最好别大街上)挖个合适坑就行。这样箱放到坑里,它和地面是持平的(箱面作封闭),观瞻上不是很丑,外人很难发现。倒垃圾只留箱上面一小口。为防有人不注意跌进箱里,最好口上做两尺高铁筒套上(可以方便取下)。 这样改进花不了多少钱。如是集装箱式整体一次性起吊,原垃圾运输车只要拆去车箱就行。在起吊上,可以专门搞一小吊车,一两分钟即可把储存箱吊到垃圾车上(相信全城一个起吊车就够了)。当然,也可在垃圾车上安装车式起吊,但这样做不如搞专门吊车划算。 相信这样做下来对改善高县卫生状况会有所帮助。不敢说争卫生城市,起码高县人能呼吸畅快些,外人能接受一些,不至于形象太丑。 补充两句—— 高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垃圾的文明堆放首当其冲。不要让许多不合理的东西习惯成自然。垃圾大街边露天摆放,散发恶臭,视觉污染,笔者认为不文明、不卫生、有碍观瞻。垃圾箱的统一设置,并没改变垃圾的露天堆放状况,因此让垃圾转入地下置放是应该之举。搞它并非要花大力气,花很多钱,需要的只是观念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