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别样集结号,召唤英雄们千里之外的亲属
“胡治亨,宜宾县清华街17号,所属空军2023部队1大队;罗树棠,射洪县广西乡,所属26军77师231团……”由一个个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军人名字组成的名单长达4页。名单上的165位志愿军都是川籍军人,长眠于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们在朝鲜战争时负伤回国治疗,医治无效死亡后就地安葬在丹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份名单辗转到了成都市档案局,然而,馆藏的朝鲜战争失踪军人花名册中,却没有找到一位丹东名单上的烈士。登记名单中的错误信息、60年的时间之隔、距离的千里之遥,寻亲过程困难重重。
企盼
“目前成都市档案局已经查遍了馆藏成都市原东西城区朝鲜战争失踪军人225人的花名册,却没有找到与丹东那份名单上对应的烈士。”
6日晚9点,四川省成都市档案局官方微博“成都档案”发出寻人帖:“近日,成都某电视栏目至丹东烈士陵园带回一份川籍志愿军烈士名单共165人,委托我馆协助查找其家人下落,因为这些年轻的生命至抗美援朝结束后就一直躺在那里。”
让成都市档案局颇为为难的是,“目前我们已经查遍了馆藏成都市原东西城区朝鲜战争失踪军人225人的花名册,却没有找到与丹东那份名单上对应的烈士。60年过去了,请您怀着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爱心与我们一道转发这份名单,让我们一起送他们回家!”
微博一经发出,短短一天时间,就得到343次转发评论,有8.3万人次阅读。腾讯大成网、四川同城、漫游成都等均转发支持。
成都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调研员、微博管理者姬勇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当年这些青年一出国门就没再回家,虽说如今躺在丹东烈士陵园里,可家人却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那种企盼、等待的心情也许至今依然魂牵梦萦在亲人的记忆中。回家,让英雄们与光荣的称号回到亲人的心里吧!”
伤感
“60年来,来丹东看望他们的人很少很少。那会参军的时候,川军都年纪很小,也都还没有成家。”
“这165位川籍志愿军,都是朝鲜战争时受伤后回国治疗、医治无效(死亡后)就地安葬的烈士。”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墓园管理所所长孙大力解释道。
丹东地处朝鲜战争前沿,当年很多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转移到丹东医治。丹东市有多座烈士陵园,该地区的五龙背、花园沟、蛤蟆塘、七道沟、四道沟、浪头镇、凤城大堡等地,还有几处小型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和零散的烈士墓,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元宝区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60年来,来丹东看望他们的人很少很少,”孙大力解释说,“那会参军的时候,川军都年纪很小,也都还没有成家。”
孙大力所在的抗美援朝烈士墓园在接收烈士遗体时就已经有了烈士的相关信息登记。孙大力从2700多位烈士中,整理出川籍志愿军165位的名单。也希望能够找到这165位川籍军人的家属,“我们在全国都在寻找志愿军的亲属,四川这块还是空白,真的希望能够找到他们的家人。”
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特地联合天府早报,希望可以找到这165位川籍烈士的亲属。
艰难
“四川人有口音(方言),外地人听可能听错。那会参军的人年龄都太小,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可能写不来字。”
在长达4页的川籍志愿军名单中,不仅存在信息不全,还存在很多错误信息。如“宜宾县”写作“宜滨县”,“涪陵县”写作“福林县”,“武阳县(今彭山县)”写作“河阳县”,还有很多的老兵籍贯、部队番号也都是已“不详”代替。
“四川人有口音(方言),外地人听可能听错。那会参军的人年龄都太小,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可能写不来字。”姬勇推测信息错误、信息不全的原因说,在朝鲜战争时期,每一个士兵没有现在军人的身份证明,“仅仅是在胸口有一块布,上面写了志愿军的部队番号和姓名。”姬勇推测,在打仗时可能血把胸口的布浸开来,使得辨认不全或者不清。
通过成都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和网友的查找对证,名单上错误的地名信息多达21处,且仍有23处地名无法确认。
不过即使信息不全也有确认身份的方法,“每一位军人离开(家乡)打仗时,原籍都会有记录,对于没有回来的军人也会作为失踪军人登记。这些记录都应该保存在当地的档案馆。”但即使这样,依然是浩瀚的工程量。
最新进展>>>
安岳的陈四光 邻居还记得你
那时候的陈四光是全村的热点,闲来没事大家都会讲讲他,全村人都期待他以后凯旋而归,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查无音信尸体都没找到。”
昨日下午,姬勇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已经确认一位川籍志愿军烈士的身份,正在着手联系他的家人。
“我老家和陈四光家是邻居。但我已经不在原来的学校了。你们可以联系安岳县鸳大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张主任、鸳大派出所。通过他们可以联系到陈四光的家人。”帮川籍志愿军烈士找亲属的微博发出后,一位安岳县鸳大镇初级中学的李进(化名)老师自称是名单中陈四光的邻居。
名单信息中的陈四光来自安岳县,部队番号为382部队。李进小时候和陈四光是邻居,都是安岳县鸳大镇三大队第六生产队的人,陈四光家里务农为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陈四光参军打仗,“那时候的陈四光是全村的热点,闲来没事大家都会讲讲他,全村人都期待他以后凯旋而归,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查无音信尸体都没找到。”
1960年大灾荒,陈四光的家人先后去世,现在仅有三个侄儿还在,也都60多岁高龄。“(三个侄儿)陈代华、陈代明、陈代忠都还在安岳,陈四光的父母去世后,很少有人再谈论陈四光了。”李进回忆道。“如果陈四光现在还活着,应该也80岁左右了,参军时的他才20多岁。”
目前,还有一位志愿军烈士的身份在确认中,一位网友将回去问自家的老人,名单中的刘荣安是不是自己的叔叔。
新闻链接>>>
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锦江山北麓,陵园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始建于1951年5月1日,重修于1971年10月25日。1984年3月,丹东市各界群众和驻军指战员又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修缮和绿化美化。园内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耸立着一座12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上面铭刻着“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
请你一起来帮忙 这些地名会是哪?
成都市档案局官博整理出容易因四川方言误读导致的地名错误,请你一起来帮忙,看看那些无法确认的地名会是哪里。也许,你随手的一次纠正,就能消除一个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牵挂。
可能错误的地名:蓬汐(蓬溪),云岩(云阳),云昌(荣昌),宜滨(宜宾),逢西(蓬溪),徐县(渠县),建阳(简阳),福梁(铜梁),感源(汉源),什太(什邡),梁山(凉山),中县(忠县),福顺(富顺),宁禁(荥经),开里(开县),杰江(綦江),西柱(石柱),安宾(安岳)……
无法确认的地名:小蓬治县,西光县,大定县,江壮县,发展县,皆滨县,三坡县,金县,艳县,吕合县,原野县,六阳县,治县,莱县,南清县,直通县,河阳县,湄益县,宾县,良县,台县,深平县,江县,南华县,临江县……
早报互动>>>
看“成都档案”微博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让烈士魂归故里
虽说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豪情,但让烈士魂归故里更是生者应有的责任。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天府早报联合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起寻找千里之外被遗忘的165位烈士的亲属。
这些川籍志愿军烈士是否正是你家苦寻的亲人?你是否正好认识他们?请将你能想起的线索或你家在朝鲜战争中失踪亲人的信息,私信天府早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或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028—86757777,我们一起寻找远葬异乡的165位川籍志愿军的家属,帮忠魂回家。
天府早报记者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