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蕉村
ffice ffice" />
因为一个叫大雪无痕的网友,因为他的那篇《顶古印象》的唯美散文,让我对蕉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从记忆里走来的文字,让我想去看看他深情的家乡。
冬季的一个周日,天空有些牛毛样的雨雾,蕉村以一种唯美方式走进我的记忆。惠泽湖,这座宜宾市最大的人工湖泊,为我们展开一幅水墨中国画卷,淡淡雾岚飘散湖面,远山层叠,渔舟轻摇;座座小岛画龙点睛,星罗棋布,如鱼似豚。偶有半间古屋半掩竹林,突现一株黄桷临湖怀旧。有幢幢新楼伫立,见炊烟袅袅闲适。竹筏上那浣衣的农妇,让我仿佛记忆一首似曾相识的经典诗歌。
大坝雄伟峡谷,深山铺展平湖;灌溉六万,支渠百里,三镇两乡,从此滋润;惠泽八万人,造福千秋事。丰碑镌刻历史,记忆永铭风流。驻足湖畔,诗歌也好,散文也罢,面对记事碑上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沧桑历史,只能用记忆代代传承。
沿蜿蜒的乡村公路,走进历史,走进那叫草莽英雄的溶洞,洞是普通的溶洞,有美丽的钟乳石、有神秘的地下河,自然造化,迂回曲折。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洞内那些神秘的泥塑,中国人信奉菩萨,但这里供奉的却是一个叫罗选清的蕉村人,这些泥塑虽然粗糙,但历史却绝对不粗糙,拂开历史,触及一段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蕉村留存给中国近代史的记忆。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人民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掠夺川汉铁路主权和清王朝腐败统治的保路运动,高县蕉村人罗选清树起的义帜,就是这次保路运动中轰轰烈烈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义军攻高县、占筠连、克叙府,朝野震惊,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孙中山">孙中山ersonName>先生高度评价:“没有四川保路运动会的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或者还要推迟一年半载”。翻读历史,追忆百年前的那些烽烟,岁月勾沉,感慨“这是一片盛产英雄的土地”。历史,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让我们触及我们的灵魂。
蕉村的秀美山川,近代史上和中国的革命紧密相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仅有高县最早的工人运动遗址--碗厂坡,还诞生过无数的英雄人物。高县第一个中共党员邹必诚,就出身在青云山脚的这个小村子。在邹必诚故居的废墟上,我们凭吊英雄,他短暂的生命书写了最风流的人生,作为高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高县教育局长,他舍弃官职,投身革命,在高县传播革命火种,推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开展,担任四川省委秘书长,组织川东农民暴动.......叛徒出卖,捐躯革命,三十九岁的生命成为蕉村人民永远的骄傲。
漫步古老的街道,仿佛看见金戈铁马的岁月烽烟,在那些老屋里,在沧桑的城楼上,历史的蕉村,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把红色的历史根植在我们的记忆里。
蕉村,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现实的蕉村,又向我们展示她绰约的风采,诱惑我们的目光。唯美的顶古山脉,丰富的矿业资源,飘香的青云茶叶,神秘的豆腐石头..........
记忆蕉村,记忆这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5 0:38: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