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二千多年前古庆符人沿河而建,遇水而居,始建庆符。春秋战国时期为“棘候国”西汉、三国时属南广县,唐贞观4年为石门县址,宋政和3年复设庆符县至1959年并入高县。庆符是中原通往云南的必经之路,著名的“五尺道”连接西南内陆,通往南亚,铸就了“南丝绸之路”的辉煌,咽喉之道成就是古庆符,富庶之地兴旺了庆符,悠久的文化底缊造就了庆符。高县在建设新县城的同时,正在力促旧城的开发建设,笔者认为开发旧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体现,以彰显古镇独具特色的风范:
一、古之悠:二千年多年的文明史,沉淀了众多民俗风情,沉积了众多经典和古迹。最负胜名的有“ 庆符八景十胜”,“七寺八庙九宫”。“八景”指的是鱼跃龙门、发祥荔枝、白马金鸡、西江半月、迎祥挂榜、石门幽兰、老龙献瑞、三台碧秀。这八景是古庆符绝色美景,他们融自然于一体,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地理,现在只有一个景“鱼跃龙门”(现在南广河与长江交接处)不再是高县地界。其余“十胜”则是体现古庆符人灵巧和智慧的杰作,现在还在庆符镇城区的有“文庙公园、暮鼓晨钟、白塔余晖、红岩夕照、香炉紫烟、观音古寨……。现在的庆符旧城区,特别是上河街历史风貌区,还有许多各式吊脚楼、河码头,以及保存还好的院落、木屋木楼,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和保护,让这些历史的元素承载千年文化,永存庆山符水。
二、民之魂:庆符古城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硕勋、共和国第四任总理李鹏的家乡,而闻名中外,革命圣地李硕勋故居及其纪念馆、梧桐书院等,吸引千千万万人敬仰和缅怀,这是老县城的光荣和辉煌,也是近百年来高县人为之骄傲的地方,它最能把老城的历史和光芒,发挥到淋漓尽致。故居和纪念馆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史,见证了中国的革命史,也见证了一个共和国总理成长史。历届伟人和先辈的题词就可表明这个古镇的辉煌的骄傲。在老城建设中还应保护和续建一些与这一代红色理想为一体的建筑彰其伟业,大张旗鼓做好共和国第四任总理、红军将领张锡龙,一代文人和革命家阳翰笙等优秀名人的文化内涵,让这段历史的辉煌与老城相互辉映。在此基础上,再发掘古城文化底蕴,如川剧,灯鼓等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其它历史名人的事迹、典故、优秀传说。组织高县的名人,打造出一些诗词、歌舞剧和影视作品等文化品牌,让来古镇庆符的人,既有看的,又有听的,身心都在红色和经典文化中得到洗礼和教育,等通过文化的传播,让古镇庆符彰显民族的灵魂和风范。
三、水之韵:青山依障,秀水环绕的庆符古城是极好的天然山水园林福地,整个城市因为水而更加灵秀和妩媚,在这里可以体现周边任何县城无法体验的水韵。由于库区的效力,可以看到高峽出平湖的水天一色,也可以体验潮涨潮落的大海风情;将来庆符水电站建成后,库区的水,通过重力引进城区,滋润每家每户,更会像丽江水而环绕流淌,泉水涌动,百花齐放。通过文化的引导和政府扶助,可以建立“龙舟之乡”、“划艇训练基地”,完善沿河设施,成为各色人员都适合的天然的“浴场”。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发展“水文化”、“河鲜饮食”,充分打造水韵的天堂.
四、佛之香:宗庙祠堂是人们祷告、祭祀祖先,是寄托希望和衰思的地方,是追忆和承载历史的场所,是中华文明尊祖敬老的象征和标识。古庆符有七寺八庙九宫(祠),几乎整个旧城区全部为古建筑,最有名的是高觉寺、川祖庙、五灵庙、回龙寺、西江寺,大部份至今还在使用。目前尚有遗址的还有南华宫、高觉寺、禹王宫、关帝庙和新区白塔等。为体现庆符县城的古,恢复和重建部分庙宇等古迹最为必要,而以川祖庙为主的庙宇群建设,必将促进整个旧城文化品牌的升级,并带来旅游业的发展。:一是将川祖庙周边进行拆迁安置,把“庆山”顶全部建设成为一个小而精,功能齐全的主庙区,加上川祖庙香火历来旺,地理风水好,能俯视新老城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二是恢复重建五灵庙。五灵庙原址处于下桥西半山腰,属于县城规划区外,这个地方,背靠大山,山高树多,地理风水极佳,站在山上极目远眺,整个庆符城区及周边地貌,可尽收眼帘;南广河清澈透明,宛延而过,把新城漂浮于上,应照了新城区地理板块为荷叶造型的远古传说,而此地的五灵庙及庙后的五座山正好是盛开的荷莲,五灵庙正好位于莲座之上,地理与佛源巧合,正是佛的真谛,护佑着人杰地灵,英才频出的庆符。三是配套建设以高觉寺(现在水厂位置)为主体的休闲旅游区,将宜庆大桥以下,上河街以上区域开发成为集中休闲区和森林公园。
将来的庆符人,感悟在寺庙的钟声佛语中,看香炉的紫烟,赏白塔夕照,在青砖碧瓦的院落中穿梭休闲,在东区灯火与佛光的普照和护佑下创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然的山清水韵,古镇庆符让你永远难忘。(作者单位:高县规划和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