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威望920 点
金币919
注册时间2005-10-8
最后登录2011-5-30
在线时间0 小时
听众0
收听0
新手上路
- 威望
- 920 点
- 金币
- 919
- 注册时间
- 2005-10-8
- 最后登录
- 2011-5-3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听众
- 0
- 收听
- 0
|
这篇文字的动机源于这两天的一个新闻,今年2月初,山东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长及1名法院副院长,7人中有6人是1980年代出生,最年轻的副局长王然生於1986年,只有23岁。 这位最年轻的副局长据说是新泰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儿媳妇。当然那两人还没结婚。
看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九品中正制的逼近。
于是有了写这篇小文字的动机。
我已经过了愤青的阶段,比我三年前现实主义的多,但是实际上我的思维方式在我一个已经三十多岁的公务员朋友来看,还是很愤青。
不扯其他的了,我们聊聊九品中正制。
(一) 九品中正制说起来可以说很多,讲起来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按照几个标准评定人的品级,一共九品,所以称为九品中正制,而之后这个人的仕途成绩将会极大的倚重这个品级。 此制度发源于曹魏,成熟于两晋。 设计之初本意是想由朝廷来决定用人制度,从而能够为朝廷选出合适的人选。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因东汉时期是由乡里清议来选官僚成员,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是为了政府能够掌握人才选拔的标准。目的是为了防止地方大族掌控人才选拔。 最后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之外,变成了门阀士族维护自己地位的最强大工具。 因为评定品级的中正官本就出自门阀士族,发展之初还能够依据才能选拔一些人才,而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只依据家世来选拔人才,
这里涉及到的是人性问题,改是很难改的。
(二)
有一句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唐太宗说这句话,我想他真的是想以史为鉴克服历史中所出现的人性弱点,而即使如太宗这般的人物,也没有逃脱人性的弱点,只是他克服起来比其他人有更强大的意志。 以史为鉴,之所以可以知兴衰,其实透露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人性。因为人性亘古不变,所以我们可以以史为鉴,知道我们现在处于历史中相似阶段的哪个阶段。 之所以扯到人性,那是因为我要说的一个事情。 那就是门阀士族的不可避免性。 无论古今中外,门阀士族都始终存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大家族。无论是秦汉还是现代,舞台中心永远少不了门阀贵族。 这里有着复杂的人性,即使如本朝太祖太宗这般的人物,也无可免俗的会为自己的子女考虑问题。莫谈太祖太宗周公以下诸人了。 这里其实除了对于子女的爱以外,还有一个因素。 那就是,人才的分布是平等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富二代,官二代等等都是无能之辈。恨不得把他们想象成脑满肥肠,花天酒地的纨绔分子。 这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 不管什么人群都是有各色人等,这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他们中有让人不齿的人,也有很有思想很有能力的人。 而不含金钥匙出身的人中,有很多很有能力才华的人,也有很多可以说让人很不齿的人,你见过拿着低保还拼命赌博嫖娼的么?我见过。 而门阀贵族们一旦出现能力出众的人,由于本身的收到的优质教育,从小就宽广的见识,延续于父辈与家族的人脉关系,他们做出来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历史上比比皆是这样的人物。 比如战国时代著名的战国四公子。 比如平息了八王之乱的周亚夫。 比如前面提到的唐太宗李世民,出身是正宗的门阀贵族 再比如现在在重庆打黑的薄公子。 再比如美国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还有那幕后的大资本家族,比如摩根家族。 当然,我这里不是替门阀贵族们说事。
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门阀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他可以出败类,也可以出英杰。
(三)
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被历史抛弃,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维护了门阀士族的地位。 而是因为他阻断了社会下层人士也就是俗称的庶族向上的通道。 而在堵死了这个通道之后,由于内部DNA的循环,导致出人才的概率越来越低,说通俗点就是近亲结婚傻子多。 如此,整个国家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自己人不行,外面牛人进不来。 于是控制力越来越弱,而外面的反抗力度也越来越强。 由此带来的自然是最终的崩溃。
由此我们想到的是另一个官员选拔制度,那就是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科举制度。
开端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的科举制度。
终唐一朝,可以说是门阀士族和下层寒族共生共存的时代。 科举制度吸收了下层上到庙堂的通道,于是数以亿万计的学子们奔向了科举。形成了典型的官僚阶层。 而门阀贵族在大唐并没有消失,他们是以一种竞争姿态在与科举之路上的官僚们并行。 终唐一代,高级军事将领中有着非常多的贵族子弟,他们与官僚阶层最大的不同是有着天生的使命感(我说的是贵族中的人才,垃圾不算)因为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先辈们打下来的。他们有着天生的维护这个国家的欲望。 而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僚阶层,却并没有这么强烈的使命感,尤其在古代民族国家这个概念还远未形成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明朝末年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面对满清,一旦败了,就不会有强烈的使命感了,而是改头换面继续做官。
科举制度的优势在于什么?
