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雨 于 2015-1-14 21:21 编辑
梦里家园 落木潇潇 许多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事物,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就像稍纵即逝的青春,让我们感叹而无法挽留! 近年,我不知不觉地发现我在小县城里居住的四周高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如雨后春笋。刚开始时,我为拔地而起的高楼欣喜,为充满诗意名称的住宅小区感动,为那些从荒山野谷移居到小区的树木花草自豪,为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前行脚步惊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惊奇与欣喜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远离山水田园、远离院坝人群的寂寞和惆怅。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越来越浓、越来越烈,像澄净多年的老酒,慢慢将我灌醉。 二十年多年前,我在川南一座小县城的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师范河对面的一所乡级小学任教,与我就读的师范学校隔河相望。这所学校规模不大,在当地的名气却不小,是师范学校学子们的实习的基地校,我参加工作时建校已有六、七十年历史,为民国初期高县创办较早的学校之一。我的印象中,这所小小的学校,最让人称道的是其周围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川云中路门前逶迤而过,南广河水身后飘然而下,緾緾绵绵,注入滚滚长江。除此而外,学校周边是几口宽阔相连的池塘和一望无际的田园。从春到夏,由秋到冬,青青的校园都沉醉在田野的芳香里。 春天,稚嫩的小草田坎里土垣上探出头来,疯长得铺天盖地。野花从青悠悠的麦田里、菜地里脱颖而出,这儿一小撮,那儿一一小撮,妖娆妩媚,仿佛天空掉落在绿地毯上闪烁的星星。农家的房前屋后,总有三、二株桃花、李花、梨花在竞相开放,斗艳争春。池塘边,有垂钓的;水田里,有犁田播秧的。如果有妙手丹青久居于此,定会有别样风情的《富春山居图》。极具情趣的是放学后,我们几个青年男女教师还可和学校附近的学生一道,在田边地坎,挖鱼腥草(俗称“扎耳根”,有作家形象地称“春天的耳朵”)、泥鳅串、牛耳大黄等野菜,用清水洗洁,扮上少量的盐、香油、豆油、味精等调料,真是无尚美味。心与泥土、心与春天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何等的美妙! 夏日,学校四周的田园更是生机勃然。麦收过后,地里的玉米苗、稻田里的秧苗、田坎边上种下的豆角和密密麻麻的桑苗,有了阳光雨露和农人辛勤劳作的滋润与抚慰,奇迹般地生长,满田满园绿得泛油绿得泛翠甚而绿得泛黑。作为师者,只要用心育人,用情待人,无论您在夏天的哪个时候去学生家里做客,都会受到盛情款待。那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不再是大唐朝时的美好诗句,而是事隔千年后其乐融融的生活图景。晴夜里,悄悄地匍匐在田野里用心倾听,除了此起彼伏阵阵的蛙鸣,还能听到禾苗甜吱吱的抽蕙,如青涩少女努力将自己的身子在不知不觉中伸展为美丽姑娘,悄无生息,无影无形,难以捉摸,而又酣畅淋漓。月夜下,池塘里荷花点点,层层叠叠的荷叶满池铺展,也挡不住鱼儿们欢蹦乱跃的声响。若遇雨过天晴的月夜,南广河水气氤氳,如丝如纱,月色下向两岸轻蔓开来,那种如梦如幻、缥缈而空灵的感觉,这是生活在北京清华园的朱自清先生所看不见的荷塘月色。 秋天,校园四周的田园别具风格。玉米收了,辛勤的农人除去了秋收后的玉米杆和田间杂草,秋阳温暖了青青的甘蔗苗,满地满园一片青葱,在秋风的吹拂下翻江倒海,碧波汹涌,万马奔腾。学校周边方圆十里都是生产甘蔗的地方,周围大大小小的糖厂数个,生产的红糖极为有名,学校旁边川云路一个小小的“三岔道口”,建国很多年前就被称为“糖市”,可见当时产糖之盛,我任教的学校也被习惯性地称为“糖市学校”。不少农人还将秋收后稻田里的水放掉,风干泥土,深犁细耕,精雕细作,田野里飘逸着泥土的清新。
待到冬来,田野里的各类蔬菜到处皆是。即使寒冬腊月,朔风劲吹,也抺不淡原野满满的绿色。川南的小城是不易下雪的,偶遇大雪飘临,不几日便冬阳暖照,平坦深厚的泥土变得更为酥软温情,一个更加绿意的春天早已挂满希望的枝头。 庆幸的是,城镇建设的进程催生了人们进程入学的需求,这所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学校原有的初中部已单设为县级初级中学,而这所乡级中心校已成为有名的县级实验小学。虽然,那几十年没有多大改变的建筑和那宽阔的操场,与四周勃勃生长的高大建筑群相比,显得那么的寒碜和不协调,但毕竟保存了几许年轻时的记忆,平添了几分温暖。 对于学校四周广袤的田园来说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所见之处,不是已经生长起来的高楼,就是正在生长有可能无法出售的高楼,还有一些可能要修一修又只好停一停的高楼。最可怜的是那些已被征用却正荒芜的田地,注满了积水,长满了野草,甚至堆满了建筑和生活垃圾,可能过几年后才会被新推掉的小山泥石掩埋。