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回复: 3

[其他] 沙河风情(县作协秋季沙河笔会作业)-王大桥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272

帖子

1326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02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1-1-17
最后登录
2016-12-5
在线时间
87 小时
听众
8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大桥沙河秋季笔会
作业五篇:
创业篇
一、雪顶柠檬飘香
雪山之顶,皑皑白雪,银光闪烁,冰清玉洁山野上,凸突展现一片金星般散落的黄色柠檬,飘着沁脾醉神的异香。香美的世界,散发着异样扑鼻的诱惑,令人馋涎欲滴!
这雪顶不是真正的常年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而是川南古驿站高县沙河镇一个贫困边远的高寒小山村。八百米海拔的高峰,降雪之年亦是银装素裹,亦会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一派北国风光的壮美景象。当地人因此而将其取名叫“雪顶村”。
柠檬是一种水果,它以其沁人心脾的独特异香,广泛应用于饮料、美容、保健等生活领域,而且具有抗癌特效,现在国内外销售市场极其广阔,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当地人因为只喜欢其味道,而不喜欢其果子,因为果子不像柑桔等水果那样,去掉皮屑即可食用,乡民们怕种出来后又无人购买。所以在整个宜宾市八县两区内,历年来极少有人种植。
最近听说家住雪顶村顶峰上的村民张德昌三父子,勇开先河,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碰硬,独树一帜地率先让柠檬在雪顶村安家落户,我颇觉是件新鲜事。
一个金风送爽,层林尽披黄金甲的日子,怀着好奇的心情,上午,我同几位文友乘坐一辆小面包车,沿着陡峭蜿蜒的乡村水泥公路,爬上了人迹罕至的山顶,来到了张德昌队长的家。
张德昌是雪顶村二组一个干了近三十年生产组长的花甲老人,退伍军人,老共产党员。见到我们忽然造访,为人爽快热情的他不胜欣喜,端茶递烟忙个不停。
得知我们来意,张队长娓娓述说着他敢于触碰冷门行业的经历。
几年前一个外出考察的机会,他知悉柠檬的特效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行情。张队长敢担风险敢创新敢碰硬,他不信邪,和两个儿子勇波、勇刚商定种植柠檬。说干就干,三爷子立即行动:将当地泥土送省城化验;买资料;求老师;内江考察;安岳引进果苗和技术。万事倶备,张德昌带领两个儿子干起来。
2009年,一块由山区农民自己筹资创建并经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四川高县茁越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吊牌,醒目地挂在了张家简陋的农家小屋大门上。白底黑字的吊牌,仿佛在向乡民们发出让大家赶快踏上柠檬种植这条脱贫致富路的呼唤;也仿佛在向巍巍群山和莽莽丛林展示着山乡人民挑战困难勇闯新路的胆识和勇气!
张勇波是张家的小儿子,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雄心勃勃的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父亲见他年轻,让他担任了柠檬种植专合社的理事长。
从此,在雪顶高高的山冈上,浩瀚的密林中,张家父子和家人们乘着微露的晨曦,伴着还在天边眨着惺忪睡眼的启明星,早起而出,辛勤晨耕;傍晚,全家人又身披着晚霞的余晖,踏着崇山峻岭夕阳的绯红,汗湿衣襟尘土满面地荷锄晚归。全家人不畏酷暑严寒夜以继日地摸爬滚打。张德昌忙完组上繁琐的工作,又忙柠檬种植劳作,春去秋来,四季轮回,从不间断。他成为儿子的好参谋、好助手和坚强的后盾。
大儿子张勇刚也是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担任了柠檬专合社的副理事长。此情景令人称奇:张家三父子构成了一门三党员,三军人!父子三人甚至可以成立一个党支部了!
勇刚是一个在外地从事石材经营的大老板,他鼎力援助弟弟:修公路,买树苗,添设备,送资金,三年中投入了几十万元资金,精神难能可贵。果树管理和销售繁忙时,勇刚丢下生意挽起袖子和裤腿,回家上山下地全力协助父亲和弟弟干活。张家父子兵,以军人的坚毅、执着、果敢和顽强,携手耕耘在雪顶之上,精心培育着柠檬这棵大山的宠儿和摇钱树!
市、县、镇、村领导向他们伸出了各方面的关怀之手,上级的温暖,像和煦的春风,像提速器,像加油站,温暖着张家三父子的心,增添着张家三父子的劲,使父子三人的“三敢”信念更加坚定,激情更加振奋,浑身上下仿佛充满了永远使不完的劲。
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成功之花,勇波父子的辛劳,终于换来丰收的回报。几百亩柠檬开花结果了:硕大的柠檬黄澄澄地挂满了枝头,像满山遍野吊满了沉甸甸的黄金铃铛;令人心旷神怡的馥郁馨香,伴着山风吹进农家,氤氲在层峦叠翠的山麓,荡漾在幽幽丛林的深谷,飘香在绿水青山的阡陌田畴;醉倒了雪顶巍巍的群山,醉倒了勤劳厚道的山民,醉倒了珍贵的山外来客!
柠檬之香引来了各地的“唐三藏”。省里、市里、县、镇、乡及邻近村组人们循着香气纷至沓来,参观、学习、取经、订货者络绎不绝;现场会、媒体采访、传经送宝、向乡亲们无偿赠送秧苗和种植技术,使父子三人应接不暇。
