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别个的空间头有人写了《告诉你宜宾话该怎样说!》,我就不重复人家了的撒,我就来教大家说哈高县话。其实在我们宜宾本地人的意识头宜宾话是宜宾市区,江北和南岸说的话,高县话和宜宾话没的本质哩区别的,都是宜宾话,走都那点都听得懂,但是又有点微小的差别,好了,先就介绍到这里。 先听我说段话:今天天气好撒,弄个起嘛,我们出给耍哈不嘛,撒子按,脑壳昏,你又跟老子俩做经八怪哩嘛,一黑儿看老子跟你狗日几哈,一锭子铲死你,批话少说,快点跟老子出来,今天跟你龟儿介绍个姑娘。为唷,为唷,做起乃个批样子,一句话,给还是不给嘛。 不给?老子辛辛苦苦跟你狗日喊出来,你就一句话把我凉起了啊,水批,说都求难得跟你俩说了,挂求了。 呵呵,其实大概意思大家都看得懂,主要就是我们说出来的话,那个音不太一样,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读音到底有撒子不同。 四川话里,成都话的口音普遍是“an”韵比较重,而且发音很多都为降调。宜宾话与高县话都是“e”音比较重。但宜宾话,在说某些字的时候,舌头要从外向内微微卷起,幅度很小,发音多为升调。高县话,几乎全是平舌,发音也是升调。 宜宾人喜欢说好暗了哦,意思是太晚了,太迟了,高县话没的这一说法的。 还有高县话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些以"“an”结尾的字,高县话要念成“ai”,比如“钱”,“天”,“电”等等~~~~。所以我们高县人唱JJ的《江南》是很有特点的。“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下面给大家说说常用的词汇: 首先是最常用的两个字“离宾”,请不要跟老子说宜宾,老子听起极为不爽,那说明你不是宜宾人,更不算高县人,高县(宜宾)人说“离宾”是最必须的!这不是对家乡的亵渎,发而是热爱家乡最基本的表现! 2字-3字:吃害了,吃闷,吃跑堂(PS:这个"吃"字高县话可就和四川其他地区大不一样了,据我所知,成都,自贡等地都是念的"词",而我们高县话念的是"策"),改尾缴,儿编,惊爪爪,清叫唤,惊叫唤,打湿,急是,紧斗,红还,杂个,常过,囊个,哦必,撒格,猴变,外达,环是,曲黑,乃点,乃给,硬是,求不藤,曲蛇儿,齐猫儿,绿蚊儿,,日款,日白,出脱,抹脱,给活,拣耙货,吆哥,老猫儿,老者儿,马浪儿,吃得够,吃熟了,臊堂子,少皮,遭不住,称展,毛飞,板子,东之,耍长了,跳占,土贼,烂污,二赶子,烂眼儿。(烂丝娃子,鸡公屎,妈拉批) 4字:妖眼气发,嘎儿马洒,日儿狗经,日疯倒颠,做经八怪,鬼东倌儿,鬼五六七,怪迷色样,鬼迷色三儿,灰吧弄耸,曲摸达黑,区黑八黑,鼻胧鼻达,弯儿割纠,少皮少色,牛批翻天,沙漠烂贼,油啄猫儿。 还有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在说的时候,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哩”字,“哩”=“的”) 还有一些字词的差别,如: 去不去--成都话:切不切 宜宾话:气不气 高县话:格不格。 不知道--成都话:不晓得。 宜宾话与高县话一样:清不倒。 他--成都话:他。 宜宾话与高县话一样:拉。(长宁,南溪,江安说的是:纳)。 的--成都话:成都话与宜宾话一样:勒。 高县话:哩。 那,哪--成都话:那儿,哪儿。宜宾话与高县话一样:乃。(表“那”的意思是2声,表“哪”的意思是3声) 自以为是--成都话:不得了了。 宜宾话与高县话也会说不得了了,以前说的是:吆不倒台了。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在以后的时候内,我会把遗漏的补上,还希望个位父老乡亲多多提醒我。 在这里,我也想说一下,希望我们宜宾人出去后,不要忘了家乡话,还是要把家乡话发扬下去,这样能时刻提醒你记得家乡,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们!不要出去一两年就把外地口音拿回来说,至少我听着很刺耳!记得家乡,记得宜宾,记得高县! 后记:以上为量量同学在自己空间里刊登的一篇原创文章,本人在次转载,并稍作改动,目的只有一个,即时刻鞭策各位家乡父老,做人不能忘本,热爱家乡,热爱高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