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会不会苦痛地将我们不遗余力修建的高楼连根拔起,一点一滴地恢复成田园?把那些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当作秦砖汉砙来“考古”,推敲我们生活的年代?这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凉! 我只知道,那广袤田园上,一年四季的“绿”,春、夏、秋、冬的“绿”,“绿”这种永恒美丽的主题离我远了!远了!永远的远了! 学校与小城之间,静静的是南广河。 这是一条古老的河。说她“古”,是千万年来,她就这样亘古不变,无声无息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两岸的万物生灵,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代什么样的造山造河运动而成,也不知南广河经历了多少时空变幻朝代更迁。说她“古”,是说她曾是秦、汉“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河道,当年的“五尺道”沿河而行依山而凿,承载了二千多年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文明。而今,当年马帮足印安在?纤夫的汗水、泪水、情水和血水早已深深地融入泥石岩土,只有那滔滔的南广河水还在空谷传响,只有河水上悬挂的那一轮万年不变的月亮还是那样的皎洁明亮,有着张若虚感叹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的时空苍茫。 这是一条温情的河。从春到秋,从夏到冬,南广河水在崇山峻岭、丘陵河谷之间静静流动,轻盈如丝。两岸青青翠竹,将其掩映得那么的蓝、那么的绿,那么的宁静而深邃,有“绿韵玉黛”之美誉。站在南广河畔,很多时候是听不见水声的。其实,她的水很深,河域也很宽,现在还留有很多个“水码头”的遗迹供人怀想。她在更多的时候,就这样静静地流淌,静静地流淌,如少妇的秀发拂过男子的胸膛,将震撼穿透男人的骨髓。当然,南广河水也有桀骜不驯的时候。夏日,有时河水暴涨,巍巍的石门雄关被轰然洞开,河水如大地喷血浩荡涌入长江。 这是一条浪漫的河。春日两岸野花烂漫,油菜花铺天盖地,河水静寞清沏得如五彩图片上的抽象图案,更如怀春少女流溢的幽幽情思。夏日洪水消停,步入南广河上渔家,与捕鱼者煮沸满天星月,饮上三、两杯土酒,喝一大碗砂锅里只放了少量油盐的南广河鱼汤,真有二千多年前庄子老先生《逍遥游》的味道。秋日河岸青烟缕缕,河水澄碧,静水深流,翠玉晴空。小城上方河洲中几处小小沙岛,芦花飘然,让人不得不想起《诗经·蒹葭》里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妙诗句,真疑心那千古绝句就是描写的这里。那时,年少轻狂的我们,行走于河沿,总会情不能自抑,自作多情地轻轻吟唱那美丽凄婉的《在水一方》,总会轻轻地吟唱起对青春、事业、爱情那美好而又青涩迷茫的梦想! 这是一条英雄的河。当年,革命先驱李硕勋、红军骁将张锡龙、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阳翰笙,就是乘着南广河上的木制小船,踏着南广河水的波涛,告别古老的庆符,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江,涌入中国革命的大潮。我们不知道他们当年离开故乡时的情景,也不知道他们离开故乡时的心情是多么的难以割舍又毅然绝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重要的是南广河不会忘记他们,重要的是南广河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加深沉、博大而充满了英雄的人文情怀。 然而,眼前我所见的南广河似乎不流动了,似乎好几年都不流动了。原有水码头也没有了,水面上小小木制渔船也没有了。其因,只为小城的下方修了水力发电站。河不流就不能称其为河,就像美丽的女人,如若将其画成像就不能称为女人,只能称其为女人画像。她的神韵,她的气度,她情感的湿度、温度与深度,只能靠我们的心灵去想象、去抽象、去温暖。 我心中的南广河啊!古老的河,温情的河,浪漫的河,英雄的河。就这样静静地远了!远了!永远的远了! 越过南广河,对面河坎上就是古老的庆符镇,就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城。据载:春秋、战国时,庆符属“僰候国地”,西汉、三国时,属南广县,唐贞观 四年(公元六百三十年)属石门县址,天宝中置羁縻曲州(遗址在原曲州乡政府现庆符近郊),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复置庆符县,直至一九五九年庆符县并入高县前,一直为庆符县址。这个不大不小的小镇,若从宋时算起,具有县城历史共有八百多年。若从石门县址起算,则有县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可谓千年古镇。 这个小城的古韵之处,除了其古老的历史以外,还有古街、古道、古城墙、古牌坊、古建筑、古景观和古风姿。 昔日的小城四四方方,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周有高大的土石围墙依河而筑,中间是几横几竖平面结构构成用青石头板铺就的街道,直到南广河边和场镇房屋所达之小山。