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讲述内容将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复述,个别地方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情况下会有词句的改动,主要是用方言讲的话更恰当。视频引用了宜宾史志温涛先生整理的一些图片,并且每一集视频都会引用温涛先生归纳的小标题! [color=rgba(0, 0, 0, 0.9)]讲述内容来源于阳翰笙回忆录《出川之前》,第三部分求索道路上的青年时代,第二十一集1923年春节我在高县罗场过春节吃春酒 辞别恽代英后,我回到了高县,我的心情是愉快的。我要到北京读书,我父母不太同意。他们主张我还是到成都去,先把中学读毕业,拿到文凭再上大学。读师范也可以,毕业后教书、当官都要得。但我坚持要到北京,我要走改造社会的路,要追求新思想,只有北京才是理想的地方,“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就发生在北京。
到北京读书,学费、书费、伙食费一年要二百多块钱,路费还不算,要我们家每年拿出这么多钱,真是难乎其难!我父亲一年存一个丝,可以卖三十元,他存了五年,能卖一百五十元,再凑一点,勉强解决一年的钱。还有路费呢?这真难为父母。望子“成龙上天”,他们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各方面的亲友也支助一点,经几个月的努力,总算凑齐了。 我们罗场那个地方,据说到过北京的只有两批人,都在清末民初。第一批是两个女孩子。她们家是超级大地主,年收两千石租的谷子。她们都是孔孟之道的信徒,严守三纲五常的,不懂新东西,在北京呆一年就回来了。回来也不读书,整天呼奴使婢,享清福。第二批有一个姓邹的,是我高小的老师,还有一个姓袁的,他们到北京观光;等到把钱花得差不多了,五四运动快爆发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这两批都不长住,我们算是第三批。说“我们”,因为除我以外,还有李柏根和萧同华。李柏根是上乡人,家庭地主,是一个没有什么理想的人,又没有出过门;萧同华比我小五岁。我们是五四运动之后上北京,而且是去上大学——京师大学堂读书,还要长期住下去,因此,特别受人尊敬。各方面的亲友都请吃酒,都送礼。 在四川,川南是比较富庶的。春节本来就热闹,为我们出远门饯行,春酒就特别丰盛。 按照川南的习惯,每一顿都吃三台。
第一台吃茶点, 端上桌子的全是自制的茶食。茶杯内泡的是本地产的绿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茶点有清香酥软、落口就化的芙蓉糖,坚而又脆、越嚼越香的花生糖,片薄、软脆、余香满口的芝麻糖, 脆而不坚、桂花香味扑鼻的米花糖,泡酥酥、形状像菱角、甜而不腻的巴果子,有红糖焦味的脆糖,还有椒盐酥黄豆、五香炒花生, ……这些茶食颜色也好看,白、黄、红、黑、麻,配搭得当;每种茶食连切的样式都讲究,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薄片、三角,有的甚至用几种糖镶嵌成 像 前两年小孩玩的魔方一样,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这些茶点都是用精米、大米、花生、芝麻、红糖、麻糖(即麦芽糖)制作的,我们这一带的妇女,差不多人人都会做。清淡的绿茶,可口的糖食,全都诱人流涎。茶过两遍,就上热的茶食,一般分三种,一大盘热气腾腾、软而有咬劲、具有回甜味的黄粑;一大盘软而粘、甜得腻人的糖粑; 一蒸笼猪儿粑, 分甜咸两种,甜的芝麻红糖馅,咸的肉末芽菜馅; 每人一小碗汤圆。 吃了这些,即或每样只尝一点,也早已饱了肚子,但这才仅仅是正餐之前的点缀, 一个过场。
第二台是喝酒(又称吃干盘子) ,有钱人家拿出来的都是宜宾五粮液、泸州大曲,最次的也是本地烤的高粱酒,酒味浓,但不辣嘴。酒菜多为自制的腊 味 :香肠、猪肝、猪心、猪肚、猪舌、猪头、腊肉,还有油炸花生米,凉拌脆嫩的羚角菜,个别人家会端出 凉拌麻辣怪味鸡。喝得差不多了,每人还有一小碗香味醇正的醪糟(即北京人说的江米酒,上海人说的酒酿)。 这一台,早、午两餐是在饭前,晚餐则放在饭后,慢慢喝, 延时二、三小时,边喝边摆龙门阵,俗称以话下酒。
第三台才是正餐, 吃十大碗,大户人家是九盘十碗。肉角子(即蹄髈,或叫肘子),米粉肉(芋头垫底)、扣肉(又叫烧白,芽菜垫底)、海带炖全鸡、肉丸子(清香、翠绿、鲜美的豌豆尖垫底)、酥肉、泡生姜泡辣椒烧鲜鱼,这是几个主要大菜,此外,如冬笋炒肉丝、羚角菜熘肉片、莴笋丝烩鸡杂,算是配菜。不说鸡、鱼、肉,也不说新鲜的蔬菜,单是鲜红的辣椒丝、香味扑鼻的花椒,雪白的香芹、碧绿的香葱、肥厚的大蒜苗,脆嫩多汁、微辣生津的鲜葚等佐料,就使荤素副食增色、添香、加味。 这个春节,我真是口吃千家饭,腿跪万炉香(我并不磕头作揖,但礼节总要讲)。主人们夸奖我有志气,敢出远门,去见大世面,将来一定有出息,要当大官、挣大钱。这是世俗的观点,当然也是亲友、乡邻们的一番好意。 请继续观听下一集我走出了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