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4|回复: 1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威望
4093 点
金币
4020
注册时间
2005-9-4
最后登录
2017-1-6
在线时间
11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06-2-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根据资料整理)

我们都在谈论春节越来越没有味道了,其实,国家已经把春节、端午、农业二十四节气等5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到了国家意志进行挖掘、保护和宏扬。今天,仔细地查看了一下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并整理如下:

在传统的中国,一年之中有八大节日,分别是:上元(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七月半)、中秋、冬至和除夕。为了叙述的方便,姑且从春节说起。

一、春节

除夕及春节,前后有一个月左右时间,由如下17个小节日构成:

1、腊月二十三: 祭灶日(小年)

2、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

3、腊月二十七: 洗浴日

4、除夕前一日 小除夕

5、岁尾 除夕日

6、正月初一 元日(春节)鸡日

7、正月初二 狗日

8、正月初三猪日(天庆节:小年朝)

9、正月初四 羊日

10、正月初五 牛日(破五、送穷五)

11、正月初六 马日

12、正月初七 人日

13、正月初八 谷日

14、正月初九 天日

15、正月初十 地日

16、立春节(每年立春日,一般在西历每年2月3日至5日间)

17、正月十五 上元节(元宵节)

春节期间重要的有6个节日:祭灶日、立春节、人日、谷日、天日、地日等。

祭灶日(小年):祭灶王爷是我国流传极广的春节民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是人们对这尊“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诚惶诚恐的敬畏祈祷之辞。主要活动有:①购买灶王画像,在祭灶日张贴于厨房内;②吃糖瓜;③扫尘,从这一天起,家庭格外重视环境卫生,勤整理、勤打扫;④赏傩。

立春节:这是一个相当活泼灵动的节日,比元正日更能体现春的气息。立春节在每年立春日,大约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左右。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以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主要活动:①亲自动手做春饼,咬春;②女孩子剪制、配带春幡;③写春帖;④报春、东郊迎春、鞭春、放风筝;⑤售卖春牛、贴春牛图;⑥以社区为单位,家庭组队,举行春日“射礼”;⑦呼“春困”,儿童相互呼“春困”以解春日之乏。

人日节: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民间传说,女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主要活动:①戴人胜;②赠花胜;③亲手做七宝羹,全家食用;④出游、登高;⑤称重、量高、体检。

谷日节:这个节日习俗不多,主要有占谷和顺星。占谷:民间认为,这一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天日节: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地日节 :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民间主要风俗有。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二、清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三、立夏节

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四、端午

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五、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六、中秋节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七、冬至节

冬至又叫交冬、冬节、亚岁、一阳节、贺冬节或长至节,时为农历十一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民间有冬至如大年之说,所谓冬至,是指冬季到了极点。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一天天变长。故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俗谚。古人认为冬至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将其看作二十四节的起点,是个吉日,所以隆重庆贺:祭祖先、祭煤窑神、赶庙会、喝米酒、吃长线面、吃冬至肉、吃饺子、吃馄饨、吃冬至团,相互拜贺,称为“亚节”。

今天是初五,是牛日,也叫破五或送穷五。可以买点鞭炮放放,图个吉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5

主题

0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5151 点
金币
4020
注册时间
2005-11-5
最后登录
2025-3-2
在线时间
222 小时
听众
7
收听
0
发表于 2006-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大全[em05][em05][em05][em05]
新诚摄影 :数码照相(信誉第一/质量第一) 数码冲印:全县价格最底(爱普生原装墨水/立等可取/色彩更持久) 婚纱出租(意想不到的惊喜价格) 婚纱摄影(经典时尚系列) 金线岭会员更优惠 地址:高县中学运动场边上 qq:1450066903 手机:18990910072 联系人:严为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