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常笑 于 2014-4-8 22:33 编辑
人生就像一口井
写下这个题目,我竟一点儿没觉得沉重。 想想,从一口井里往外打水,一圈一圈摇动笨重的轱辘,反复很多次才能装满一桶,多累啊!怎么会不觉得沉重呢? 是的,不觉得沉重,反而奇异地想——每个人都是一口井的话,这世上且不到处都是洞?走到哪儿,一不小心就要掉进别人的井里。于是每天出门都得提醒自己和家人:麻烦您,走路看着地上。 其实,这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稍加思索你就明白——每个人要想解决人生常常有的焦渴,须得有一口自己的井自由提供甘泉。 这口井可不是现成的,你得从小就挖起,用上时间、汗水、智慧、眼泪、甚至鲜血,还要诚实地持久地一锄一锄地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劳动,就像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你长大一样,你得亲自上阵,因为这口井就是你生命有尊严地活和自食其力的唯一保障。 有很多人都这样努力挖出了自己人生的井,特别是困难年代走过来的前辈们。一穷二白的艰苦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在地里扒食,并靠着一把锄头挖出自己人生的甘泉。更有卓越的佼佼者,凭着一把锄头闯天涯,掘出了人生广阔的大湖,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实际上,在这个挖掘的过程中,人们也是有收获的。记得有篇初中阅读课文叫《锄柄上的眼睛》,作家王清铭用他儿时的小锄头和满布厚茧的小手,一边挖一边收获了人生的最可宝贵财富——坚韧的品格和铁一般的意志。 应该说很多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长大后有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不管是清泉喷涌的还是浑浊贫乏的,这口井养活了自己,让生命得以延续。 往后,不少人开始不再关注自己的井了,认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了。人生就这样懈怠下来…… 忽然有一天,当你摇动轱辘取水的时候,你听见了水桶碰壁空洞的响声,上来的是一只空桶子——你的井枯了。可能你的第一反应是桶漏水?但很快你就会明白——井真的枯了。你不愿意承认,但它就是事实,这就是人生突如其来的变故。 如此,我们在挖掘自己人生的井时就应该未雨绸缪,早早想到今后的源流保护和持续供给一系列问题。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某个清晨一觉醒来,为发现自己的井突然干枯而惊讶不已。 一口井怎样才不会干枯?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带着浓厚哲学意味的问题。很多人会懒得去想,懒得去伤脑筋,想着任其自然就好了,是的,这就是造成今日社会越来越多枯井的原因。这些枯井被放弃、抛弃、遗弃、丢弃、毁弃、自弃,成了大地上越来越多的陷阱,张着大口等待吞噬无知和善良的人群。 其实,谁也不愿意自己挖的井出不来水,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井变干枯,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在别人的井里取水喝,谁也不愿意渴死在自己无水的井边,谁也不愿意最后的一滴水是的自己的眼泪…… 那么,就请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一口井怎样才不会干枯? 你一定已经想到了答案:让它与大海相通,井才永不会干枯。 那么我们人生的井呢?它的大海在哪里?为你提供一个参考答案——它的大海就是人民群众激情澎湃的汪洋。 如果你正点头称许,我知道你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接着思考怎样融入人民群众的大海,去寻找自己人生之井不竭的源泉。 或者你正摇头否定,我知道你的内心至少已被触动,也许在某个清晨一觉醒来,你会想起曾有人讲述——人生就像一口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