为将柠檬种植业做大做强,县相关部门已经绘出蓝图,要在雪顶村群山之中,建立一个“万亩柠檬种植基地”。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如丝丝雨露,滋润着雪顶柠檬这棵山区人民的摇钱树,张家父子沐浴在春风里更加壮心不已!
“林间不仅要套种李子和核桃树,还要发展养鸡等养殖业,鸡场都已修好了。”“另外,还要再建一个大型的柠檬保鲜冻库,以便生产柠檬干片好储存保留……”张家父子踌躇满志,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和客人们畅谈着自己将来的打算。
在张家堂屋正面的上方,张贴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主席画像。午饭在堂屋中间一张圆桌上吃。喝着张家父子用柠檬泡的当地高粱酒,吃着农家喷香简朴的饭菜,张家父子说,这美好的生活,要感谢墙上的几位伟人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要努力干好各自的生产和工作,为祖国、为人民、为全社会作出自己今生应有的贡献,圆好自己那一个美好瑰丽的中国梦!
下午时分,我们一行人爬上张家屋后雪顶村的最高山峰。登高远眺,极目望去,在那碧浪翻卷绿波闪烁的莽莽林海中,一望无垠的柠檬基地分外引人注目:只见那鲜绿的叶、金黄的果,还有林间套种的李子树、核桃树,正在兴高采烈地揺头摆尾唱着丰收的喜悦的歌;张家父子修葺一新的养鸡场房屋,蓝色的瓦,黄色的墙,在仲秋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色泽亮丽,生动蓬勃;俯瞰山腰,张家父子正在柠檬树丛中,与陆陆续续到来的一批又一批客人们指手画脚,谈兴正浓……
金色的秋阳,正以它那美丽迷人的光辉,爱抚着连绵不断的巍巍雪顶群峰;清新宜人的空气中,久久地弥漫着柠檬那馥郁醉人的芳香……
地方名小吃篇:
二、寻根溯源沙河豆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县上调回故乡工作。久闻故乡近年来豆腐做出了名堂,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职业的习惯,驱使我工余闲暇一一拜访了使豆腐闻名遐迩而辛勤劳作旳厨师们,初晓了“沙河豆腐”成名之根源。
故乡是原总理李鹏父亲李硕勋的故乡——高县沙河镇。小镇地处浅丘,竹茂林幽,土肥水美,盛产鱼米。沙河豆腐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是豆腐原料本质好,其它任何地方的豆腐均无法比拟。这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水质(指地下水)好。小镇由于河流污染,人民饮水全靠在广阔的田野中打深井供应,再加上本镇上龙山发掘的山泉水,这种水甘甜、纯洁、维生素含量高。二是土质好。小镇土壤碱酸含量适中,加上好水,种出的黄豆含有得天独厚的成份,是做豆腐的极好原料。三是卤水好。点豆腐用的卤水取自大山老林中的岩盐,用它点出的豆花甘甜、细嫩,不减豆浆本身香味,与工业盐用卤水点出的豆花有天壤之别。四是佐料丰富多样。有猪、牛、羊、鸡、鸭、鱼肉和各种野山禽、蛇类等肉作调料,变幻多彩,滋味各异,引人入胜。
沙河豆腐源远流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沙河名厨师张银安制作形成特色,具有鲜、香、嫩、脆、爽的风味;后来年轻厨师张甫成的豆腐又开始崭露头角;七十年代后期,“老大桥餐馆”青年厨师侯永宽吸取和继承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研究创新,烹制出独具特色的“杂烩麻辣豆腐”,并以其独特的品味而小有名气,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客人前来品尝;八九十年代鼎盛的有郑永帝的“黄桷树饭庄”郑三豆腐,郑永利的“郑豆腐”,钟位超的“天府洒家”钟氏豆腐,罗友才的“友才豆腐酒家”,欧利元、钟朝江的“金桥饭店”,张大忠、欧老七的“金河酒家” 和“葡萄园” 饭店等等。
从二十一世纪初崭露头角的沙河豆腐餐馆如:张浩、张中父子的“张记麻辣豆腐”,周大贵的“大贵宾馆”,郑其中的“沙河豆腐第一家”,郑永亮的“黄桷树豆腐酒楼”,徐亮的“五味轩”和“王丽酒家”,“ 欧九饭店”,“ 天元饭店”,“ 凤凰酒楼”,“ 周哥渔庄”,“ 金河大酒楼” 等等,是新一代的后起之秀。
一九九五年七月,时任宜宾地区行署专员的周继尧品尝沙河豆腐后,即兴为“罗友才豆腐饭店”题辞;一九九一年宜宾地区行署专员刘鹏在“郑永利豆腐”吃了沙河豆腐后,称赞说“比成都的麻婆豆腐还要好吃!” 二○○○年李鹏总理回家乡高县时,专门在翠屏山庄品尝沙河豆腐,并赞不绝口。从一九九二年起,该镇文化人、本土作家、记者王大桥先生采写的沙河豆腐文章,先后在《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食品报》、《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宜宾广播电视报(现新三江周刊)》、《高县报》、宜宾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沙河豆腐从此闻名遐迩,扬名省内外甚至国外。
据镇上老人们讲,成都的麻婆豆腐都是沙河镇天府村王家沟组一个农家姑娘创制成功的。传说很久以前,这位村姑流浪到成都万福桥边开了一个小饭店维持生话,因她一脸麻子,婚后人们不知她名字,都她叫“麻婆”。由于饭馆生意不好,麻婆呆呆看着街对面的牛肉铺和豆腐店,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新招,她买来豆腐和鲜牛肉,将牛肉剁碎,把豆腐用开水煮了煮滤干水气,用旺火起油锅,把牛肉和郫县豆瓣油煎后倒入豆腐,加上肉汤用火烧,再放入大蒜片和芡粉,舀到碗里后洒上花椒面和香葱。端上桌子时,一个经常光顾小饭店的人品尝后,当即竖起大拇指夸奖说:“妙!妙!麻辣鲜香嫩!”由此,麻婆豆腐才名扬四方。
