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8|回复: 0

红军与白军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4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317 点
金币
1249
注册时间
2006-5-20
最后登录
2023-5-1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08-11-2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capi sid='4C39B6FD33FCF852'][/ccapi]

内容讲述的是1919年的俄国,红军和白军对峙,许多匈牙利人志愿参加红军。开端就是白军追击红军,几个红军正在撤退。我们看到这个长镜头的开始,是一位战士的近景,他对着画右开枪,然后转身向左退去,摄影机跟着他向左横移。士兵身后横过一条小河,这时另一位红军在河的另一边跟着向左跑,然后转身向镜头纵深处的草原奔去。摄影一直跟着镜头前的那个士兵左移,他正准备淌过小河,向纵深处方向走去。  这时听到几声枪响,我们最先发现这个士兵在河中央停下了脚步,然后看到已经跑得很远的那个红军突然转过了身向镜头这边跑来。这时观众的视线已经被调度到了较远的红军那里,自然又会看到最远处出现的一些小点,马蹄声不断逼近,我们看到了几个骑马的人,正向镜头前面驰来。镜头迅速向左移动。最早出现的士兵猫下腰躲藏到了河边的芦苇里,他在前景,没人发现。而那个往回跑的红军到了河里,马已经跑到他身边,他们处在景深中部范围。  这时骑马的人赶着往回跑的红军士兵向右走,并渡到了河的这边,摄影机自然向右快速移动。镜头里的白军骑士和红军士兵都从远景、全景变成了近景。他们之间有了一些对话,交待了彼此的身份,还带出了一个当地的农民老头。白军骑士让老头牵着马,然后他把红军士兵向左赶下了河,摄影机跟着向左移动,红军士兵在远景的时被枪毙了。白军骑士杀了人后,向农民老头要回马,摄影机向右移动。最后白军骑士奔驰出画,这时候摄影机跟移到一片芦苇前,发现最开始出现的那个士兵偷偷跑了出来…… 其他外语片名:The Red and the WhiteЗвезды и Солдаты (Soviet Union: Russian title) IMDB:tt0061537 片长:90 min 国家/地区:匈牙利 / 苏联 语言:匈牙利语 / 俄语 色彩:黑白 级别:Sweden:15 影片评论:不应忽略的经典之《红军与白军》   匈牙利大导演扬索(Miklos Jancso)1968年拍摄了《红军与白军》(The Red And The White),成为他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然而在各类的电影书籍中却很少提及这位酷爱运用长镜头的导演。扬索的长镜头与很多“闷”片长镜头不一样,他的摄影机很喜欢运动,用这种运动创造出场面的紧张和导演的立意,调动观众的视线。可以说,光看《红军与白军》的摄影机运动就足够精彩了。  影片采用了黑白胶片,摄影师在光影处理上有很突出的贡献。然而影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于“宽银幕”。扬索把宽银幕的宽字用到了极处,和无脑美国大片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只限于“宽”,还刻意把银幕的纵深感做了极为有力的加强,并且一镜到底,这就让他的影片看起来格外的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影片正式开始的第一个长镜头就很值得一说。内容讲述的是1919年的俄国,红军和白军对峙,许多匈牙利人志愿参加红军。开端就是白军追击红军,几个红军正在撤退。我们看到这个长镜头的开始,是一位战士的近景,他对着画右开枪,然后转身向左退去,摄影机跟着他向左横移。士兵身后横过一条小河,这时另一位红军在河的另一边跟着向左跑,然后转身向镜头纵深处的草原奔去。摄影一直跟着镜头前的那个士兵左移,他正准备淌过小河,向纵深处方向走去。  这时听到几声枪响,我们最先发现这个士兵在河中央停下了脚步,然后看到已经跑得很远的那个红军突然转过了身向镜头这边跑来。这时观众的视线已经被调度到了较远的红军那里,自然又会看到最远处出现的一些小点,马蹄声不断逼近,我们看到了几个骑马的人,正向镜头前面驰来。镜头迅速向左移动。最早出现的士兵猫下腰躲藏到了河边的芦苇里,他在前景,没人发现。而那个往回跑的红军到了河里,马已经跑到他身边,他们处在景深中部范围。  这时骑马的人赶着往回跑的红军士兵向右走,并渡到了河的这边,摄影机自然向右快速移动。镜头里的白军骑士和红军士兵都从远景、全景变成了近景。他们之间有了一些对话,交待了彼此的身份,还带出了一个当地的农民老头。