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光镭:教育的出路在改革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7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282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4 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报讯 昨(13)日,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吴光镭参加教育、新闻、体育、社会科学委员组和工商联委员组的分组讨论,在听取了委员们对发展宜宾教育的建议后说,宜宾教育的出路在改革。

  罗元松委员先打开了话匣子:“加快发展宜宾教育,这是宜宾人民期望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张恩才委员对教育负债的问题心怀忧虑。他说,筹措教育资金,应该要解决好教育负债的问题;教育负债过大,对县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郑庆龄委员说,山区贫困地区教师过得非常艰难,而且很多体弱多病。菜篮子补贴和西部补贴,有的山区教师根本就没有领到。魏东梅委员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按照有关规定,教师不能在学校内集资建房了。比如商职中,只有几十名教师有房子,大多数教师只能买商品房,这对于只有一千多元月收入的教师来说,宜宾的房价太高了。说到房价,吴光镭关切地问:“教师的房子有多少平方?”罗元松回答:“讲师最多80多平方。”

李德华委员、罗武委员等踊跃发言。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后,吴光镭说:“我到宜宾才60多天。宜宾是一个好地方,在全省是一个大市,潜力大,工作难度也大。教育、住房、交通等诸多问题归结起来,是发展的问题。应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走改革开放之路。比如宜宾的教育,不走改革的路是搞不好的。”

  吴光镭说,宜宾现在有523万人,超过新加坡的人口总数,但人才相对不多。重视教育就是重视人才。宜宾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学生在往外面流走?正常的流动是应该的,可为什么宜宾的教师学生往绵阳、成都流走,而绵阳、成都的师生却没有流动到宜宾来?目前,政府正在就宜宾的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已经形成初步意见。宜宾教育一定要在改革中、竞争中奖勤罚懒,才能整体提升宜宾教育的水平。宜宾教育目前在全省所排的位次与投入和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谓不相称。思路决定出路,宜宾教育的思路现在应该好好理理,怎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政府将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争取为学校多做些事,但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现在,一些家庭将大部分收入投向子女的教育,这是有眼光的。

晚报记者 张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