现在,沙河豆腐由原来的几个单一品种发展为120多个。有麻辣、白油、脑花、酸菜、鲢鱼、珍珠、荔枝、怪味、夹沙、鸡糕、金丝、麻婆、箱箱豆腐等等。沙河豆腐近年来已走出省外,享誉全国多个省市。连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来宜宾旅游,参观,考察或经商投资的客人,都由有关部门邀陪来沙河吃豆腐,外国客人均给予高度评价!各地人们逢年过节或平时,呼朋唤友专程到沙河吃豆腐的也络绎不绝。现在,据不完全统计,沙河镇经营豆腐的大小饭店酒家和生产豆腐作坊有近100余家。
三、沙河豆腐活一片经济富一方民众
王大桥
前不久,四川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句话、三张牌、无突破”的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战略之后,各地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抓住龙头,发挥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市委市政府认为,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苦干巧干,一定会有辉煌灿烂的明天。
全市各区、县纷纷行动,响应并践行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战略决策,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谱写着发展的辉煌业绩。
沙河豆腐享誉川内外的一道名莱
在距离宜宾市城区35公里的宜(宾)珙(县)公路上,有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沙河豆腐一条街。每天成千上万的各式车辆从这里驶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停下来,品尝川南名肴——“沙河豆腐”那挡不住的色、香、脆、嫩、酥、麻、辣、烫的诱惑。
高县沙河镇是一个交通发达、公路铁路纵横贯通和盛产黄豆的川南小镇,人口近5万人。沙河豆腐源远流长,沙河人自古以来善做、爱吃豆腐。
据镇上老人们讲,成都的麻婆豆腐都是沙河镇王家沟一个农家姑娘创制成功的。
故事是这样的:传说解放前,这位村姑流浪到成都万福桥边,开了一个小饭店维持生话,因她一脸麻子,婚后人们不知她名字,都叫她“麻婆”。由于饭馆生意不好,麻婆呆呆地看着街对面的牛肉铺和豆腐店发呆,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新招,她买来豆腐和鲜牛肉,将牛肉剁碎,把豆腐用开水煮了煮,滤干水气,用旺火起油锅,把牛肉和郫县豆瓣油煎后倒入豆腐,加上肉汤用中火烧,再放入大蒜片和芡粉,舀到碗里后洒上花椒面和香葱。
豆腐端上桌子时,一个经常光顾小饭店的人品尝后,当即竖起大拇指夸奖说:“麻婆豆腐,妙!妙!麻、辣、鲜、香、嫩!”从此,“麻婆豆腐”名扬四方,食客如潮,时至今日,独享美誉,永不衰败。
笔者1986年起担任中央、省、市和县的各报刊和电台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后,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也决心要宣传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成果,从1991年起,就开始广泛采写沙河豆腐专题文章给报纸、杂志和电台发表和播出。
据镇上各位豆腐名厨师如侯永宽、郑永帝、郑永利、钟位超、罗友才、欧利云、钟朝江、张大忠、欧七等和沙河镇上的老人们介绍:追溯沙河豆腐在本地的成名史,得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沙河驿(现镇)的名厨师张银安制作豆腐形成特色开始。
张银安制作的豆腐具有鲜、香、嫩、脆、爽的风味;后来年轻厨师张甫成的豆腐又开始崭露头角;七十年代后期,“老大桥餐馆”青年厨师侯永宽吸取和继承前人经验,创造性的研制出一种多味杂陈的“杂烩豆腐”而小有名气,当地人当时尊称其为“侯豆腐”,可想而知,乡人们对他烹调的豆腐之喜爱和赞誉。后来,“侯豆腐”渐渐地名扬外地,成了闻名遐迩的“沙河豆腐”;八十年代,郑永帝的“黄桷树饭庄”,人称“郑三豆腐”;郑永利的“沙河郑豆腐”,人称“郑豆腐”;钟位超的“天府酒家”,又名“钟氏豆腐”;罗友才的“友才酒家”;欧利云、钟朝江的“金桥饭店”;张大忠、欧七的“金河酒家”和“葡萄园饭店”等,当年十多家豆腐店雄踞沙河,闻名遐迩。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的沙河豆腐新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张浩、张中父子的“张记麻辣豆腐”;周大贵的“大贵宾馆”;郑其中的“沙河豆腐第一家”;郑永亮继承其兄长郑永帝新开的老店“黄桷树豆腐酒楼”;徐亮的“五味轩”;“欧九饭店”;“天元饭店”和“王丽酒家”、“凤凰酒楼”、“周哥渔庄”、“金河大酒楼”等等,均系沙河豆腐新一代的后起之秀。
从九十年代起,全镇已有六十多家各具特色的大小豆腐餐馆、酒店,饭店在招徕着中国和外国的八方食客,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沙河豆腐已由原来的几个品种发展到麻辣豆腐、白油豆腐、脑花豆腐、鲢鱼豆腐、珍珠豆腐、荔枝豆腐、怪味豆腐、夹沙豆腐、鸡糕豆腐、纸包豆腐、鳝鱼豆腐、金丝豆腐、麻婆豆腐、龙蛇豆腐等200多个品种。
