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两美女从宜宾过来旅游,下午便相约去宽窄巷子游玩。说实在的,来成都已经好几个月了,我并没有去过那里,以前也不知道那里,都是在金线岭网站上看到岭友《宽窄巷子随笔》诗歌,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真是孤陋寡闻哈。
我们带着一种莫名的向往和兴奋,踩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据说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
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在宽窄巷子里流连,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斑驳的老城墙、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景致。窄巷子 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 ,漫步在这这古朴神韵中,心不由得悠闲起来,回到了那归真的年代,霎时便没了烦恼、忧愁。三人一时兴起,便找了个街边桌位,叫上几瓶啤酒,几只兔头、鹅翅、牛肉、还有一份时令蔬菜,旁若无人的吃了起来,没有想到引来了很多游人的张望,还不时有相机对着我们,我们也无所谓,管他的呢,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只是还是觉得奇怪,怎么那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的街边吃,为什么就只关注我们呢?另两个美女还沾沾自喜,莫非是我们太漂亮了,引来这么高的回头率?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发现了,原来是我们面前那一碟时令蔬菜上面,密密麻麻的撒满了小米辣,而且是红的,对于那些外地游客来讲,三个女人,满盘子的小米辣,着实令人不可思议!不奇怪才怪呢,哈哈,真是臭美!旁边有掏耳朵的,我和另一美女想着享受下,便躺了下去,眼睛微闭,享受着那掏耳朵带来的阵阵快意和舒适,5分钟吧,每人二十元。妈呀,我和另一同学惊呼,比我们安个环还贵,搞什么医啊,改行,干脆来成都陶耳朵算了,忙问刚才吃饭多少钱,同学答曰178,啊,三人惊呼,怎么这么贵,78还差不多,随即马上自我解嘲,我们吃的文化,文化现在已经在肚子里了,马上变成文人雅士了,哈哈。
嘻哈声中,三人踩着暮色而归一路感叹,钱哪,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宽巷子、窄巷子,一个美丽诱人而又让人心疼的地方,我是该想你呢还是忘掉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2 3:06: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