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丰厚历史故事的城市,任何一条由时间积累的小街,都具有历史的厚度,包涵深沉的韵味。位于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一条根植于繁华都市市井中的"小里弄,经艺术点染,便成为不可剥离的"新"视觉和文化审美,艺术气息芳香四溢。
这条保持上海原生态历史风貌的弄堂,曾经是条马路集市。据说是因画家陈逸飞和摄影家尔冬强等艺术家将这里废弃的小仓库、老厂房、澡堂等打造成工作室后,被艺术点睛,田子坊才得以焕发出迷人的格调和气质的。如今已经成为上海声闻遐迩的艺术风情街。原始风格与创意智慧完美融合、互为灵动,吸引着高级白领、艺术人群和老外们逗留于此。
我们从弄堂的入口,寻找着与历史韵味与艺术气息与浪漫诗意有关的东西。
田子坊总长估计不过400米,街面宽度不到5米 ,楼层在1—5层之间。石库门风格建筑,红砖墙,黑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楼上住着的居民自由上下进出着,底楼各色铺面小店生意红火着。弄堂里电瓶车自行车摆放着,阳台上衣服被单张挂着,互为风景各不干涉。无意间探头个别居民的里屋,可以看得到很上海的居民清苦蜗居生活真实的一面。上海原有的那种氛围,那种符号,那种风貌在这里传承着,市井故事在这里延伸着。整条街道弥漫着热气腾腾的老上海味道。而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成为老外们喜欢和追逐的元素。
单纯的旧里弄,表面上你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探视到许多活色生香的新内容。据一店主讲,这条弄堂里老外、华人共开有200多家画廊、时尚小店、服装店、陶瓷、剪纸,咖啡屋等,里面藏着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艺术品,时尚宝贝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最前卫的潮流理念和最稀奇古怪的实用创意可以在这里找得到。一店一特色,一店一世界,彰显着独特品味,突出着唯一性,所有的奇思妙想都可以施展,一切创意都得到尊重,存在就是合理。从店铺招牌、摆设,整条街无处不充满艺术气息,闪耀着非凡的创意智慧。海派文化和潮流意识交织,旧里弄、传统民宅与现代生活交汇,多元文化、中西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田子坊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展现着包容着,商气中不失艺术光泽。而艺术家、创意人才的驻扎才是田子坊真正的灵魂和生命力。
来田子坊,必定要走进陈逸飞,不仅是对名人仰慕,而是出于对艺术本身的尊重。逸飞设计的"艺术之门"跨街雕塑屹立就在泰康路的东段,成为艺术街的街道标志。位于210弄2号古朴凝重建筑特色的陈逸飞工作室,尽管斯人已去,但瞻仰者不断。这个把生活情调、艺术之美和人性光辉结合在一起,追求精神高度的画家,世界意义上的艺术家,触动我的内心。谈到陈逸飞,不能不谈到他水乡系列中的<双桥》这么一个动人的情节:当年美国著名企业家兼收藏家哈默和基辛格访华时,把收藏的油画《双桥》作为珍贵礼品送给了邓小平。这幅"用中国的美丽感动过世界"经典的艺术作品,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和友谊的桥梁。多年前对陈逸飞的认识是那幅<黄河颂》,今天看到他的<占领总统府>、《踱步>、《夜宴>、《四重奏>等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惊世之作,让我们敬仰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久久的沉浸在对他的追忆中。随手翻起桌子上余秋雨为忘友陈逸飞长序缅怀一书,发现两人的长相与神态仅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读着陈逸飞,似乎感觉着得到了几分艺术的熏陶。
边逛着边感受着里弄里芳香四溢的艺术氛围。意喻为文人、画家、设计师集聚之地的田子坊,艺术味很浓,东西自然就不会便宜。随便去一家油画画廊逛逛,的确有名家坐镇。手笔非凡,那些点染技法,游刃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渲染得如此生动形象。一幅精美的枫叶油画引我想读懂作者想表达的真实内涵,久久流连于画前,一看价格令我等膛目结舌,只当饱眼福开眼界了。而一些小店的小玩意儿,小饰品却触动女性的柔软,让人爱不释手,爽快解囊。
一曲熟悉的<斯卡布罗集市》曲子吸引我们小憩在过道上那家露天咖啡屋。舒缓飘渺的音乐,青砖的墙壁,陈色的窗框、别致的壁画,茶几上几件精美的瓷器、一角的盆景和邻座轻言细语的外国游客辉映成趣。一旁的店主和服务员用韩语、日语、英语与各国游人招呼着生意,形成浪漫诗意的场景,让你心灵得到片刻的休闲。比起南京路的熙熙攘攘,外滩的人山人海,新天地的灯红酒绿,城隍庙的噪杂不已,在四周摩天大楼的怀抱里,在繁华闹市的腹地里的田子坊,显得如此的娴静,透露着宁静与清新,温馨而又温暖,人性而又随意自在。说实话,上海这座城市的太挑畔人去奋斗,却不鼓励人停顿下来走走神发发呆,田子坊的生活化给人一种真实、亲切。我们三天世博游的疲惫,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放松。
徜徉于田子坊,体验着原生态的城市文脉,感受着这个凌乱而不张扬,狂放而略显高雅,小资而又舒适的弄堂,一边欣赏着玲琅满目的物品,创意新颖的招牌和别具一格的布景以及来来往往肤色各异的游人,一边聆听着街头一旁的外国老人轻弹的吉它,让你仿佛置身于异域风情,以为是在欧洲某个诗情画意的小镇。
回望田子坊这片饱含深沉韵味和艺术气质,有着异常丰厚生命与朝气的土地,再用第三只眼在弄堂里随意取一个画面,任心灵留痕处,涌动着某种极致的情感。强大的气场里,什么话也不用说,但镜头里蕴含有许多潜台词,就像坐在门牌下的老阿婆娓娓道来的石库门老故事……
2010、10、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6 23:23: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