在于多渠道的吸收了社会人才,除了他们自己人,还有相当比例的社会优质人才通过科举之路走上庙堂之上。并且之后当他们成为高官之后,他们也就演变成贵族,从而使世家的DNA不至于变得越来越接近。
科举制度的劣势不是在唐出现,而是在宋末出现,真正的僵化却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
那也是一种人性发展的结果。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是很少有人仔细想过两种公平方式。
那就是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
(四)
所谓结果公平,那就是不管中间过程如何,大家得到的结果要公平。这种结果公平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所谓过程公平,最典型就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按劳分配。会演变成什么样?共和国后三十年历史给了我们的答案。 我们考虑事情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跳入另一个极端。觉得现在这样不好,就想完全抛弃这条路去走另一条。就像现在很多人怀念KMT时期一样,认为那是个人间天堂。如果你家里有八十岁的老人,如果你家的老人正好是当时社会的下层人员,你问问他们对于KMT时期的感想。
好像扯到别处去了。
我们讲两种公平,这两种公平导致的结果都会极端化,唯一的好的方法就是在两种公平中寻找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就类似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科举发展到最后成为八股文,以我这种马后炮人物来说,他是必然。
因为人性中总是喜欢极端化。
极端化的结果就是程序化,因担心考试阅卷老师的不公平,而把考试的程式制度化,这是必然的考虑。
但是由此带来的就是八股文,带来的结果就是把人的思想都制度化了。
一个好的愿望并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世间太多这样的事情了。
大唐之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这样,那个时侯是考试与推荐并存的时代,并不是说你科举失败了人生就失败了。你可以自己去找有名望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他们看,让他们推荐你。
大唐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经典集合。
由此我们在读唐史和明史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唐史畅快,明史憋闷。唐史简明,明史繁杂。
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在我看来,明朝的制度太制度化了,导致的整个社会乏善可陈是一个原因。
终唐一代,在官僚制度上面出现的非议不多。而明朝官僚制度的争议却很大。
而且,大唐始终存在着一个积极的贵族阶层与官僚阶层相制衡。
(五)
科举制度开启了一个大时代,科举之前的时代寒门子弟通往上层的门缝不能完全没有,但是很小。下层人通往上层的路更多的是通过建立军功来取得。 科举制度之后千万寒门子弟可以拥有一个比以前更为宽广更为安全更为公平一点的道路。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只是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社会再进步,统治阶层终究是统治阶层,他们想的不会是底层人要过的如何之好,那是个美丽童话,无论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无论是美国还是朝鲜,统治阶层所想要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维持社会的稳定。也许会说这是老生常谈,也许有人说把美国和朝鲜并到一起去是不对的、是的,在某种层面上我这话是不对的。但是在某种层面上他们是一致的。假如中国现在人均收入4W美元一年,还会有多少人去羡慕美国?可惜是颠倒过来的。 这一点我不想展开来去说,因为话题太大,想反驳的可以看看德州飞机撞楼遗书全文翻译
科举时代的成功还在于另外一点。 那就是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选拔人才减少了人为干预。以至于即使到了科举制度结束的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都没有让某一个阶层把持这个通往上层的路,这是他远远优于九品中正制的地方。
即使他造就了无数书呆子。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选拔了无数的杰出人才。
如果我们对科举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他造就了书呆子上,那么我们的思维就太单一了。
即使在清朝末年,也能够有张謇这样名留青史的状元。科举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也不过是农民子弟。
所有的这一切,源于一个最根本的制度,那就是他的选拔形式是考试。
再多的舞弊案再多的书呆子也无法掩饰这一点的优点。
那就是这是个最简单并且最直接的最大程度剔除人性干预的方式。这一点就是他优于九品中正制的最大地方,甚至某种程度上优于现在的官员选拔制度。