“友才酒家”的主厨罗友才和其他豆腐厨师告诉我:有许多人请他用沙河本地豆腐、佐料到外地餐馆做豆腐菜,其味道却始终达不到“正宗”的本地效果。外地的广大食客们也都这样说。
据沙河镇广大群众分析和有关部门考证,认为沙河豆腐之所以独具特色,脍炙人口,主要也因豆腐原料本质好,其他任何地方的豆腐均无法比拟。这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水质(指地下水)好。小镇由于河流污染,人民饮水原来全靠在广阔的田野中打深井抽水饮用,后来加上本镇上龙山发掘的山泉水,现在又饮用复兴深山丛林中的张村坝水库的天然水,这种水甘甜、纯净、维生素含量高。
二是土质好。小镇土壤中碱酸含量适中,加上有好的水,种出的黄豆含有得天独厚的成分,是做豆腐的极好原料。
三是卤水好。点豆腐用的卤水取自大山老林中的岩盐,用它点出的豆花甘甜、细嫩,不减豆浆本身香味,与工业盐用卤水点出的豆花有天壤之别。
四是佐料丰富多样。有猪、牛、羊、鸡、鸭、鱼肉和各种野山禽、野生动物如蛇类等肉作为佐料,丰富多彩,花样繁多、滋味各异,引人入胜。
笔者撰写沙河豆腐的拙文,当年也散见在《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食品报》、《四川信息报》、《宜宾日报》、《宜宾文化报》、《宜宾广播电视报(现新三江周刊)》和《高县报》(高县报还辟专版大篇幅刊登)等报纸上和电台广播节目中。
沙河豆腐从此更加声名大振,享誉全国多个省市甚至扬名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来宜宾旅游、参观、考察或经商投资的客人,都由有关部门陪同来沙河吃豆腐,外国客人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各地人们逢年过节或假日,都爱呼朋唤友专程到沙河吃豆腐。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沙河镇经营豆腐的大小饭店和酒家以及生产豆腐的作坊有近200家。
沙河豆腐活一片经济富一方民众
“神州琼浆”五粮液,对宜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龙头作用,堪称天府一绝的川南名肴——沙河豆腐,则是沙河镇五万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道福音,是活一片经济富一方民众的一根支柱。沙河镇党委、政府历届主要负责人均如是说。
1998年李鹏总理回家乡高县时,专门在宜宾翠屏山庄,品尝沙河豆腐,并赞不绝口。
1995年7月,时任宜宾地区行署专员的周继尧品尝沙河豆腐后,即兴为“罗友才豆腐饭店”挥毫题词。
1991年宜宾地区行署专员刘鹏在“郑永利豆腐”吃了沙河豆腐后,连声称赞说:“比成都的麻婆豆腐还要好吃!”
“外地人普遍先尝沙河豆腐,才知道还有一个沙河镇。其社会经济综合价值无法估量。”沙河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沙河豆腐对沙河镇小城镇农村产业化、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的延伸拖动作用,正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沙河人这样评价沙河豆腐。
在一条宽12米、长近2公里的水泥公路形成的大街两旁,以沙河豆腐作店铺招牌和店名的大小酒家、饭店和餐馆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形成了“沙河豆腐一条街”。街边的餐馆中还有大量的盒装、瓶装的豆腐乳和包装咸菜出售,以便于人们购买携带回去享用或馈赠亲友。
一批豆腐店主早已率先富了起来,有些资产已超过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全镇豆腐店直接雇请的劳动力就达上千人;还有一百多家专门磨制豆腐的作坊,从业人员亦是近千人。磨制豆腐,做豆腐鲜菜肴和臭豆腐乳,已成为当地群众就业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沙河豆腐一条街”四周,各种娱乐场所、汽车零配件门市、汽车维修点、商店、旅馆很多。镇上领导同志介绍说,该镇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龙头”效益品牌——沙河豆腐的功劳。
“沙河豆腐”对当地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该镇这些豆腐店平均每天需要吃掉约一万斤黄豆制作的豆腐,加上外销到宜宾市内和市辖的八县两区、云南等地的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等,一年全镇要消耗黄豆400万斤以上。黄豆已成该镇最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全镇已形成农村种黄豆——作坊磨浆制豆腐并将豆渣养猪——餐馆卖豆腐、个人外销豆腐制品的一条龙产业链并呈良性循环。其次,由于吃沙河豆腐而推动了饮食、娱乐、住宿、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据估计,每年与沙河豆腐相关的行业上交国家税收共达百万元以上,约占全镇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沙河豆腐的发展促进了一片经济的发展,带来老百姓的富裕。沙河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20个村,村村通电话、通公路;百分之六十的人有手机;一部分村已通天然气和电脑宽带,全镇人已致富奔小康。