白军骑士让老头牵着马,然后他把红军士兵向左赶下了河,摄影机跟着向左移动,红军士兵在远景的时被枪毙了。白军骑士杀了人后,向农民老头要回马,摄影机向右移动。最后白军骑士奔驰出画,这时候摄影机跟移到一片芦苇前,发现最开始出现的那个士兵偷偷跑了出来。  这一个镜头有将近三分钟,附上了我一大段缺乏表现力的文字仍难表达万一。导演用这个长镜头把影片开始的这段遭遇战交待得清清楚楚,又富感染力和现场感。从近到远,再由远及近,各种景别的构图交相出现,摄影机左右横移进行了多次运动,其中每次又包括各种景别和纵深关系,这些复杂又清晰的关系给影片的形式树立了一种独特的观赏快感。观众也会被银幕上的事件吸引而不会对这种特殊的外在形式有不必要的查觉,也就是不出戏,也让这个长镜头并不显得长。正是出色的场面调度和摄影机运动给这一段落打上了导演的个人印记,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比一连串的短小剪辑更具有气魄,而宽银幕的表现形式与草原战场的视野开阔也是相得益彰。与此相比,香港导演杜琪峰在《大事件》里的那个长镜头就需要再补补课了。  这部电影的摄影机运动和画外空间的运用经常能创造一种观赏上的新颖和快感,别忘了,那还只是1968年,现在那些爱玩花样的新锐导演们当年还刚会说话呢。也有评论会认为影片的形式快感强于内容快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许是正确的。不过导演除了致力于表现形式上的创造外,本片的剧本也是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的。导演并没有在剧里设置明显的主人公和故事线,他表现的更多是一种战争状态下的群像。一位朋友曾经很疑惑的说,这片子我找了几次主人公都没找对,后来好不容易看出了一条爱情线,但导演几分钟后就让爱情死亡了。搞得我不知道导演想干什么。  的确,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来分析这部影片的情节,恐怕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有时候你会发现导演给了很长时间特写的一个哥们,下一秒钟可能就永远消失在银幕上了。扬索倒底想干嘛?与前苏拍这部片,显然立场要站在红军一方。而匈牙利人在这场俄罗斯的内战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导演的探讨话题之一。但扬索并没在电影里表示更多的倾向,也没把重点放在政治方面,他只是把战争,或者说是战争的某一面与某些人摆到了镜头前。这些人和事在镜头前没有更多的修饰,有的只是一种冷冷的态度。无论是被处死的人还是执行命令的人,所有人都在毫不犹豫地执行着命令或是被执行命令,处死,或是被处死,折磨或是被折磨。在扬索的战争里,你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做为“人”的存在,他无力抵抗,或就算抵抗,也终将灭亡。这些时候,那些调度精巧的长镜头,一个个都显出了一种冷漠旁观式的恐怖。人在战争里倒底算是什么东西?  无论是白军军官拿活人当靶子练射击,还是那一场在树林里的华尔兹--这场戏有斑斓的阳光、美丽的音乐,白衣的护士们在树林中轻曼起舞,好像是影片最美好的一幕--但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满足白军少尉的一点无聊消谴而已。而且被强迫跳舞的护士,以及开始围绕在树林边上的那一群黑压压的士兵,还有刚才那一场场屠杀,使得这一本应美妙的场景增添了更多古怪的血腥味道。影片到这个时候也开始有点超越了正常的现实,这使得导演在电影后部的处理更加自由。他让每一个事件开始得突然,结束得就更加突然,就像那对恋人刚刚开始的感情,很快就以死亡结束,不留任何一点想像的空间。然而导演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的有条不紊,步步深入。正是这一个个段落和片断组成了一场战争的侧影。看过他的影片,人们会对战争产生真正的厌恶和反思,也许这就是扬索的导演艺术魅力,这也让他彻底摆脱了那些类型片的陈词滥套,摆脱了对具体剧情和人物的迷恋,用影像来直接表达思想。  导演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长镜头达到一种展现突转的奇异效果,有时候甚至还会脱离真实的逻辑。形式,成为扬索最先考虑的要素,真实性已经放到了后面。至少一帮子俄罗斯兵唱着“马赛曲”向敌人的大部队冲过去,敌人连一枪都不放--谁都会认为有些不合理。  影片的最后,在一场宏大的对决之后--宏大更多指的是摄影机的取景,而非场面的规模--红军战士带着骑兵大部队赶到,只看到横陈的尸体。迟到的战士向他阵亡的弟兄们抽刀致敬。而导演把这一画面放到最后,又是在表达什么,在向谁致敬呢?

退休了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