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露 于 2013-1-23 07:48 编辑
哦,香肠 香肠成为人类的盘中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关于香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经来苏“梳妆台”时,被这里秀丽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望着座落于梳妆台旁东岳庙十二殿,令苏东坡感慨万千。有一天,苏东坡月夜观景,被远方的火光所吸引,走至两尊巨石叠立的梳妆台下,发现一白发老翁正蹲在一堆火旁边,手拿一竹筒翻来复去的烘烤,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便走过去问:“老人家你在干什么?”老翁笑而不答,继续烘烤。一会儿老翁拿出一把柴刀将竹筒劈开,一股浓郁的烤肉香味扑鼻而来,大文豪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一个姓刁的屠夫利用猪肠灌制,更方便了储藏,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成为了四川老百姓过年的餐中上品。 香肠进入我的生活,则是在一九八零年的腊月。 那一年国家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逐渐代替了计划经济,我家所在的乡镇不用肉票也能买上新鲜的猪肉了。那一年,我刚刚读高中,放寒假回家经过邻居李叔叔家,发现李婶与他正在用放好调料的猪肉一点点地往一根很长的猪肠子里灌,边灌边用绳子打成小扣拴成一段段地,我不知道他们在作什么,于是好奇地问李婶: “婶婶,你们做的什么呀,能吃吗?”我一边问一边用手去摸,同时我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味。 “这叫香肠,当然能吃哦,而且很香哈,不过现在不能吃,要等半个月后才能吃哈,幺女,吃得了我喊你哈。”五婶慈爱的说。 想着过年能有更多的盼头,回到家里,我让妈妈也学五婶他们家做香肠,。妈妈为难地说:“露露啊,做香肠要好多钱的,你五叔、五婶都有工作、收入高,能够有多余的钱做香肠,我与你爸爸找一碗吃一碗,我们家只要吃得起饱饭就满足了,哪里有多余的钱做香肠哟,等以后家里富足了我一定做好多好多的香肠,让你们吃个够哈”。妈妈一席话,让我心里难受了好一阵,默默地发誓要好好读书,找个好的工作,挣钱让一家人过上好生活。 自己家不能做香肠,但是还是非常想尝尝香肠到底是什么滋味,于是在五婶家香肠能吃的时候,假装到五婶家借豆浆帕,看看他们家吃香肠没有。那是一个傍晚,我刚走到五婶家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走进里面,五婶正在灶房里忙着,看见我来了,笑呵呵地逗起我来,“幺女的脚更是洗得干净哦,我们第一次煮香肠吃你就赶上了,正好合适,我还想让你二姐来叫你尝鲜呢。”一会儿功夫,一大盘肥瘦相间、红乳乳、亮晶晶的香肠就上桌了,五婶夹了四五片放在我的碗里,慈爱地说:“小丫头多吃点,吃了自己夹,五婶今天管你吃过够。” 平时在家只吃一碗饭的我,那一晚在五婶家吃了三碗饭,也至于第二天中午都在打香肠味饱嗝,后来我才知道,那时,香肠是主人家用来招待贵客的,如果饭桌上有一盘香肠作下酒菜,那是很体面的事,于是我就想:等我找到工作,挣到钱,一定会自己在家做香肠,回请五婶他们一家。 一九八四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全面推开,爸爸当上了个体工商户,做起了小百货生意 ,妈妈也开了一个缝纫店,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农村信用社,加上早就工作的哥哥不时补贴家用,一家人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年底还完原来的借款后终于有了一些积蓄,于是做香肠成了过年货的首选项目,那年刚过小寒节气,我就到经营站买回三十斤前夹肉,请来五婶作技术指导,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攘起了香肠,看着在自己家中挂着的一串串香肠,妈妈流出了喜悦的泪,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想不到我们家真的攘起香肠了,想不到我们也会过上好生活!” 时间一晃过去三十年多年了,爸爸、妈妈,五叔、五婶他们已驾鹤西去。现在香肠已不再是过年才吃的美食,进入腊月,家庭主妇们就会做上各种味道的香肠,待凉干后为家人加一个可口的下饭菜;现在人们过年,仍然储存各种各样的年货,但是香肠还是人们吃不厌倦的美食,各家各户阳台上凉挂的香肠就是很好的见证。 现在过年我还是做香肠,年年进入腊月,我也与其他家庭主妇一样,到菜市场选上新鲜的前夹肉,拿到加工香肠的地方,等一、二个小时,便将香肠拿回家挂起来,只等半月后就可以尽情地享用了。每到做香肠的时候,我不禁想起第一次吃香肠的情景,想起第一次攘香肠时妈妈那闪烁的泪光,想起五婶那慈爱的面容、想起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