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员
威望330 点
金币0
注册时间2013-5-13
最后登录2016-4-25
在线时间51 小时
听众6
收听1
中级会员
- 威望
- 330 点
- 金币
- 0
- 注册时间
- 2013-5-13
- 最后登录
- 2016-4-25
- 在线时间
- 51 小时
- 听众
- 6
- 收听
- 1
|
基本是个标题党的题目把大家吸引过来了吧,可我真的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来定义这些石头了,它们就是我的宝贝儿。
悬念不在了,那就开始叨叨吧,年纪渐渐大了说话就有些絮叨了,孩子最讨厌家长唠叨,其实谁也不喜欢,包括我,唯一包容我叨叨的就是我的宝贝们儿,它们从来都不反驳我,总是那安静的陪伴我,不觉中就陪伴了几十年。
得到的一个宝贝儿大约是30年前,原本热心于画画,突然间就对印章有了兴趣,于是就动刀刻印,那时候基本就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就是觉得别人画上的印很漂亮,但自己在木头上怎么也刻不出那个味道来,一时间郁闷得不得了,着实受了不小的打击。姐夫也是喜欢写字的,有一天,他送给我几方石头,说这个就是刻字用的印料,看着深褐色的印料,说实话,我基本没什么刻得欲望,脆弱的心还没有从失败的打击中苏醒过来,接过了石头,也没什么特别的激动很心情,就随手放在了一个木盒子中,和那些被我刻的不像样的木印章一起睡觉了。
我喜欢书画是因为兴趣,除了学校的美术课我喜欢以外,基本没有专业老师辅导过,一切从兴趣出发。如果说画画有人让我拿起了画笔,那就是徐悲鸿,当年一套悲鸿先生的奔马图邮票,让我对中国画产生了画画的欲望,在黑白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梦想。那么白石老人的印章,就算是让我重新磨刀霍霍向石头的动力。那爽利的刀锋,朱白分部间的无穷韵味和磅礴大气,让我感受到方寸之间也可得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重新拾起刻刀,这一拾起来,断断续续的就30年过去了。
从传统的印料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到各种可以雕刻但名气不大的各种石料渐渐的就堆满了小木盒子、书案、书房、客厅。石头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季节,那么的不同让它们汇聚在了我的身边,不分先后,不分贵贱,不攀比大小,不争辩轻重,不炫耀美丑,不分老少,就那么安静的守在被安排的地方,它们没有水的那种随遇而安的潇洒,但它们有安分守己的坚持,和沉默不语品质,不论身处喧闹的客厅还是清净的书房,它们依旧保持着那份安静和信守。
时代有时是个轮回,周而复始,这些年石头身价倍增,风水一说又大行其道,铺天盖地的卷土重来,且不说石头一夜之间身价骤涨,很多人便为利而趋之若鹜,时(石)来运转的说道也大行其道,举目可见各种石头出现在各种场合。可我依旧还是心仪我的这些宝贝,它们不在乎时代的变迁,世俗的褒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貌,哪怕是蒙尘已久也毫无怨言,那种实实(石石)在在的质朴感觉,更让我觉得日子是如此的踏踏实实(石石)。
四季交替,寒来暑往,书案上的印石换了一批有一批,但不论如何变换,它们一日既往的坚守着自己的位置,你不移动它,它绝不远离的一丝一毫。不论你是喜怒哀乐还是起落沉浮,它们永远默默的陪伴着你,从日出到日落,石不能语更传情。偶有画友求印一方,我便选块精美印石,清去蜡衣,精研细磨,抛光开面,之后沐手焚香,选好文字,琢磨布局,拟写印稿,操刀勒石。随刀走龙蛇间,石屑似乎白雪散落,洋洋洒洒,古人云:镂于金石,琢于盘盂。这便是金与石的完美组合。
当现今各种文化充斥耳目的时候,我更青睐于石头原本带给人的那种宁静凝重,一个纷乱喧闹的时代说不上会有什么深厚的积淀,更多的是追风逐浪,昙花一现,空中楼阁的理想,海市蜃楼的生活,在虚浮飘渺中淹没了原本就充满惰性的人生;一颗浮躁的心谈不上会产生什么深刻的思想,争名逐利中不惜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中丢掉了至知遇感恩的心。当一个时代呼唤什么的时候,那就是这个时代正在渐渐丧失的东西。
窗外依旧喧嚣四起,案上印石独立,这静动之间常令我感慨物与心的辉映。这些石头上的自然、质朴、厚重和延伸出的诚实、信守、凝重,不正是喧闹中要想呼唤回来的东西吗?
石不能言自有情,人虽能语却总妄言。与其巧言令色,不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癸巳 初秋
泠雪 于 草堂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