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枇杷就是治疗咳嗽、气喘、咳痰等呼吸道问题的天然药物,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有着明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中医专家为您介绍药食同源之水果——枇杷。

(▲AI图)
枇杷如何应对 “秋燥”?
中医认为 “秋养肺”,秋燥易伤津耗液,使人出现咽干肤燥、干咳少痰等不适,而枇杷恰好能针对性地缓解这些问题:
1. 性味与功效:枇杷性凉,味甘酸,归肺、脾经,核心功效为润肺止咳、生津止渴,能直接补充肺津、缓解燥邪伤肺的不适。
2. 食用讲究:鲜食需选金黄色成熟果实,生津效果更佳;搭配银耳炖羹,可在下午 3-5 点(肺经当令时段)食用,增强滋阴润燥之力。
3. 枇杷叶的妙用:不仅果实可食,枇杷叶也是润肺要材,经蜜炙后能进一步提升润肺功效,适合肺燥干咳人群。
4. 食用禁忌:脾虚泄泻者、糖尿病患者需慎食(属于中低 GI水果,在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少量食用);未成熟果实刺激性强,可能损伤肠胃,不宜食用。
枇杷的活性成分有哪些价值?
现代研究发现,枇杷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含三萜酸、熊果酸及苦杏仁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减轻身体炎症反应。
1. 枇杷肉:润肺止咳、消炎、助消化、降血糖,在流感季节可搭配蜂蜜、甘草熬制成枇杷膏保存使用,改善咽干咽痒。
2. 枇杷叶:清热化痰、平喘、抗过敏。但需注意:煎煮时,新鲜枇杷叶背面的绒毛需刷净,易刺激咽喉加重咳嗽;用于中药煎煮中需“包煎”进行。
3. 枇杷核:含有苦杏仁苷同类氰苷成分,不建议日常食用,有潜在中毒不良反应,尤其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需避免误食枇杷核。
专家提醒
肿瘤四科(十二病区)唐蔚主任提醒:天然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普通人群及肿瘤患者均应酌情适量食用。肿瘤患者、体寒虚弱者,若正处于治疗(如放、化疗)阶段,不可空腹或过多食用,避免胃肠道刺激;如与部分治疗药物有相互作用时,则需忌口。
秋季天气变化,肿瘤患者常伴有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等情况,需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合理搭配,体质特殊者建议咨询医师或专业营养师后再食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 蔡思琪 俞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