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4|回复: 5

[散文] 红 色 蕉 村 的 燃 烧 年 代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3

帖子

1834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54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0-9-9
最后登录
2017-7-19
在线时间
3 小时
听众
7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翰韵兰风 于 2016-1-21 10:02 编辑



         红 色 蕉 村 的 燃 烧 年 代
                                         李声明


          高县的板图,酷似一片南北走向,栩栩如生的“芭蕉叶”,蕉村即为芭蕉叶的顶端,人们习惯把蕉村称为高县的“南大门”。在清末民初和民主革命时期,南大门并不平静,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件,在高县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那里的人民为了反抗封建势力黑暗统治和爭取人民的解放,作出过流血牺牲。那些特殊的历史、特殊的人物、特殊的事件、特殊的贡献和特殊的活动轨迹,深深印在脑海里。
       几年前,一个郊游活动把我带到“草莽英雄洞”,在那里亲眼见到了罗鲜清的衣胞之地、旧居及年近80岁的侄儿。仿佛看到和听到了当年罗鲜清带领人民大众反清、反封建、反礼教、反黑暗统治的刀光箭影和呐喊之声。近期,县作家协会在蕉村举办“水灵山黛,歌行蕉村”采风活动,再次参观草莽英雄洞,蕉村人民修建的“邹必诚烈士纪念亭”,回顾“芭茅坡”红色基地的斗爭史实。
       我崇敬蕉村的人民,难忘蕉村的历史,永远忘不了南大门的烽火岁月。罗鲜清的豪放仗仪,邹必诚的坚贞忠诚,芭茅坡熊熊燃烧的烈火,如同电影、春风、海潮、火焰在心中沸腾,不断地澎湃回放。
      罗鲜清,现蕉村镇文治村邓家湾组龙洞坡人。家境清贫,年幼曾读私塾,生性豪爽,为人仗义,爱鸣不平,对当地豪绅秦绍高强取豪夺,欺压百姓之事十分不满,“怀秦在心”,并伺机为民除害。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鬼舞翩跹”,“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光绪三十年(1904)农业八月十三日,罗鮮清聚集袍哥“升堂明志”(即袍哥仪事会),秦绍高害怕万分,心怀恶意,聚众滋事。罗带领众人反击,混战中,秦死于刀棍之下。为躲避报复,听其家人劝说,先后在珙县、长宁、江安、南溪、筠连、云南盐津等地密藏。其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返乡后以袍哥身份作掩护,成立“同志会”,从事反清活动。被告密入高县监狱后,在狱中撰写《狱中记》,揭露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团结狱友开展生存斗争。宣统元年(1909),四川总督赵尔丰慑于“同盟会”的声威,下令释放了罗鲜清。
       出狱后,他不畏强暴,不甘失败,受“保路同志会”的指令,在蕉村街口以经营“复昌永盐号”为名密秘联络会党。宣统二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借盐号开张进行集会,众人推举罗鲜清为“指揮长”,集各地会党、民团编成4个“先锋队”和1个卫生队(其中第3队和卫生队由罗直接指挥),集步枪30余支及大刀、长茅千余。宣统三年十月,拉起队伍3000余人,在嘉乐场举旗起义,罗鲜清被推为“大帅”。
      十一月下旬,罗鲜清率起义军出征,在筠连县玉峰亭与该县知事张友枢率领的团练相遇并打败团练。乘势攻克筠连县城,打开监狱救出同志会会员。随即,清政府地方势力云南巡按副使陈先沅率軍入境镇压起义軍。为避其锐气,罗果断率军退至高县、庆符再集人枪弹药,在庆符“高觉寺”与胡霭云再度共商反清义举,最后决定分兵两路(罗、胡分别为一、二路统帅),率2000余人沿叙昆大道直逼叙府(宜宾),在真武山会师。此时,叙南8县“标统”20000余人到达城郊。罗鲜清率第3队和卫生队进驻翠屏山。
      由于各路义军缺乏统一指挥,供给短缺,军心浮动,人心思散。其时,早已心怀叵測,隐藏在内部的陈芷香、雷士奇极力煽动,勾结滇军,以演习为名,突袭罗鲜清驻地。在晨雾中罗仓促应战,身负重伤,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1岁,壮哉!悲哉!
      为了颂扬这位农民反清英雄,文坛巨匠阳翰笙,历时70天,以罗鲜清为原型,反清革命斗争史实为题材,辛亥革命前夕发生在川南保路同志会真实事件为依据,旨在暗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为导向,写成话剧剧本《草莽英雄》(后改为电影剧本)。
      被文艺界称为“典型的创造” ,“写得非常成功” ,“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的“完整艺术品”,却遭到了反动当局的无理干涉和阻挠。剧本最初送交“中国万岁剧团”排练,“中万剧团”又将将剧本送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审查,“图审会”再转给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审核。半年后,一个官方文件给予“棒杀”,所谓理由是“为帮会作反宣传,与革命史实不符,技术上欠斟酌”等不实之辞,禁止发表,禁止出版,没收原稿。
