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4-4-13 16:04 编辑
家 书 情 深 深 几 许 源上泉 现在,写信的人少了。家书的情韵就慢慢淡化。现代通讯如此发达,一个电话,一个传真,或者给你一个留言短信,马上就将人拉到你耳边:“喂,你 哪里?过得怎么样啊?”这些千篇一律的问候话就替代了家书的博大内涵。 可是,真正衡量起来,家书的份量不是薄薄的信纸能承受的。古语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才道出家书深厚的意蕴和情谊。 记得在四十多年前,我在远离故乡的县城中学读书。因家境贫寒,只靠母亲一人独自挑起生活重担,就感到经济拮据,常常使我不能按月缴纳生活费而发愁。那是一个寒冷的月末,按理,母亲早该汇寄生活费来了。可不知为什么,冬天一日接一日地临近。腊月马上走来,可还没见汇款单的影子。望着窗外光秃的杨槐和柳树,在凛冽的朔风中摇摆,不禁想起母亲此时也许在风雨飘零的菜园里苦苦劳作呢。 直到中午下课,我正要去寝室,一个戴眼镜的总务老师递给我一封信。信?怎么有信?母亲大字不识,从来不给我写信,哪来的家书?信封是洁白清丽的那种,左下角印有一只小小的飞鸽,跃跃欲飞的样子。从字迹上看去,是母亲请小镇有文化的人代写的。信的内容太简单,一读完,你的眼里不能不噙满泪水。 “吾儿: 不知近来可好?这个月的生活费看来不能按时给你汇来。我正在筹措,迟过数日,我即刻就给你汇寄。钱虽紧乎些,但书不可不读。天冷了,别忘了把那件旧棉袄穿上。不要冻出病来,误了功课。” 信虽是请文化人写的,却完全是母亲口诉的。母亲的心,深深地融入那几十个字中。因无钱寄出,随时想到急盼的我,于是先写信。然后从读书到时令无一不给予母爱的叮咛。世上还有什么文字能承载如此之重的爱心?这封家书,于我可说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岁月逝去,几经迁家不知伩纸遗落何处,但却被我一字不漏地记忆背诵出来。 有人说家书是一颗思念的种子,她会开出鲜艳的情感的花来。我工作后,那年单位送我去很远的大学进修。一个人远离亲人,身处异乡,才知孤寂的滋味,每日紧张的苦读和失去家庭温馨的独身生活,使人倍感家的重要和位置。那日,在思家的煎熬下,我惊喜地收到了妻的来信。信也不长,但字里行间,却使人读出深深的情爱和家庭浓浓的温馨。 “……别后一月,生活习惯了吗?不要太节俭了,该吃该用的就买。秋凉了,注意加衣服。学习任务重,千万注意休息。烟少吸或不吸。需要什么就写信回来。” 我读着这信,一股热流遍全身。她把身在异乡的我倏地拉到了亲人的身边,和我亲切交谈。啊,家书此时成了感情交流的载体,亲情传递的驿站,柔情停泊的港湾。她把亲人的关怀,思念,情感通过洁白的信笺寄给远在天边的你。你会从一字一句里,读不尽缠绵的种种情愫,你会从一点一顿里,吟万千缱绻的种种意蕴。你仿佛在读一种炽热的深情,读一种浓浓的心意。不去品尝亲情酿出的美酒! 社会在进步,现代通讯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远近。但电话无论如何替代不了家书那种特殊的情韵。电话的情节会因岁月而逐渐淡去。家书却能完整保留下来,让人在今后将家书的内容,心境再读重温,再次回味,咀嚼在从前特定时节带来的种种温馨的心情。所以说,家书是一部亲情档案,供人在历史的岸边欣赏。 哦,家书,不要远离了现代人。
发表在《人民权力报》文艺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