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治泓 于 2011-12-13 14:29 编辑
大妙古戏台遐思 古戏台在江安县城东南三十余公里地的大妙乡。它在这个乡场上站立已经有四百多年了。 站在古戏台对面,依稀还能辨认出当年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也许是乡场上土地金贵,寸土必争的缘故,如今戏台前后左右业已被矮矮的黑色瓦屋包围。还好,若没有这些瓦屋扶持,若让它单丝独线站立在荒郊野外,常年风吹日晒的剥蚀,恐怕早就弄得它倾圮垮塌、无影无踪了。而今,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在我们川南一带已经不多见。 四百年,四百年前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正是明末清初时期。那时中国戏曲早已由元代的“杂剧”发展到“昆曲”,昆曲从编剧到声腔、以及表演程式已臻完美,独揽了整个神州舞台的全部风光。一时间,“四方歌舞必宗吴门”,中国戏曲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然,四百年多年前,也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移时期。 那时的四川因连年战乱,天灾人祸,生灵涂炭,人口锐减,十室九空。以江安为例,“合城关内外,仅三百余户”,县城以东的二龙口茨岩沿江上下十里地,仅一个土布(五丈为一个)、一只鸡即可买得(县志记载)。其实,“湖广填四川”只是一个整体概念。据史料载,明末清初朝廷组织的几次向四川移民,虽以湖南湖北为主,也包含了广东、广西、江西、福建、陕西、江苏……等十余个省的移民。 “戏曲鼎盛”和“人口大迁移”,这两件事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有!正因为这两件事,催生了四川地方戏曲的诞生、促进了四川戏曲的繁荣。 外省人迁入四川,除了给四川带来大量劳动力,随之也带来了他们的民俗和文化。其时来自各省的移民为了方便本籍人士之间的联络,承传祖先信奉的香火,纷纷自己出资修建同乡会馆,同时供奉自己家乡的神灵。比如江安城内东街的禹王宫即是湖北籍人的会馆,西街天后宫即福建籍人的会馆,南华宫为广东籍人会馆,万寿宫为江西籍人会馆……这些“宫”占地面积都很大,动辄几万平米。除了供奉神像,还设有客房供给临时来江安的本籍人士旅居,更有宽阔的坝子搭建戏台,演唱他们的家乡戏。 丰富多彩的南北声腔剧种因此相继传入四川各地,在长期与四川民风民俗、方言土语、民间小调、说唱艺术的交融中,四川本土戏剧——川剧诞生了。如今,我们从川剧几种声腔里,仍旧不难追溯到它的艺术渊源:川剧高腔来自江西的地方戏“弋阳腔”;川剧胡琴腔来自陕西的“秦腔”;川剧昆腔来自江苏的“昆曲”……至今川剧《思凡》一折,小尼姑出场唱的那段笛子伴奏的“佛诵”,仍然完好无缺的保留着昆曲“诵子”唱段。 那是戏曲繁花似锦的年代。几次“徽班晋京”催生了京剧的诞生,而昆曲在民间的普及也达到了极致。江南一带许多士大夫,都蓄养有“家班”,水榭画廊的园林内,如《红楼梦》里描述的一般,整日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地的地方戏曲也大踏步走向民间。四川的川剧如同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发展起来。那时川南一带,几乎每个县都有“戏班子”。与成都重庆的戏班不同的,是这些小县城的戏班没有固定的剧场,他们是挑着“行头”象赶“溜溜场”一样,轮番按逢场期到各个乡场演出。 由此而诞生了乡间这许许多多古戏台。 几百年来,川剧就从这些古戏台走向民间,牢牢地植根于民众,与那些胼手胝足的耕田农夫、肩挑背磨的贩夫走卒、锱铢必较的城市贫民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了。 面对大妙古戏台,我的思绪飞越百年:这个小小的戏台上,曾经扮演过多少悲欢离合、人间真情?逢场天,那些头缠白帕、脚蹬草鞋的乡亲们,又怎样在万头攒动挤挤嚷嚷中,合着那粗犷铿锵的锣鼓节拍、入神而忘情的品味着细如发丝的川剧高腔、便得到半日清闲与满足、暂时忘却人生的艰辛?他们为《柳荫记》中的梁山伯、祝英台流泪;为《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欢呼。他们赞岳飞的正气,恨秦桧的卖国。茶馆里有时会不期而遇一些貌不惊人的山野之人,虽然没有上过学,说起戏文来,却是一本又一本,毫不含糊——他们的启蒙文化,就来自于这小小的古戏台! 解放后小县城成立了川剧团,把演员的驻地和戏台固定在北街的“武圣宫”。从此江安人有了自己的“戏园子”。那时提倡“送戏下乡”,大妙这个古戏台,县川剧团应该是多次来演出过。除了传统川剧《柳荫记》《白蛇传》这些老戏,新编川剧如《谢瑶环》、《花田错》、《鸳鸯谱》以及从六十年代的现代戏《红岩》到七十年代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等,一定都来光顾过这古戏台。问问乡民便知,大妙场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哪个不认识扮演江姐、谢瑶环的旦角朱华芬?哪个不认识扮演袁行健、郭建光的生角倪高柱?古戏台,你这台上曾经弥漫过的,不管是缠绵悱恻,还是慷概激昂,都早已融入了乡民们的血脉。 只说是古戏台的悲欢离合、人间正气可以永远演下去。谁知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川剧开始没落萎谢!随着电视的普及,川剧渐渐的没有了“票房”,维系演员收入的泉水断了流。失去舞台的演员们,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学点手艺糊口。更有成为吹鼓手的,哪家有红白喜事,他们即参与沿街吹打的行列,换得点柴米钱以养活妻儿老小!那个全县闻名的旦角朱华芬,四十多岁便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我在想,现在的乡民,除了看电视以外,在以什么样方式取代曾经的戏台下看川剧的娱乐活动呢?纵观乡下红白喜事,差不多是请一拨唱流行歌曲的,电子琴、胡琴或录音碟伴着高昂激越的歌声从高音喇叭播出,方圆几里地都震得惊天动地!摇滚歌舞演出团体取代了过去的“戏班子”。川剧吗?老古董!年轻人不喜欢! 如此,古戏台,你被淹没在这杂乱无章的民居中,是“历史的必然”了? 想起了江南的周庄、千灯、乌镇,那些地方直到现在还完好地保留着的几百年前的古戏台,戏台上还在长年累月的由演员现场表演一出又一出昆曲经典剧目。在笛声悠扬、歌喉婉转中,古戏台向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们传递着我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美轮美奂。 何时,大妙这个古戏台得以修复、美妙绝伦的川剧得以在这古戏台上重放异彩? 我们热切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