沙河豆腐未来蓝图宏伟前景灿烂
沙河豆腐已闻名遐迩,但是沙河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和起点。要在市委“四句话、三张牌、五突破”工作思路下,结合沙河实际,进一步利用沙河豆腐的名品优势和距离宜宾市、长宁竹海和周围县城较近的区位优势,打好沙河豆腐这张名牌,发展好区域特色经济。
他们初步提出“突出豆腐特色,提高馆店档次;增加文化氛围,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
其具体内容主要是:
在进入沙河镇的公路两头,建立“沙河豆腐城”的显著标志,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宣传,进一步提高沙河豆腐知名度。
对沙河镇街上近百家以豆腐为主菜的饭馆和酒店,进一步加以引导、规范、提高,形成每家都有自己的豆腐特色菜和店牌标志。
搜集整理有关豆腐的传说和制作技术;提倡餐馆、酒店、旅店张贴有关豆腐的诗画、书法,形成独特的豆腐文化;不定期地举办“沙河豆腐美食文化节”,积淀豆腐文化的底蕴。
从沙河镇街道附近地势平坦的特点出发,在搞好沙河环境整治。创建卫生城镇的同时,建立以田原风光为特色的小型旅游区,把品尝沙河豆腐、游乡村田原风光融为一体,使宜宾、珙县、高县、长宁、江安、兴文等各地的客人,均可举家朝来夕归,在此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此外,镇里还计划组建一个沙河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500万元,建一个“沙河豆腐宾馆”,形成吃、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满足远方来客特别是经济富裕的游客之需要。
同时,投资100万元,建立沙河豆制品厂,扩大沙河豆腐的生产规模、流通。并加强科学研究,生产适应市场的多品种、高档次品牌的沙河系列豆腐。
高县沙河镇已被高县县委、县政府定为民营经济园区。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沙河豆腐这朵天府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沙河镇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将会走向更加幸福和富裕的明天!
四、委员长的家乡菜情愫     
金宵碧野丹桂香的时节,一日偶遇故乡友人钟君。他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我思忖,“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一定有高兴快乐的事情,果然,沒等我启齿,钟君却先开口告䜣了我他的一件使他倍感荣耀和珍贵的往事,那就是他亲手给李鹏委员长做过一次“沙河豆腐”宴席。
钟君是四川高县沙河镇“天府酒家”董事长,名钟位超。他说,那是二○○○年金秋十月,李鹏委员长回到了他久别的故乡——四川省高县。委员长听说家乡的名菜“沙河豆腐”很出名、很有特色,要亲自尝一尝,以便今后回北京去好宣传宣传高县食品,提高家乡菜知名度,振兴家乡经济。高县县委领导和钟君所在的镇党委书记通知他,由天府酒家的厨师们于十月七日在宜宾市翠屏宾馆为李鹏委员长做沙河豆腐家乡菜。
责仼重大刻不容缓。钟君庚即精心挑选了八名天府酒家专门做沙河豆腐的高徒,于十月六日下午由一名副县长带队,沙河镇党委和人武部领导一齐陪同乘车来到宜宾市翠屏宾馆,厨师们顾不上休息,赶忙选排出豆腐菜名。晚上,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来到宾馆,从几十个菜名中精心挑选出十八个豆腐,并语重心长地嘱托厨师们要精心做豆腐菜,向李鹏委员长汇报,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钟君见市县领导对他们如此信任,并想到能亲自为全国人民敬爱的李鹏委员长做家乡菜,感到无尚荣光。他也深知重任在肩,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好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天夜里,钟君竟像孩子过年似的兴奋得一晚没有睡好觉。
翌日晨曦微露,他和徒弟们早早地起了床,取来专车从沙河镇运来的水和豆腐、作料等原材料,施展毕生的烹调技术,开始为委员长做豆腐菜。市委市府和市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从始至终都在厨房里关注和照料着,给厨师们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干劲倍增。中午十二点,十八个豆腐菜按时保质保量地做出来了。
钟君接着背给我听这十八个豆腐菜的名称:蛋皮豆腐、清水豆腐、红油豆腐、桃仁豆腐糕、小葱拌豆腐、荷花豆腐、绣球豆腐、钟氏豆腐、麻辣豆腐、华荡豆腐、翡翠豆腐、雄风豆腐、芙蓉豆腐、煮酒论英雄豆腐、箱箱豆腐,素豆花、黄姜豆花、花生米豆花。
上菜前,钟君详细地把每一个豆腐菜的名称、含义、特色、风味向端菜的小姐介绍清楚,请她们详细向李鹏委员长解说。后来,服务小姐回来对厨师们说,李鹏委员长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说家乡的豆腐真的具有独特的风味,果然名不虚传!并再三嘱咐市县镇主要领导们,一定要把“沙河豆腐”这道家乡菜做大做强,继续发扬光大,对烹调技术要精益求精,力争把沙河豆腐做得更具特色和魅力,打出四川和中国去,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个人民共和国日理万机的委员长,对家乡的一道小菜倾注了如此厚重的关爱和期望,使在场的地方领导们深受感动!