说到考试,我们会想到高考。对于高考的诟病我们听得太多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只是我想问一句,在中国这个不患寡患不均的社会里,在这个裙带关系盛行的社会里。 如果全面实行各学校面试选拔学生的方法,你我能保证自己的权利和别人是平等的?而又有多少人能保证那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八亿农村人的孩子们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获得他们应该获得的教育资源?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明白,即使在高考就是一切的时代,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还是和城里有几倍的差距。曾经的我在我们那个乡镇中学全校排名第一,当我上了市里面的高中,却只是班里第25名,一共13个班。短短一年之后我变成了班里前五名,我知道那是因为老师还有学校体系的不一样,真的差距非常之大,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说这个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而是为了说明,环境之不同,即使智商一样的人,最后都是差距很大的。 一旦连考试这种理论上最公平的模式都不用了的话,那么农村子弟连上大学或者说上好一点的大学的机会都会被成倍的剥夺。所谓素质教育,之类的,都是外界附属的,那是外界环境造成的东西,就如同我第一次面试工作时,紧张的腿直哆嗦,但是经过几次之后我已经能够比较完美的展示自己该展示的东西。智商是最平等的东西。智商的分布不会考虑你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不会考虑你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人。
为什么扯这么多的考试,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选拔官员是两套制度并行,其中一套就是考试。
那就是现在的比高考还要猛烈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
(六)
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先通过笔试,来筛选出每个职位的前三名进入面试,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平均之后的最高分者胜出。 毕竟制度设计者们想的还是很周到的,因为毕竟看上去是兼顾了两个方面。从而避免出现书呆子,就是那种只会考试不会做事的人。同时也避免了筛选出来的人是完全通过人际关系进入公务员圈子。因为有一道笔试关在强制筛选。 这也是公务员考试能够给人希望的原因,那就是相对于进入国企或者其他国有垄断资源的单位,公务员考试还可以给完全没有关系的人搏一搏进入的机会,那机会就是笔试关优秀,面试关没有碰到有关系的人。 但是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规律。一旦开始有规律的朝一个方向倾斜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加速朝这个方向运动。直到某一天走到头了,来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改革开发实际上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改革之初的小心翼翼,到了90年代的大刀阔斧。再到了21世纪的轰轰烈烈的私有化之路。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快速的从三十年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奔向了资本主义康庄大道。再也回不了头了。 公务员考试也是这样。 这又涉及到前面一个话题,那就是智商的分布其实是均等的。 有关系的人群中和没关系的人群中智力并没有高下之分,他们通过笔试的概率是均等的
(七)
而他们通过面试的概率是极其不对等的。一旦你有了关系,而又通过笔试关,那么你击败其他竞争对手的概率在90%以上,除非,你碰到的对手有更雄厚的关系。而没有关系的群体只能自己内部竞争了。
这个结果,导致的就是,有关系的群体进入公务员阶层比例会越来越大。而体制外的人进入的门缝越来越少。有人说你这是杞人忧天,不至于最后发展成那样。毕竟现在不同于过去。 当年的九品中正制一开始也没有想到最后会完全屏蔽掉寒族,最终他做到了,能够克服人性的只有健全的制度,并且这个制度要尽量少的夹杂入人工干预。这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我说这么多车轱辘话,只是想说一件事情,那就是面试中屏蔽书呆子的作用已经远远小于利用面试保证士族子弟登上仕途的作用了。那么这个制度已经变味了。 当某一天,已经跻身中下层官员的阶层已经非常庞大了的话,庞大到他们自己的子弟就有足够的可以通过笔试的人能够占据大部分职位的时候,考公务员考试进入仕途的路就彻底堵死了。我这一切的推断前提还是建立在笔试是真才实学的这个前提基础上的。
我所说的只是地方公务员阶层的选拔。
那么高层呢?
这个国家真正的贵族,红色子弟们,他们有其他更多更广的途径延续家门荣耀的途径。当然我不是指他们经商,而是指他们进入仕途,这种途径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共产党高层们的子弟都会去不同的地方锻炼,有了阅历之后才会到他们身份相合适的地方真正做事情。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没有另外一个常规的途径可以像科举时代一样可以让寒门子弟顺利的走上高层。 由基层公务员升上到高层的极少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途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共青团中央。其他的比如成为封疆大吏的秘书,学校校长级别的领导,国有企业领导,军队领导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制度化过程。随着时间的拉长,或许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些途径中布满的就是贵族阶层。毕竟这些途径原来就不是很单纯的就能走上去的。
当然,中共八十年党史告诉我们,自我修复的能力很强的。也许20年后的领导会出现在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是我依然悲观。
说这么多扯淡的话,其实根本没有一个中心思想。说到最后也不过是个扯淡。只有问题没有建设性意见,这就是我们网上扯淡的人经常做的事情,那就是只能骂骂,而毫无解决问题的思路。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得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跟我一起排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死了,这辈子来写。
我没话说。
还会不会写?应该会,感觉还能写,还写得出来,毕竟还很年轻,离退休尚早,尚能饭
继续写之前,先歇歇,累得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