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0|回复: 0

人民时评:就是要让“太平官”感到不太平(高县)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2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64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发表于 2005-5-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官员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民众将关注点更多放在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上,因而对“庸官”、“昏官”、“混事官”,即所谓“太平官”便有所忽视。又因为腐败案件经常被曝光,以至使国人误认为腐败官员多,因此便很自然地认为“两袖清风”就是好官,于是便形成了以“庸”、“昏”、“混”为特征的“太平官”得以滋长蔓延的“太平”环境。在党中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国人对政府官员的要求自然会相应提高,不贪,只是对官员的最低要求。国人痛恨“贪官”,同时也不满“庸”、“昏”、“混”为特征的“太平官”。

  所谓“太平官”,其主要表现就是思想僵化,观念陈旧,胸无大志,不思进取,一句话:不作为。有人将“太平官”不作为现象形象地描述为:一怕,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怕一切事;二混,“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三庸,不谏言、不建功、不创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其实无功就是过);四吹,不干事会“说事”,成绩说得天花乱坠;五拍,“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六装,纸上谈兵,既无实功,也无巧功;七跑,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八搅,搬弄是非,造谣惑众;九妒,嫉贤妒能,选用干部搞“武大郎开店”;十懒,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无术。

  在一些地方与部门,“太平官”当道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一是治“太平官”的机制和法纪严重缺位。二是选拔干部的理念和标准有点倾向于“怕贪不怕庸”,有的领导者甚至乐于用平庸者,因为这类人没有竞争优势,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三是治“太平官”手软。摘“太平官”的乌纱帽下不了手,一般只能等到换届或“年事已高”让其“自然下台”。四是舆论监督缺失。特别是新闻媒体,大贪官确实揭了不少,但刊播“太平官”的反面典型还是不多,这在客观上就给“太平官”造成了“还混得下去”的舆论氛围。

  “太平官”的危害在于误国误民,虽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吸食民脂民膏,但其食人民俸禄,花纳税人血汗钱,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另一种的吸食民脂民膏。因此,治理“太平官”,当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浙江省在全国首创“庸官问责办法”,使问责“太平官”有法可依。从去年2月起,浙江省已经惩治“太平官”2390名,其中94人作待岗处理或辞退。南昌市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根治不思进取、不想事不做事的“太平官”。今年,在四川省高县,所有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一“关”,即一年一次的“任职评定”。就在不久前举行的高县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73名由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了一年一度的“任职评定”,其中4人被评为不称职,被责令整改,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地震”。这道厚重的“年检”关,砸破了“太平官”们只要通过了人大任命,坐上了“官椅”,便可以放心大胆一坐五年的甜梦,使得“太平官”们感到很“不太平”了。

  之所以说“厚重”,是因为和以往人大已在全国普遍开展的“述职评议”比较,高县人大的“任职评定”制度最大的特色是一年一次的经常化。前者,五年任期内,原则上只对被任命者所在机关的整体工作进行一次述职评议,对其个人的述职评议只占其中极小部分。遇到干部调整,任期内还没有进行述职评议,就已异地为官。后者,监督实,力度大。其实,在制约权力的问题上,人大监督具有天然优势,因为“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来自人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对其任命。无论是从代表人民监督的角度,还是从任命者监督被任命者的角度,人大加强对所任命官员的监督,都是法所授权、势所必至、理所当然。问题的关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敢不敢于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动真格”。

  “不太平”使“太平官”们不能再得过且过,而必须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这对“太平官”们来说无异于是一副“清醒剂”, 对老百姓对社会而言更是一桩大好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