下午,李鹏委员长离开宜宾回北京去了。然而他那对家乡菜的殷切关注、关怀和深厚情愫,却久久地温暖和激荡着地方领导和人民以及天府酒家厨师们的心
红色历史篇:
五、清溪河岸的枪声
王大桥
巍峨险峻的芙蓉山脉、逶迤绵延的麻岭、上龙群峰和雄伟壮丽的汉王山脚下,孕育着一条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的清溪河。清溪河从四川珙县巡场镇蜿蜒而来,渐行渐远消逝于四川高县月江镇的南广河中。古镇沙河驿,就在这风景秀丽修竹繁茂的清溪河中段。这里是高县的北部地区,地处浅丘,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地处三县(高县、珙县、长宁县)交界,是宜宾地区上南六县富饶的粮仓之一。沙河驿上至云南昭通市,下至四川宜宾市(古叙州府),是川滇古丝绸和来往客商必经之路,历来旅栈、餐馆、茶馆众多,素以驿站驰名,故名“沙河驿”。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沙河驿解放初期,在这里演绎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
黎明前夜沙河驿鬼魅横行
解放前的沙河驿,又称沙河乡,是一个区所在地。全乡有一个伪乡公所,所辖二十七个保,有伪区党部一个,有30余支枪,由南天县清乡大队长、伪乡长、封建把头头子王法舜经管,他是一个明团暗匪、欺压百姓的地头蛇;同时还有青年党、三青团、青帮、红帮、十人团。封建把头有仁至旗、义吉字、李德字、方孝字几大分口,下属数十个边防。他们都是些吃血酒、拜把子、称兄道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之徒,人员结构和社会状况十分复杂。乡场上有封建古庙宇共九宫十八庙,另有魁心楼、黑龙江、包谷市、线子市、老场坝、赛金桥、望马山、大坟坝、新龙街、下街子、河坝头等街市,光栅子门就有三道关口。
沙河驿长期被贯匪、地痞、流氓和军阀占据,穷苦民众长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恶霸势力、封建把头的欺压和残酷剥削,人民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水深火热之中。黎明前夜的沙河驿,鬼魅横行,夜色沉沉,一片乌烟瘴气。
曙光照耀小镇人民得解放
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隆隆炮声,摧毁了蒋家王朝,震撼了沙河驿黑暗统治。1949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军28师84团团长柳金铭,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沙河驿,建制为庆符县的第五区(沙河原属庆符县)。1950年2月4日,军政大学学生毕江秋与金石声同志,由地下党员姚自明带路,当日下午到达了沙河,见到了1950年1月底任沙河区区委书记兼区长的赵锡正同志,赵锡正这位出生在山东曹县,后来任章丘县政府科长、老区区长等职务的年轻干部,精明英俊,机智勇敢,时年刚27岁,为支持淮海战役,他参加过山东根据地的支前民工队伍,是带队干部的铁汉子。从山东到淮海、长江;渡江胜利后,在南京参加西南服务团。1949年10月,赵锡正辗转来到川南宜宾地区庆符县。他对毕江秋、金石声二同志热情地说,欢迎你们来到沙河工作!但这里工作艰苦,同志们要有思想准备呀。
赵锡正带领征粮剿匪工作队员来沙河区,其工作队员有解放军第10军下来的排长刘洪清,班长李发祥、李文秀,西南服务团学员李鑫和李秉枢,一到区里,就成立了农协会。那时生活很艰苦,有几桌人吃饭,由于没有桌凳,只有在区公所外边空坝里蹲在地上围着吃,每顿是豌豆掺饭,桌上仅一个小木盒装大半盒白菜汤,无其他菜,但军民很团结和乐观。解放军和工作队员在沙河区街头,穿着军装和白花衣服,头包白毛巾,敲锣打鼓,肩扛锄头,唱歌跳舞扭秧歌,非常活跃。每个赶场天,看热闹的人很多,人们都来听工作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闲天,解放军和工作队就下乡进村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宣讲新区政策,开展征粮剿匪工作。
枪声骤起土匪一打区公所
赵锡正到沙河后,工作刚刚展开,沙河区伪乡长王法舜、月江乡伪乡长高品山、复兴乡伪乡长王恩远和青年党头目罗浩白等人,伙同七十二军叛军程云鹏和惯匪蒋树清等反动头目,贼心不死,蠢蠢欲动。他们在沙河乡杨村(现新阳村)的机房头召开秘密会议,策划反革命暴乱,并纠集残匪,决定先攻打月口(现月江镇)区公所,再攻打沙河区公所。
1950年2月10日,土匪攻打了月江区公所,随即转向沙河。当日下午,赵锡正书记接到密报,距沙河20多里的地方,发现许多土匪拿着马刀背着枪,而且各路匪徒正在汇集,准备晚上攻打沙河区政府。情况严重,刻不容缓,区委当即决定:一是马上撤离。二是准备战斗。由于电话线被破坏,无法与县里取得联系,白天撤离目标又太大,只有准备战斗。区委立即作出部署:当时区地方武装只有一个大队30人,人员成分复杂,多数是伪警备人员和乡、保丁,少数是地下党和农训班的同志,区委把他们编成四个班,调两个班守赛金桥场口,一个班守望马山场口;对这三个班,区委不抱大的希望;另一个班比较可靠,由解放军第10军下来的班长李发祥同志带领,守在区公所对面的唐家池楼上。下午五时许,区中队干部严德明和严为品向区委请示,说宜宾地委干部班的青年们要在街道附近的农村亲戚家住宿,赵锡正考虑到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又无武器,留在身边反而不便,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谁料想因此而使他们避免了牺牲。
