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龙溪茶醉 王大桥 隆冬的清晨,踏着轻飏飘荡洁白如乳的薄薄山岚,迊着扑面而来清冽沁神的三九寒风,高县作家协会的作家们,健歩行走在在石龙村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上。近千米海拨,三四公里的行程,作家们或敞开或脱掉厚厚的外衣,一仼头上冉冉蒸腾着雾一般的热气,豪情満怀如履平地,欢声笑语洒满高高的山麓,荡漾在层层叠叠旳群峦之间。 还在山脚下时,作协副主席国义先生提议说,咱们不开车,走走路,既体验生活又锻炼身体。难怪他的美文“散步石龙村”,笔下盈満真情,尽皆生活,竟是如此锤炼而成的! 于是,我们弃车迈开了上山的步履。 登上名叫石龙埂旳山颠,树丛掩映中漫山遍野时隐时现的茶垄尽收眼底,茶叶深绿茂密排列错落,装点着群峰丛中巴茅草和冬树落叶的枯黄。公路开始下坡了,远晀百余米远的一处山腰洼地中,两幢黄色琉璃瓦衬着灰墙的房屋映入眼帘,县城的同仁们告诉我说,这就是龙湖山庄,主要制作和经营龙溪红茶,也供人们休闲娱乐度假集会。县作协的年会就在这里举行。 山庄四周群山环抱绿树簇拥,后山上整齐的松柏和杂树像一群群身材婀娜丰満健美的采茶姑娘,在列队迎接山外的客人。门前一池碧水透着深邃莫测的墨绿,泛着神奇而美丽的涟猗,有人说这就是“龙湖”。龙湖岸边不高的山岗上,两座伸着几枝棱角的巨大乌黑山石俯卧在山坡上,昂首向着远方。佐芳秘书长说,这是“蟾蜍望月石”,又有同仁说是“犀牛望月石”,无论是什么,畸形的奇石均极具观赏性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是山庄独特的一道风景。 县作协年会俭朴、清廉,精简得连一幅会标都沒有。学东主席如数家珍般地盘点完当年本县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收获业绩,并布置来年工作后,年青的山庄主人介绍了山庄和龙溪红茶生产经营的情况,热情邀请作家们会后尽情品茗。 “幽涧石泉自清流,岩隐鉴荪独芳香。”品茶室,小巧雅致,米黄色透明漆的木板墙壁,屋中央一个直径一米多的棕红色全楠木根雕茶桌,桌上一个巧夺天工的龙头,精雕细作,独具匠心。两位青春靓丽光彩照人的美女,纤纤细手熟练地有序操作着沏茶茶具,为作家们泡上龙溪红茶、滤汁、斟杯、献茶。学东主席呷了一口,连声称赞该茶足可与全国三大红茶中的“川红”相媲美;政协的涔洪君和县党校的袁女士亦连声叫好,赞不绝口。 我接过沏茶美女双手递来的茶杯,凝眸杯中暗红色晶莹剔透如浓枸杞酒般的茶汁,眼前呈现出我当年在供销社工作时常去茶叶收购门市品茶的情景。记得那年月供销社收购的红茶堆积如山成千上万斤,当地人不喜欢喝红茶,说“有生臭气味又闷脑壳”,普遍爱喝青菜,我亦喝不来红茶,供销社收购的红茶当年都销往国外,外国人非常喜欢。而今这红茶竟成了国人饮用之珍品,而且闻名遐迩,经济效益惊人,我不胜感慨系之! 端起茶杯,一股清新芬芳的气息扑面而来,十分诱人,我迫不急待地喝了一口,馥郁醇厚如熟板粟之异香的红茶香味顷刻布满口腔,香味再从鼻翼徐徐漫出,整个大脑也沉浸在了馨香撩人的茶香之中;接着,我将茶汁从咽喉慢慢吞下,整个食道顿觉有一道甘冽香纯的山泉在潺潺流淌,进入肠胃;之后,茶香瞬间遍布全身,令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飘飘若醉! 见我们几位均是龙溪红茶情有独钟的“粉丝”和知音,一口气,两位沏茶美女接连给我们斟満三杯,我们均如饥似渴酣畅淋漓地一饮而尽。 常读古人呤茶名句:“细品新茶胜美酒。”我酷爱品茗,却很少寻找到这一感觉,即便在随后山庄主人盛情招待的酒宴中,主人的纯苞谷酒我都没有喝醉,却醉在了这浓香清醇回味悠长的龙溪红茶里! 王大桥 文\配图 2014年1月14日 附注:2014年1月11日上午,高县作家协会在高县文江镇石龙村龙湖山庄召开2013年年会,20多名本县作家出席了会议。此文系笔者参会后有感而作。 王大桥 2014年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