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女关系上,爱和性是截然不同的的两样东西。其分野是——
爱是倾注——给予;性是想得到——索取。
爱具选择性;性无选择性。
爱属高级动物所具感情;性是低等生物也具有原始本能。
爱美丽、高雅、阳光;性龌龊(如以为可吃可吮也可以)、庸俗、阴暗。
爱无私;性有私。
爱属心理;性属生理。
爱理性;性盲目。
爱具行为主体性;性属行为主体支配行为。
有人认为;性是爱的升华,是爱的最高体现。这说法的站不住脚是:“強奸”和“卖淫”这两块小砖就可以把它轻易击倒。正确的理解应是:相爱下出现的性行为,只是爱的火焰烧垮了最后的防篱,放出久已蠢蠢欲动的性这困兽。它的奔出不是接替爱,而是伸张爱。因此它俩是同时行进的两条并行线。当性缺乏身理支撑不能前行并且退缩,而爱仍然存在,继续。这说明爱与性是各自为体的两样东西,而非性是爱头上长出,是爱的延伸;它只是爱的帮工小弟弟。
有的男人把女人付不付出性当作爱与不爱的试金石。这实际是对爱的亵渎。因为爱与性不存在必然联系。爱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达到性。谁有这种观点,实际是假爱,不懂爱,性爱。女人对于这样的男人,丝毫不值留恋。因为爱是来不得半点勉强的。以伤害爱来达到性,这种男人深层次的出发点是卑鄙的。
性要求是不是等同于爱表达?显然不是。因为简单的道理在这里:爱是心理交流而非生理交流。爱是爱心理,而非爱生理。如是爱生理,这实际是爱性。
我们怎样看待“移情别恋”?它的产生被归结为长期相守的审美疲劳或性事不等。如果相爱的夫妻要因为这样的因素而移情,宁愿抛弃之前的许多,实际表明之前的爱也不是真爱,最起码是经不起考验的爱。说明这样的结合之前也只是以性为基础的。“见异思迁”说明爱的是性,而非爱人爱心。
有人教导女人:要拴住男人守住爱,必须不断更新打扮自已,以迎合男人。问题是;爱不是一种纯真,自然的表露么?干吗要刻意表现、迎合,时时抓住,要靠争取,要等待对方施舍?干吗有谁要该迎合谁的问题,而且是要女人迎合男人,男人不必迎合女人?——男女之间的爱该是这样一种关系,这样一种定位么?假若夫妻间长久的感情连爱也不能信守,这状态还指望当一方出现失意、不测、危难,爱还有可能继续么?
当今世界谁是爱,谁是性?
我们还有真爱的人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