当时区政府设在街心一座庙子内,庙子前面是街道,后面是宽广的坝子,前堂进深10多米,两边有几间房间,走下中堂九步石梯,便是一个小天井。当天守卫区政府的有区委书记赵锡正,西南服务团18岁的工作员李鑫,军大的毕江秋,西南服务团工作员李秉枢,第10军下地方的排长刘洪清,炊事班长李文秀,这6位同志是南下部队进军到四川的;另外还有通讯员和炊事员三名本地同志共9人。晚上8点过,赵锡正考虑到还有收缴旧乡保的360多支枪和刀摆放在区中堂墙边,如落入匪徒手中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便安排把刀枪藏在神龛顶小楼上。此时,已是深夜12点。
第二天是2月11日,正逢农历1949年腊月二十四日。凌晨3时许,急促的枪声骤然响起,划破了夜空,土匪开始进攻区公所。守卫两处场口的三个班全部叛变;前一天下午潜藏在谢家客房的土匪,爬上小楼从后面开枪打死了李发祥和其他几个同志。800多名土匪轻而易举冲进沙河大街,从前后两方包围了区公所。赵锡正率领全体人员英勇抗敌,阵阵猛烈的还击和手榴弹炸得土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激烈的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共打退了土匪数次进攻。最后土匪狗急跳墙,搬来柴草浇上煤油,放火焚烧区公所大门,半个小时后,后门被烧穿,10多个土匪冲进大门开枪射击,刘洪清、李文秀和另一名炊事员不幸遇难。
英勇抗敌赵锡正壮烈牺牲
赵锡正书记率领剩下的5名同志,用冲锋枪猛烈扫射,阻击涌进后门的土匪,直到最后子弹打光,才被迫命令同志们翻爬两侧的高墙,撤出区公所,分别到附近居民家中隐藏待援。
毕江秋、李秉枢二人从左边厢楼翻上一丈多高的墙头,隔壁是一个粮仓,靠墙一排木板仓房,前面一个狭长的通道,尽头有两扇门,大门上了锁,二人打开小门穿过两户人家进入一姓张的屠户家,张家有个约三尺宽过道,一边是木板房间,一边是水泥墙,过道离地8尺高有楼,但无楼梯。二人见楼上有个大镡罐,便用叠罗汉方式爬上去藏在罐内,反盖上木板,幸得脱险;赵锡正、李鑫和通讯员小张翻越左墙,谁知误入了沙河大恶霸地主欧光壁的家,三人并排贴身吊藏在欧的床下横梁上,身体离地悬空。土匪第一次搜查未发现,正准备离开时,欧光壁竟出卖说,赵锡正三人确在他家,并指出三人藏身地点,土匪迅速冲入欧的寝室,向床下乱枪射击,三位同志受伤跌落床下不幸被捕。敌人把赵锡正、李鑫和小张五花大绑拖到区政府门口示众,三位同志坚贞不屈,临危不惧,还义正词严慷慨激昂地宣传党的政策并怒斥群匪,匪徒们恼羞成怒,丧心病狂地剥去三位同志的衣裤,用马刀将三人乱刀活活砍死,烈士的鲜血,瞬间染红了沙河大地,悲壮的哀歌,久久震撼着寂寥的长空!人民群众悲伤落泪,泣不成声!为了纪念革命烈士,人民政府后来将沙河镇命名为“锡正镇”,并严惩了穷凶极恶的匪徒,以此告慰了为保卫沙河新生红色政权而献身的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紧急救援解放军报仇雪恨
枪声稀疏之后,毕江秋、李秉框从大镡罐里出来,看见街上都是身穿黄军装头戴五角星胸佩“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四处搜索土匪,毕、李二人忙向部队介绍匪情,并积极带领部队追击逃匪。原来,解放军18军53师159团团参谋长曹宗堃,当晚率一个营从古宋县到宜宾市执行任务,途经长宁县花滩乡时,接到群众报告了沙河匪情。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曹参谋长立即率领部队跑步十五华里赶到沙河区救援,指战员们怒火万丈,他们英勇战斗,一阵阵猛烈的炮火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尸横遍野,四散逃窜。战斗不一会儿便胜利结束。
天亮后,曹参谋长立即组织群众在清溪河岸边宽阔地坝里搭起台子,召开了整整三天的全区“斗争公审大会”,把赵锡正等10个同志的遗体装在黑漆棺材内,和灵位牌一并放在讲台正中央,将欧光壁等10个匪首、恶霸大地主穿戴上白布孝帽、孝衣,柱上孝棍,分两排跪在赵锡正书记等烈士灵前,以示孝祭;之后,又令这10个匪首肩抬赵锡正同志的灵柩,端着灵牌香火和引魂幡,游街谢罪并掘坑安葬;第三天,庆符县人民法院现场审理并判处欧光壁等10人死刑,立即执行。正义的枪声,结束了10条罪恶的生命。上万群众欢呼雀跃,大快人心。大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这次斗争公审大会,极大地震慑了敌人,有力地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不甘失败土匪二打区公所
1950年春节,当沙河小镇人民还沉浸在解放后第一个春节的洋洋喜气氛围中时,反动本性不改、忘我之心不死的敌人,再次策划了攻打我新生红色政权的罪恶阴谋。3月11日(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天刚亮,枪声又骤然响起,土匪开始第二次攻打沙河区公所,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军副连长刘北有、副班长李午时两个同志壮烈牺牲。郭林川县长接到报告,亲率84团两个连和县大队火速赶到沙河,占领了沙河镇四周制高点,发起猛烈冲锋,战斗进行了8个多小时,通过英勇的战斗,我军终于击溃了土匪,取得了胜利,缴获转盘机枪一挺,步枪若干支,并抓获了残害赵锡正同志的刽子手戴汉生。郭县长命令马上召开了群众大会,临时法庭当场宣判了戴汉生的死刑,武工队员把戴汉生押到赵锡正的墓前,执行了枪决。