小时候,我随父亲赶集,去得最多的是“下河街”。街道紧临河水,还有宽宽的石梯子与河水相连,站在街口顺石梯子往下看,可见绿茵茵流动的河水。河坎与石板街之间是长长的木串架结构房子和店铺,往上抵到“雀儿石”,往下已到“石岗坨”,长约二、三里。每逢赶集,河街上挤满了人,卖各种土特产的、各种杂货的,品种繁多,人声嘈杂得比哗哗流动的河水还要热闹,街道上厚厚的清石板不知被赶集的人踩过多少个年头多少个朝代,以致变得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不停泛着青光。像这样的街道,有十多条,可称为“街巷子”,狭窄得很,但有人气味。最能体现小城年代久远的街道当属旧时的商业街,称其为“商业街”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此街街石大多被磨去了一大半,不少地方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据说秦汉时从古戎州(今宜宾)到云南的“五尺道”就经过这里,小城里能看得见的古城墙、古牌坊、古建筑大都留于斯。 原有庆符县县城虽不大,但被绿绿的南广河水一绕,便有了与江南水乡小城的温和与静婉,超凡脱俗,玉体通透。小城的房屋依山筑临水修,一色的青砖碧瓦。烟雨里,一片空濛,瓦屋青翠,古街上流向河里的雨水也是碧悠悠的。晴空下,小城房屋的瓦片上闪动着金灿灿又翠蓝蓝的光芒。听老人们讲,清末民初时小城里开明的富家家庭,姑娘既可穿古装也可穿西洋装,还要学琴、棋、书、画,不仅男孩子甚而女子也要送出去读书。大富人家讲究文化品味、门庭家风,互结姻亲,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讲庆符“严”、“何”、“李”,“打得骂不得”。小城人也很和气,邻里之间、商家之间很少有明争暗斗的事,就连乡下穷得只能穿草鞋上街买卖的穷苦人也很少受欺负。小城过去有一个贤明的绅士,人称“赵四老爷”,良田万顷,开有大药房,穷人家的孩子生病,没钱也会拿药,实在没钱还就免了,乡下修着大庄院,开饭的时候附近缺粮的佃户可到家里去吃,养着家丁,但对付的主要是土匪,很少做恶事,现在还有年高老人记得。除此而外,小城周边还有“石门幽兰”、“迎祥挂榜”、“天柱鱼跃”、“龙瑙献瑞”、“西江半月”、“白马眠池”、“荔枝发祥”、“金鸡来仪”、“香炉祡烟”等著名景观,可惜除“西江半月”、“白马眠池”、“香炉祡烟”少数景观能让人怀想,更多的美妙只能在文人墨客的词章。解放后,小城曾兴办过川南有名的师范学校,沸腾激荡过不知多少青年男女的青春热血,点燃了不知多少贫困山区孩子的心灯。倘若吴冠中先生曾生活于此,他画出的名画恐怕除了江南水乡,还有著名的川南水畔小城。
小城引以为誉的还有“石门古道”。遗址位于县城南约三公里处的“石门雄关”东面,东临南广河,西连川云公路。古道依岩而凿,首尾与公路相连,岩壁上保留了十余处石刻,便是有名的石门题刻,内容多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咏颂石门雄关的诗句,其中“西蜀天下险,此险复何有?”等古时石门关口的险峻描写得极为传神。据考,石门古道始凿于秦代,为常頞所开“五尺道”。汉武帝建立元朝六年,唐蒙在此基础上“凿开石门以通南中”,将其扩展为“西南栈道”。古道自宜宾市沿南广河南行,经庆符石门到高县、筠连,转而向西至云南盐津县,再渡横江北岸西行到豆沙关。过大关县北渡酒鱼河,再向南经大关到昭通,迄于曲靖,约二千余里。隋唐时期的石门道,基本与此线相吻。唐天宝中,鲜于仲通讨伐南诏而大败,愤怒之余将石门封锁。贞元九年为到云南,方才将此道恢复,称为“南道”,后来成了唐与南诏的重要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四川巡抚曾省吾率军镇压都掌起义,便是经石门而进。清朝末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由云南进入四川,李、兰义军从云南盐津到四川,罗选清保路同志军进攻叙州等均由石门经过。建国后,川云公路取代了旧时的石门古道。很多时,我曾独行于此,临水幽思。 可怜这个美丽的小镇老城和老城的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没落了颓废了,变得没有灵气。原来的老城古街上的青石板也不知何时变成僵硬的水泥地,依稀有点古街影子的只有商业街、上河街、较场街而已,大多数街道晴天是灰雨天是泥,蓬头垢面。小城的人也变得精明起来,不少人悄悄地把房屋临街面的木板拆装改成了铝合金卷帘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门市”,等待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高额赔偿。老城里尽管有很多改装过的店铺,商品也不缺,但赶集的也不自觉地跑到河对岸的新城里去了。就连那骄傲得很的石门关隘也没有先前的雄姿,那让人引以为誉的“石门古道”遗址竞建上了所谓村公所的小卖部和市级超限收费站。而今,只有那滴着女人血泪的贞洁牌坊,腐蚀斑斑的石门题刻,静静的南广河水,以及那站在河畔几百年还不死的大黄桷树在痴痴地注目历史的变迁,倾述现代文明的思考和感伤。 于我而言,只能在梦里深情地回望:我那诗意的家园!我那心灵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