       仅此一部反映川南哥老会的农民反清斗争题材,竟被扣上“抑党扬帮”帽子横加干涉,绕着圈子送來送去搞所谓审查、审核,实质是小题大作。足以说明,罗鲜清是黑暗反动统治的“克星”,“草剧”是“投槍”,击中了时弊要害。罗鲜清和蕉村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不可磨灭。它是蕉村红色燃烧的一把“火炬”。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邹必诚是蕉村燃烧的另一把“火炬”。
      邹必诚,字家信,化名邹壁臣、周与其、周北臣等。他幼年读私塾,因成绩优异考入高县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宜宾叙属联中学。民国3年(1914)转入成都叙属中学。毕业后,回县任高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讲习所长。因受“五四”运动思想影响,广泛接触进步人士和书刊,在不断向农民传播进步思想的同时,变卖祖业20多担田产,在蕉村开办“义校”和开展妇女解放运动。时任高县教育局局长。
      “乱事出豪杰、时世造英雄”。当年熊克武的部将吕超打着国民党革命军川军边防总指挥的旗号,以国民党的名义驻防高县。民国15年,即1926年初,曾参加过吕超领导的“反袁护国军”的中共地下党员陈宣三、柯介安二人受党组织委派,以筹办国民党高县县党部和密秘建立中共地下组织的任务来到高县。陈、柯来到高县后,得到思想进步、任职教育局长邹必诚的积极支持,各项工作开展很顺利。一方面“军运”工作很有成效,促进了吕超“左倾”;另方面,帮助高县发展国民党“左派”力量,宣传“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通过努力,高县各项工作进展很快,尤其是乡村农民协会纷纷成立。高县的“农运”推动了邻近的庆符、筠连和珙县的农运工作。由此,高县的国民党“右派”势力惊恐万分,大肆嚣叫“叙南六属已经赤化”,“高县即为共产党的大本营”等等。
       在此期间,陈宣三和柯介安仔细观察邹必诚的一举一动,一言-行,发现他思想进步,基础很好,把他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发展对象。经常找他谈心,讲解马列主义观点,阐述共产党的主张。在陈、柯二人的热心帮助下,邹必诚思想进步很快。通过认真思考,比较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理论政治观点,思考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的不同,逐步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论和政治主张才能拯救水深火热的穷苦百姓,人民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在瓜熟蒂落的丰收时刻,该年10月的某天,陈宣三作为邹必诚的入党介绍人,在文江镇严树田家里,面对马克思画像,举起右手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高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
       11月,四川省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邹必诚作为高县国民党党部代表,到重庆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留省委党部与陈宣三一起工作。
       邹必诚入党后,坚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事业,听从党的指挥,驰骋川南,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曾在惨烈的重庆“三·三一”惨案中死里逃生。党的“八·七”会议后,先后在棉竹“特支”任书记、农民武装暴动委员会执行委员、成立“怒江潮分社”,“新生民导社”,出版《导报》,配合党组织发展党员103人,建立党支部18个,“赤色工会”、“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纷纷成立,积极开展抗捐、抗租、抗税斗争和农民武装暴动。武装暴动失败后,碾转名山、雅安等地,后又回省委工作,担任省委组织部秘书、省军委秘书、省委常委、秘书长以及党、团、工委合并后的行动委员和秘书长等重要职务。民国16年(1927),奉省委派遣,与余乃文赴武汉长江局汇报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民国20年3月18日,在武汉英勇就义,时年39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邹必诚牺牲后,高县人民敬仰他,蕉村人民怀念他。《中国共产党高县历史》(第一卷)、《高县志》(1998年版) ,把他和李硕勋、周晓東、張锡龙、何雪松等其他重要党史人物一起永远载入史冊。近年,蕉村镇党委、人民政府在邹必诚的家乡,青坪村生家湾组学堂坳山上修建“邹必诚烈士纪念亭”永远纪念他。他是蕉村人民的骄傲,高县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川人民的骄傲。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火红、血色燃烧的年代,为蕉村、高县乃至全川人民解放作出的突出贡献。
      如果说,罗鲜清和邹必诚是两把“火炬”,那么,芭茅坡窑罐厂则是-座燃烧的炉火,把蕉村的天空照得更加灿烂明亮。
      “芭茅坡”(解放前属高县,现为筠连县腾达镇立平村窑罐厂) 因“芭茅草”茂盛丛生而得名。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道路崎岖。人们很难想象,在那个神秘的弹丸之地,曾发生过密而不喧,惊天动地的事情。曾是“庆、南、长边委”,高、筠、珙地下党组织经常活动的地方,一些重要会议在那里召开。