随后,郭林川县长重新组建了沙河区征粮剿匪工作队,从部队抽调郭丹荣和第二批分到庆符县的军大学员郭元明、周慎修、马兴明、吴至颐等五同志充实队伍。郭丹荣任区委书记、郭元明任工作队队长。新组建的红色政权又立即开展征粮剿匪工作,征粮巢匪工作组兵分多路,深入到各乡、保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征粮剿匪和对敌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垂死挣扎土匪三打区公所
敌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妄图作垂死挣扎。1950年4月初(农历二月下旬)的一天,上午9时许,土匪1000余人将沙河镇围得水泄不通,开始第三次攻打沙河区公所。战斗打响后,在场东头的望马山垇口,只有县大队的一个中队守卫,(因另两个中队随着部队外出征粮剿匪去了。)在家的工作队员和县领导都在区公所内。上午10时许,一群赤膊大刀匪徒,攻击望马山解放军驻地。他们吃了“朱砂符”纸灰化的“神水”,口中高喊着:“刀枪不入!刀枪不入!”“打不进,杀不进,一刀一个白印印!”的口号,直往前冲。我军一阵猛烈射击,打死几个土匪,后面的土匪才醒悟并非“刀枪不入”,胆怯地潮水般往后败退。有些阴险狡猾的匪徒,躲在暗处开冷枪,有几个同志壮烈牺牲,几个同志受伤;望马山驻军中有一个副营长,正对着土匪射击,不料从后面冲上来几个匪徒,持马刀把他砍成重伤,鲜血染红了绿色的军装,但他还顽强地与敌人搏斗,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精神,很令人感动。这场战斗直打到下午时分,郭秀武副营长从沙河区北场口碉堡里带出一个加强班,直冲向敌人阵地。郭副营长和战士们英勇作战,不断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冲锋一处,敌人败退一处,战斗直打到傍晚时,土匪才仓惶逃去。至此,土匪第三次攻打区公所的罪恶行动,终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终。
前赴后继征粮剿匪得胜利
原区委书记兼区长赵锡正同志牺牲后,部队又要开赴其他战场,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充实力量,郭林川县长令县上来的几位同志继续留在沙河区工作,并重新任命丁晓钟同志为沙河区代理区长;安排84团团长柳金铭来沙河抽调部队骨干,和县、区领导一起,组建区工作委员会,加强领导。工作队员们情绪很高,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怕风吹雨打和山路崎岖坎坷,不分白天黑夜下乡召开群众大会,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找地主豪绅和个别坏人谈话交代政策、催交公粮。当时工作队员们曾流传着自作的一首诗:“晨起去工作,归时日落坡。鸟鸣桐子树,牛叫石滩河。农妇归田晚,村童放学迟。相逢互问讯,何处缴粮多。”4月14日,工作队和解放军一个班下乡征粮,在石岗村川祖庙附近遭遇一股人数比我方多三倍的土匪,战士们非常勇敢,击毙、击伤土匪20余人,俘虏15人,大获全胜,缴获步枪九支,马刀一把,而我方仅班长徐新芳右手受了点轻伤。
区上相继召开伪乡、保长会议,宣传党的政策,号召伪乡、保人员立功赎罪,协助政府征粮剿匪,号召土匪缴械投降自新,为了杀一儆百,并当众枪毙了私通匪徒并为其筹粮的沙河乡26保保长郑子扬。振动很大,威慑了敌胆,一时间前来缴械自新的人数达750多人,收缴各种枪支374支,刀具240把,子弹不计其数,顺利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征粮剿匪任务。在大好的形势下,区上还趁势开展减租退押、镇压反革命、四查一整运动,收到显著成效。到1950年6月底止,沙河区土匪全部肃清,全区人民彻底解放。
清溪河岸正义的枪声,击碎了沙河驿土匪、恶霸、大地主妄图颠覆我红色政权的复辟美梦;宣告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残余在沙河驿的彻底灭亡!
鲜红的太阳,照耀在雄峻秀美的汉王山脉和波光粼粼风光潋滟的清溪河上,清溪河的流水因此变得更加清纯碧透;沙河驿的天空因此变得更加明亮湛蓝!
                                                                                             王大桥

0

主题

3570

帖子

3610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610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0

主题

3621

帖子

364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64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2-6-1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0

主题

1574

帖子

1574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57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5-2-12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不是沙发都得回复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