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物,往往情有独钟,广施神奇,很少单一。所以大凡称得起名胜风景的地方,也各有其特点:如因山著称,则山或险或秀或奇或幽,观察华山峨嵋张家界兴文石林青城山可知也;如以水著称,则静如处子绿如翡翠湍急如不羁的野兔跌宕如落下九天之银河,考察桂林漓江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可知也。有道是阴阳合而天地生,所以造化钟情的山水也不能免俗,在我们眼里经常是:水如巾帼常绕山,山似须眉常临镜。山含情来水带笑,交相辉映相映成趣。而地处宜宾高县县城东北部复兴镇的七仙湖即是这一山水佳景的理想去处。 高县多山地多丘陵少平地,山形迂回曲折,连绵不断,古称“五马归槽”。现在其境内还有古丝绸要道--石门,石门山道狭隘巨石嶙峋,是名符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汽车在加宽的柏油马路上行使,车随路行,山随路开。两旁山不高,不给人压抑感,反而幻化成多种形状,任人想像驰骋:或裸露或淡抹绿脂或呈深黛或深情连绵或遗世独立或养尊处优一膘肥肉或身经百战铮铮铁骨……真让人生出想像有限而山形无限之感。但回念一想,也有道理:正餐前先来点茶水点心,下雨前先有雷鸣闪电。一首交响乐,先要有前奏;一出戏剧,先要有序幕,从而逐渐刺激和引导人的感官渐入佳境。作为胜景的七仙湖也不能脱俗。 车道渐渐狭窄起来,只觉天色有些暗淡,原来是树木密集的缘故。接着穿过一个短短的涵洞,甚感凉爽,正闭眼畅想之时,忽然天光打开,出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地段,怀疑刚才的涵洞成了人间与天堂的通道。时值深秋,天阔辽远,浅灰色天幕下的青山如在雨水里洗过一样。回眼近看:两山相夹之处,或宽或窄,全被绿水填充。山间绿水如丝绸衣带缠绕其间。大概是阴阳调和缘故,有山有水的地方,秋天也要来的慢一些,七仙湖周遭山上植被亦如盛夏一样葱翠。倒映水中,使得水色如碧玉,晶莹剔透;水质如婴儿肌肤,光滑细腻。水平如镜,可临照秋容;水静如处子,含情脉脉;偶尔秋风咋起,轻皱湖水,水面微起涟漪,如闪电般从眼前传到天际,几多妩媚几多情愫。这时对于七仙湖名称的来历(传说是因为七仙女荡舟湖面嬉戏水中而得名)就深信不疑了,看看都使人陶醉,更不用说在其中沐浴了。 从湖岸上得船去,舟在水中行驶,人却似在画中游。此时才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古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先说这山水颜色,在湖上看时,山为墨绿色而水为翡翠,可现在看时,山色也有几种,各各因了自己植被的不同而色彩各异,或深黛或浅褐或翠绿,并且这些颜色各自倒映水面,使得水色也变得深浅不一致。一般说接近山脚的色泽深一些,远远望去,这山上树木怪石倒映水中犹如是以水面为画布描绘而成,历历在目,形似更兼神似,我想中国历代的山水画大师也从中受益不少吧。可以说山水相接的地方就是过渡色,中间颜色清淡,大概是浮游生物减少,近看却略显得清新可人。用手伸进水里想打捞起些许的翠绿,然而却是徒劳一场,不免有些心不甘。随即又明白:绿无处不在,在山水中,是周敦颐所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者也”!随后船向前导,人随船行,处处领略七仙湖美景:“七仙小岛”高低错落相映成趣;“大小姑岛”自然天成秀丽多姿。“九曲流舟”让人如入画图,流连忘归;“众星捧月”更是想像奇特,葱翠可爱…… 由于时间有限,游览七仙湖对我来讲犹如刚开了头就煞了尾,感到意犹不足。但回头又想,先不说集湖泊、森林、溶洞、瀑布于一体,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湾众多,面积宽达40平方公里的七仙湖景区短时间看不完。更有这镇上接近两千公顷的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的天然“氧吧”又岂是我能吸够的…… 心中默默许愿:有空还来七仙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