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家整理老照片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关于符江老桥头的照片。这张照片应该是用海鸥牌的135相机拍摄的,那时的拍摄技术差,连焦距都没有调整好,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是模糊的。但那个时候是用135的胶卷拍照正常是36张,为了能够多拍几张,就要把技术练好,有时还要学习接片,这样就可以多拍两三张。说了这么多,总之胶卷很贵,每一张底片都不想浪费。
这张模糊的老桥头,拍摄地点是原来高县师范附属小学校修建的那栋四层楼高的教师宿舍的楼顶上,拍摄的时间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大致在1991年至1994年这个期间。看着这张老照片我也是欣喜若狂,因为那个年代以及之前用相机拍照基本都是照人,纯粹照风景的照片少之又少。而且这张照片上的景物还是三十年前的老庆符的老桥头,就像沙漠里的水,实在是弥足珍贵。于是我赶紧拿手机翻拍了一张,作为资料和记忆好好保存。
看着这张照片,不同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些不同的往事。而能从照片里面找到昨日影子的人,估计年龄都在40岁以上了。那星哥就根据这张照片寻找一下往日踪影吧!
首先从照片中呈现出的景物的最远处说起,最远处是高低起伏的小山坡,这些小山坡经过这三十年的建设早都夷为平地,在上面建设了医院、小区和街道等建筑。小山坡的下面隐隐约约有一条灰色的横线,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那就是老的川云中路,也就是省道206,这条公路右边是我们常说的叫158的一个地名,左边直通老糖市、气象站和石门小学(实验二小),然后往南顺着南广河直达高县老县城文江镇。那个时候的公路已经铺成了沥青路,但是过往车辆非常少,如果在夏天我们就会穿起泡沫凉鞋到上面去走,听着沥青扯着鞋底板吱嘎吱嘎的声音,时不时凉鞋还要被粘在了沥青路上,再用劲去拉,用力过猛的话,一只凉鞋就报废了。 公路下面和房子之间那块绿油油的地方就是现在我们的硕勋公园,记得那个地方以前有一条小河沟,小时候经常会拿起撮箕到那条河沟里去捉鱼,抓着的鱼拿回家用灰面裹起,放到油锅里一炸,那个味道不摆了。
照片正中央就是从庆符老城过了符江大桥的另一端的桥头,这个桥头左右边的住家还是比较多的,毕竟每逢赶场桥这面的东升、石门等地方的村民都要从这个地方经过。照片上大家还可以看到有两辆中巴车,其中一辆正在等客,另外一辆好像是在下人。说起这个中巴车,真的是改变了符江到文江的交通。在没有中巴车之前,要到高县文江去的话,就只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走路,只费马达不费钱;一种是到糖市赶大客车,但是每天的班次很少,还不容易坐着;一种是拦一下过路车,搭一个顺风车,一般我们说的过路车主要都是摇得你翻肠倒肚的拖拉机,如果遇到的是拉煤炭的,估计一趟下来坐车的人比煤炭还黑。
1991年我考上了高县中学的高中,当时高县中学在文江,星期天就要在桥头坐中巴车到高县上学,记得那时的车费好像是6毛钱,而那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十元,这十元里还包括车费,如果不省吃俭用,那到了周六放学回家的话,就只能迈开两条腿了。
好了,看到这样的老照片总让人想起曾经的我,原来的你,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过往。朋友们也不要光听我说,屏幕前的你,又有多少故事想说来听呢?留句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