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6|回复: 2

[散文] 故乡——温暖的记忆

[复制链接]

20

主题

92

帖子

6852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562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7-8-19
最后登录
2017-3-25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3-1-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千青丝 于 2013-1-3 20:16 编辑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要回到外婆家里过年。外婆家住在兴堰,现石林镇狭窄的街道上,街两边的旧式房屋,叫立材房吧,有好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外婆家门槛很高,对于学步的孩子来说,要身体伏在上面费力才能翻过。门槛外面,有两个石狮子,也是小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早时外婆家不算殷实,也不算贫穷,听母亲说,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外婆一背一背地把家里的银器背出去“交公”,定成分的时候也有幸定为贫下中农,由于成分好,母亲兄妹五人靠外婆做些小本生意,顺利完成学业。

       当然其中的艰难,也不是我辈能切身感受的。外婆曾到远远的“菜家拗”,去打“救军粮”供家人食用,那是大战钢铁超英赶美的年代,地里空着,不允许种庄稼,家家户户的屋顶不能冒出烟火。“三年饥荒”是天灾,抑或人为,街上 ,几乎每家都有饿死的人。外婆一家却度过困难时期,到如今五代同堂,外婆也近百岁高龄,除听力下降,步履蹒跚外,身体尚安康。五代人不曾全聚拍一张全家福,要是聚齐,那是好多好多人。

        记得外婆家外,街道很狭窄,两边的屋檐间就一道明亮的天空。大块石头铺就的街道路面,不是青石板,而叫做“油广石”,坚硬光滑,越磨越亮的一种石头。兴堰逢三六九赶场,逢场天,方圆几十里之内的人络绎赶来,窄窄的街道顿时拥挤不堪,让屋檐下长凳和门板拼成的小摊摇摇欲坠。外婆家宽敞当街,一黄姓生意人在堂屋里堆放锅碗瓢盆的日用品,逢场天就来摆摊子,一租就是经年,亲切自然得像是自家人,寒场天,“黄麻子”不在的时候,有人来买东西,也就是家里人帮忙卖,从无二话,不曾听说过涨租金啊之内斤斤计较的话语。

      我及表兄妹们赶场天也是相当兴奋,在拥挤不堪的人流中挤着出去,也不是为着去买东西,那时的小孩子没有花钱的意识,也就是挤着出去看街道上卖的东西,看“七大姑八大姨”摆摊子做生意的情况。因为姻亲的关系,小镇上碰来碰去都是亲戚。

      舅舅一家及外婆赶场天也是最忙的时候,除帮黄麻子摆摊子之外,也要做自己的生意。家里堂屋,“灶门前”,就是厨房,还有“向火”的屋里,都摆上桌椅,人们进来烫一壶“尝酒”,拉家常。就如现在的“喝茶”一样。在赶场天,男人们来烫一壶“尝酒”,老屋里聚着的大多都是熟人,坐上半天或一两个小时,女人们就买一些日用品,或卖一点农产品,就是那时乡里人的一种生活。外婆及舅母做的“尝酒”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到如今,父亲母亲最喜欢也就是舅母亲自做的“尝酒”,都说再没有喝过比这味道更好的,回家时表兄妹们送两大壶舅母做的“尝酒”,他们便喜欢有加了。

     兴堰比起县城来海拔要高些许,天气也冷些,冬天“尝酒”通常要热过,煮得温温的就好,放一些葱花,有人也喜欢放一点红糖。不能煮到“开”,就是沸腾,那样就没有酒气了。一早舅母就起来烧好些个小火炉,每桌下面都放一个,喝着热酒,烤着火炉,拉着家常,来往的人们也就不冷了。

    寒场天,街道上清静了下来。表哥江带着我们在街道上玩耍。玩耍内容中还有“捡桃壳米”,捡烟盒,还带领着我们去爬拖拉机,在狭窄的街道上,司机行得很慢,表哥江就给我们示范动作,然后我们也就试着成功地爬上了一辆拖拉机。表哥江长得俊秀,却无斯文,一听说我们被哪个邻家小孩欺负,表哥江就风一样地跑出去,一会就把那小孩子打得鼻青脸肿。

         到如今,我时常在冬天怀念故乡春节的大火炉。兴堰产煤,每家每户都有一间屋,打一个地炉,专用作烤火取暖之用,地下挖一个坑,煤炭灰烬掉在下面,每晚就要把火炉做好,把煤灰挖出来倒掉,街上有一处叫“煤灰包”,就是因人们倒煤灰而得名。做火炉的方法,是先把煤块放在里而,堆得像一个小山,然后,用煤面,加上地里挖出的黄泥巴,加上水,用锄头“揣”,使得煤面能凝聚得像粑粑一样。把这个煤面块做成花瓣形,做四五块倚在小山似的煤块上。隔绝空气,里面的火又把湿的煤面块烤干。第二天一早,舅母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地炉的四块煤面撬开,火便熊熊地冒出燃烧的绿光出来,外婆起床来,坐在火炉边,用黑沙的茶壶,现偶尔见用来炖药,放上茶叶,加上冷水,在火炉边把茶煮开,倒在小杯里,喝上一杯,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

       大年三十晚,家家户户要做出一个巨大的火堆出来,我记得的大火堆足有大半个成人高。这个火堆要够烧三天,三十晚上还要守夜。初一初二初三一家就围着大炎堆,隔很远,都要把脸烤得通红通红。

       如今的故乡,立材房都修成了楼房,街道变得稍宽敞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了,拖拉机,石狮子,大火堆。还有对门那个黄二姥爷,他也驾鹤西去了,他长着白胡子,架着长烟秆,坐在屋檐下的竹椅里,声若洪钟,慈祥安定,每次见到童年的我,都逗我同样话语:“大大,你给我说你初几头要来,我就在车站去接你,找啊找啊都没有看到你,你怎么不来呢?”







83

主题

1353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817 点
金币
1300
注册时间
2006-11-25
最后登录
2018-3-5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听众
9
收听
1
发表于 2013-1-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故乡是最温暖的词。童年的那些细枝末节,点点滴滴总随岁月的久远而变得越发清晰。这样的文章读来倍感亲切。谢谢青丝妹妹!

26

主题

420

帖子

775

积分

高级会员

威望
775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2-6-26
最后登录
2013-8-12
在线时间
143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3-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童年,写得细腻,读者温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