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泉ffice ffice" />
中秋假日,有这么几个人,神经质地非得聚在一起谈文学人生、思想价值,不知中了哪种魔力?
我被他们特邀,好奇中有些兴奋。
筠连县城北出海瀛,越过左方的田坝下车,踏过长满杂草的机耕道,跨过清澈的小河,经过一家农舍的院坝,再往前走,一排寺院呈现眼前。“到了,就这里”,秋水说。
“吃斋念佛?不错的地方嘛!”我想。
门漆颜色看上去,寺院应该才修建不久,除了寺里两位师傅,就我们这几位远方来客。寺旁有一山洞,洞口上面青藤缠绕、洞中石柱倒悬,一股清泉从洞里缓缓外流。“这是潮涌泉,当地人又称母猪洞,缘于涨潮时洞中会发出酷似母猪失仔时叫声的声音。”川鬼说。“这个潮涌泉可谓世界地质奇观,藏着水源源头、涨潮动力、涨退规律、泉水形态等几大不解之谜。你看它现在这么平静,一会潮来,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听秋水的话,再想他的笔名,猛然悟出他选择此地的一番用意。
洞口不大,泉边就几张水泥方桌。泡好茶,斟上酒,秋水带来的花生瓜子牛肉干等小吃摆了一桌子。在泉水声中,品茶喝酒,开始了文学和人生。
“文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就是在一次次的涅槃中穿越灵魂,体现自身的行为价值。它的责任就是要传达给人以独特的生命体验,这需要身心历程和感悟的提炼,要突出灵魂内涵……”这样的话,让我沉思起来。思考、灵魂、涅槃、穿越、价值,就是如此的翻山越岭,但也就是如此的水到渠成!“哲学没有定义,否则是僵化的教条。我认为,哲学是一种思考状态。”好一个状态,思维、方式、路径、手法!我想起了李治修老师的话:“文学的最高境界是问鼎哲学”。 “文学技巧是生命体验达到一定境界的自然状态,比如李后主后期的词,主观上他没有早期的刻意讲究,却在思想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极致……” 怎一个状态了得?愁,就是而且必须是一江春水;寂寞,就是梧桐细雨,就是深院锁清秋。形和神,了无区别。
“《文化苦旅》分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形成过程,最动人的,是其中承载了今天文化人的影子。在历史人物都进入历史尘埃的境况下,它表达了深沉的悲凉和沧桑,阐述了对历史对文化的根本看法……”“文以载道,‘道’的第一要义是自己的心;所谓‘二为’,第一服务对象应该是为自己。文学对个人的意义,首先在于拒绝庸俗……”听他们的话,我在饮酒品茗。我在感受生命的醇厚,感受内心深层结构中的动荡。
我真诚的聆听激发着他们思考的灵感和谈论的热情,我相信。我的存在、我的收获、为自己人生历程涂上的浓重一笔,触手可及,我更相信。我欣赏着他们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打开电脑,没有网络,难得的清静,清净得只有潺潺的水声和他们美妙的禅语。内心走出身体,忍不住要同泉水一起分享,也让泉水过滤心里还残陈的一丝情绪。起身,一脚往泉里的石头踩去。闷响,一屁股摔在了大石头上,我感受了什么是身不由己,痛让我心里一下坦然。
走出洞来,一朵被青草簇拥、阳光照耀的紫色小花,娇柔、美丽,正为青草的柔情和阳光的无私所感动着,陶醉着,它也在用哲学这种思考状态感悟着生命、感悟着灵魂?蹲下身子,轻轻托起那紫色的花瓣,柔柔的秋风吹来,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过脸庞,滴向花瓣。
午后的阳光从青藤间掉入洞中,朦胧的诗意梦幻般的美随之而来:治泓回忆他8岁时爱上19岁的邻居姐姐;川鬼讲他10岁喜欢班上的一个女生。秋水很狡黠,说,你们的事我理解,至于我嘛,小时候,哈哈……原来,如此的地老天荒也可以如此的轻松和愉悦,如此的轻松和愉悦也可以如此淋漓尽致的承载生命的厚重!
带着几分不舍,踏上回程的路。这时,我们才承认,今天的潮涌泉没有潮水涌起。看着小溪中横着的木头,有从上面越过溪水的冲动。治泓由秋水搀扶着走原路了。我一步三摇的走在了木头上,电脑包滑进了水里,川鬼跃入水中,秋水用相机定格了这一幕。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被水浸湿的川鬼的裤子和电脑包。也许,潮涌泉不让我们此行看见真正涌泉而留下的美丽回头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带走一路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