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2|回复: 0

每个人的心脏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

[复制链接]

950

主题

950

帖子

2990

积分

版主

威望
2990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22-3-2
最后登录
2025-8-19
在线时间
108 小时
听众
0
收听
0
发表于 2024-8-1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法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同样一曲音乐,不同人的心脏反应不同。

研究者主要研究了一个人听音乐后心跳后平复时间,研究发现如果心脏平复时间缩短5 ms,提示诱发了压力;如果延长5 ms则意味着放松。

研究者试图通过这样一项研究来开具个体化的音乐处方。

音乐和心脏的秘密由来已久。

比如之前就有几位美国的医学史学家、心脏病学家和音乐家就贝多芬的音乐听出端倪,居然发现贝多芬不仅耳聋,还患有心律失常。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检测了贝多芬音乐作品,发现一些节奏与现代心律失常检测设备相似的“音乐心电图”匹配。

“突然、意想不到的速度和节奏变化似乎与不规则心跳的不对称模式匹配——太快(心动过速)、太慢(心动过缓)或不规律(颤动)。”研究者之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Goldberger表示。

研究者举例说,在贝多芬的降B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Op.130最后乐章中,在短抒情调的中间部分,突然变调至降C大调。

这种突然变化显现出一种抑郁和迷茫,贝多芬演奏到此处时曾潸然泪下,并标出德语单词“beklemmt”(意即“沉重的心”)来表示自己的心情。

“这类似呼吸急促,这部分的心律不齐特征毫无疑问。”研究者指出。

除了这一乐章,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也被研究者发现了心律失常模式,如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和降E大调离别奏鸣曲Op.81a的开头。这些作品均是贝多芬在1809年拿破仑进攻期间完成。

Goldberger说,“这些音乐性心律失常折射出了贝多芬的音乐天赋。他的心脏节奏可能还促成了一些最伟大的作品。”





平台科普内容仅限用于科普公益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下架处理。来源:[url=]科普中国[/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