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大娘
“姑娘,姑娘,等等我,问你个事。”早上从家里出来上班,刚走到中心路转弯处,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喊声,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她——哈哈大娘,她的声音音量很高,很尖,尽管街上车水马龙,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我还是听到了她的喊声。
回头一看,大娘正从后面赶过来,胖胖的身子、穿了一套用棉绸做的黑白相间的碎花衣服,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扇,尽管如此,汗水还是从她的额角不停地往外渗出,有些花白的头发用一个钢发夹撇在脑后,脚上穿着蓝色的拖鞋。
“这个月的低保补助划来没有呀,姑娘?”赶到我面前,她问我。
“今天二十号,已经打在你的帐上了,一会儿你来取吧,大娘。”看着大娘期待的目光,我想了想微笑着告诉她。
“哈哈哈,那太好了,好久没有吃肉了,我可以买肉给端阳吃喽”。大娘欢快的笑声在街头响起来。
认识“哈哈大娘”,是在一九九六年,我刚从家乡调到城里工作,那时哈哈大娘在集体商店工作,她的丈夫吴江在宜宾运输公司当司机,有一个儿子已二十多岁,因为是端阳节生的,就改了个小名叫“端阳”,丈夫在运输公司每月有800多元的收入,她自己在商店里有260多元的收入,[那时我的工资每月只有220元]“三转一响”、“十六条腿”都置办齐备,还有一部彩色电视机,一家三口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每月都有300元的节余,于是她就到信用社存起来,每一次到信用社办事,人没进门,“哈哈哈”的笑声就飞进来了,每一次她都要与我们摆一会龙门阵,看到我在信用社最年轻,她就亲热地叫我“姑娘”,谈起她的丈夫,她的儿子,那“哈哈哈”的笑声就在办公室响个不停,就这样我们背后给她取了个绰号“哈哈大娘”,开始背着喊,后来她知道了,就说“姑娘,你还会取名哈,这个名字好听,以后你们就这样叫我吧,喊起来顺口,又喜庆。”
人的一生真是“三穷三富不到老”,突然的变故让大娘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九九八年7月27日,下午6点钟,我下班后刚到家,就听到家里电话响过不停,接起来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悲痛的哭声:
“姑娘哎,我的丈夫和儿子出车祸了,等着用钱,麻烦你帮帮忙,把我存的钱取给我,我要拿去救命”。哈哈大娘的哭诉声从电话那头传来。
“好的,大娘,你不急,我马上来给你办”。没有半点迟疑,我放下电话,骑上自行车,迅速来到单位。
大娘大声的痛哭着,在一个亲戚的陪同下,在信用社门口等我,我给领导回报以后,找来另一同事,马上给她提出了存在信用社的钱,然后又陪同她到医院交费,大娘的丈夫及儿子正在医院抢救,听说丈夫已抢救无效离去,大娘在抢救室外晕了过去,被送进了抢救室,这时大娘的亲戚,朋友,同事纷纷赶到了医院,我突然想起还在家里等着我作晚饭的小女儿,连忙与她的一个亲戚打了个招呼,回到家,女儿已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睡着了,眼角挂着泪花,我一看时间,已是晚上十点。
想着大娘的不幸,我怎么也睡不着,这样一直到天明,我到单位请了个假,来到大娘家对她的不幸表示小小的心意,大娘又哭了起来:“姑娘啊,我只是你们的储户呀,你们怎么想得这样周到哟,真是太感谢你们信用社了。”
再次见到大娘,是在这件事后的一个月后,分明是大娘,可是没有了那悦耳的“哈哈”声,原来白白胖胖的脸已消瘦下去,露出尖尖的下巴,眼珠凹了进去,眼眶凸出来,白色的短袖,黑色的西裤明显肥大了,黑色的皮鞋好象很久没有擦,灰蒙蒙的,齐耳的短发分明有些许白发,不到五十岁的大娘看上去有六十多岁,她慢慢地走到营业室,拿出了房产证,身份证想申请贷款,看到我们,她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姑娘啊,我的儿子还在医院,可是我的存款已经用完了,丈夫单位的赔偿款也快用完了,家里能买的都买了,还差一万元钱我儿子才能出院啊,请你们帮帮忙贷点款给我,我以后作牛作马报答你们的恩情。”说完就跪下去了,我们连忙扶起她,让她坐在椅子上,找来信用社领导,想到她在单位上班,有偿还能力,看到她的不幸遭遇,信用社领导贷给了她一万元信用贷款,没有收她的房产证。
真是应了冯梦龙《醒世恒言》:“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大娘的儿子刚出院一个月,国家实行集体企业改制,她所在的商店解体了,解体后分得了二千元的解散安家费,这时的她欲哭无泪,拿着安家费来到信用社,还了一千五百元贷款,余下五百元存在信用社,打算找个摊位做生意。
“你们放心,我会找到钱还余下的八千五百元贷款,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请相信我。”她诚恳地对我们说,眼神充满自信。
接踵而来的打击,没有摧垮大娘的意志,炎炎烈日下,我看到了她走街串巷买冰糕的身影,寒冬腊月里我听到了她卖小吃的么喝声,不时她也到信用社交贷款利息,或存生意周转金,只是再没有了那快攻的哈哈声,有时她也把脚带了残疾的儿子带到信用社,告诉她的儿子是信用社帮助了他们,让她的儿子也来感谢我们,每一次来信用社总是要说一些感谢我们的好话,经过三年的辛勤劳动,她从牙缝里挤出钱还清了全部贷款。
后来她又在公路边摆上了一个小烟摊,并让儿子在公园门口擦皮鞋,每天都有微薄的收入,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二OO五年国家颁发了城镇居民最低保证政策,我知道后告诉大娘让她去找民政部门,民政部门通过调查研究,每月发给了她三百五十元钱的补助,最高兴的事是,去年在她儿子旁边擦皮鞋的一个农村姑娘看上了她的儿子,准备今年国庆节举行婚礼,还告诉我要请我及同事们吃喜酒呢。
中午空闲时,正想着大娘的往事,突然从营业室外飞进来一串笑声,
“哈哈哈,姑娘你忙不忙呢,我来取补助喽。”不用看,当然是大娘来了,白胖白胖的脸上挂着笑容,营业室里又响彻着大娘的哈哈声,这笑声在营业室里久久回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6 22:03: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