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文革期间这个牌坊也未逃脱恶运,但是还有部分残存的石雕仍清晰可见,它修建于清代光绪八年,在牌坊的上部雕刻着飞禽走兽,在刻有”文昌宫”字模的两边,有一付对联,具体内容现在已不能看见,具两位导游老师说在”文昌宫”字模的下面,还刻有”化启九天”四个大字.在牌坊的下面,分别雕刻有花鸟人物,在牌坊足下则雕塑着几个栩栩如生的石狮.观赏完石牌坊,我们走进室内,继续寻找清代建筑艺术的形影,这是一个典型的清代建筑工程,进入院内,是一个大约三十多个平方米的木雕戏楼,边缘刻着许多奇花异草,戏楼两边则是观戏偏楼,戏楼前面是约100多个平方米的天井,与戏台相对的就是当年主人观戏的地方,现在龙泉乡的人们则正在对这个地方进行修整,也便更好地保护这个文物古迹,在观戏台的后面原来则是王家人生活的地方,有客厅,书房,休息室,旁边还有厨房,在这个建筑群上到处可见精美的石雕,木雕,你看那在泥瓦上欲飞的巨龙,正在房顶上流动;在屋脊上却有一些云龙在飘动;一朵美丽的牡丹花正怒发在厢房的窗边, 各种花草、吉祥图案随处可见,所有雕刻工艺细腻逼真,甚至用于建筑的每块砖上都烧上了”文昌宫”三个字,走出”文昌宫”我们又被墙壁上那组白色的团龙图案吸引了,朋友们闪动着灯光将那姣龙收入像机中.在这里,有很多的传说,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美丽的回忆.看着这一切,我被古人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折服,多少能工巧匠为这座建筑工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又为失去这些壮丽的景观感到无比的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