      据高县党史(第一卷)记载: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该年10月,中共高县“特支”接到上级一封密信,在每行字的空白处,用碘酒涂抹后现出两行白色小字。有两点指示:(1)要求特支汇报工作;(2)建议在地处边陲的穷困山区开展农运动。特支在文江镇严树田家召开密秘会议,决定利用罗场阳本江(阳翰笙胞弟)结婚作掩护研究抓落实。结婚那天,文江、罗场、羊田、蕉村等地10余人到会,午后利用爬山散步的机会,研究决定了三件事:(一)在白色恐怖期间,大家应严守密秘,相互不发生横向关系;(二)要大力开展农民动动;(三)决定在罗场、蕉村附近的“芭茅坡”设秘密联络点,开展农民运动。一致认为,芭茅坡有个窑罐厂,那里工人较多,以烧窑罐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较为合适”,当场决定由比较熟悉情况的罗孝庆、钟守常(蕉村人)负责开展活动,并由邹永斌向上级汇报。
      由于特支的积极领导,各项工作抓得具体扎实,前两三个月,罗场活动开展较好,但由于负责人刘秉刚求成心切,暴露了行动目标,受到当局严控监视,被迫停止活动。
      而蕉村“芭茅坡”的情况则不同,钟守常等人,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以烧罈罐为掩护积极开展工作,成为高县农运活动的基地 和据点。当时的“南溪暴动”和“珙县暴动”失败后,一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和被追捕,高县共产党地下组织一举捣毁国民党县党部、县党部书记秦仲英打成重伤等重大事件后,国民党成立“整委会”进行“清党”。有的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后。为了继续隐蔽开展工作,都纷纷冲破关口,攀爬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步行几天几夜到芭茅坡就业和开展地下活动,一直坚持到解放前夕。
      85岁的江安籍老人陈增荣曾回忆说:“当年有长工100多人,流动性很大,有南溪的、富顺的、江安的、珙县的、兴文的;有穿西装的、有穿旗袍的、有拿扇子的、有戴眼镜的;他们有的住三五天,有的个把月,也有的在本地成家立业的”。可見其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大,坚持时间之久,其作用可想而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大幕风尘日色昏,红旗出辕门”。古人总是把追求美好的春天与出征的战车“辕”连在一起。大概写的就是红色的蕉村人吧。
       从清末民初的农民反清英雄罗鲜清、民主革命时期高县的第一个中共地下党员邹必诚,到坚持长期地下斗争的密秘据点芭茅坡的斗争历史,足以说明南大门的蕉村,是一个红色的蕉村,革命烈火燃烧的蕉村,对人民解放有历史贡献的蕉村。
      如果说,苍桑古老的“凌云关”,把人们带到马蹄声碎、铃铛声响,商贾云集“五尺道”文化的久远历史,那么,草莽英雄洞、邹必诚烈士纪念亭和芭茅坡的史迹全息,却纪录着蕉村人民近代的红色历史。
       天,是世界的天;地,是蕉村人民的地。
      蕉村,是红色的蕉村,绿色的蕉村,热情好客的蕉村,充满希望的焦村。拥有红色基因的蕉村人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宏扬红色精神,踏着烈志们的血迹,打造蕉村人的梦想,在当地党政领导下,为实現烈士们的遗愿和奋斗目标前进。
      英雄洞、纪念亭、芭茅坡、凌云关、顶古山、惠泽湖、青云梯,在歌唱,在欢呼,在祈祷,共祝蕉村人民,在红色的热土上,胸怀红色的梦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0

主题

3936

帖子

3961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961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3-21
最后登录
2022-9-28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59

主题

351

帖子

1264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26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3-20
最后登录
2023-3-10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听众
10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好文!顶起

83

主题

1350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814 点
金币
1300
注册时间
2006-11-25
最后登录
2018-3-5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听众
9
收听
1
发表于 2016-1-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实。拜读了。

0

主题

3957

帖子

3991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989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3-21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6-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