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7|回复: 3

《现代文学史》三分册面授记录(姚文长)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5511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426 点
金币
190
注册时间
2011-1-3
最后登录
2024-4-25
在线时间
592 小时
听众
21
收听
10
发表于 2016-9-1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文学史》三分册面授记录
教材: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册(面授内容),十四所院校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结合自学)
时间: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二至十九日(81年秋期)
地点:宜宾教师进修学校
讲师:苏光文
这一册讲的是1937-1939年的文学。就其区域来讲:分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就其时间来讲: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共十二年。所以说,这时的文学也是纷繁复杂的。但我着重讲三个重点,分为三章。
第一章  国统区的文艺斗争
第一节  暴露与讽刺的论争
一、过去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这次论争的评价:
从一九五三生王谣的《文史》到我们学的唐弢的《文史》,他们的评论、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他们的认识有以下错误和偏见:
(一)史实混淆:他们说,论争的原因是“《华威先生》出国”。其实,他们双方的论点,都是《华威先生》出国之前的。
(二)对论争双方的划分是形而上学的。
(三)对论争的意义和影响一带过。
二、关于这场论争:
(一)起因:
1938416日,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发表了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一文,为什么在文艺界会引起一场规模大、时间长的论争呢,其原因有三:
1、就小说本身来讲,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突出地刻画了华威先生——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的形象,他对抗日工作包而不办,只做救亡要人,不做救亡工作。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引起论争原因。
2、就当时的创作倾向讲,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写前方英勇地打仗,后方积极支持,是“战争文学”。张天翼别开生面,写出华威先生,这不能不引起文艺因公护照注视。
3、就当时的抗日统一战线来讲,对这样的内容不能不有分歧。
(二)论争的始末:
这场论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384-19391月)
这时的评论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⑴认为是作者悲观主义的流露。对抗日前途看不清。
⑵认为“今天抉摘丑恶,实非必要”。对统一战线有害。
⑶认为这样的作品对读者有害无益,最好不要写这样的作品。
1938年4月16日,《华威先生》发表。424日,林焕平第一个写文章表示肯定。510日,李育中写了《幽默、严肃和爱》一文,基调是否定的。有了对立的观点后,6月,展开了大规模的论争。
茅盾在789三个月连续写了三篇文章:《论加强文学批评》、《八月的感想》、《暴露与讽刺》。这三篇文章的重点分别是:暴露与讽刺是十分重要的、《华威先生》代表了新的创作方向、暴露与讽刺仍然有必要。在茅盾文章之后,人们的认识趋于统一。
2、第二阶段(19392-1939年6月)
1938年11月,日本的《改造》杂志把《华威先生》翻译过去,并发表了《编者按》。这样,在国内就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又掀起了论争。此时论争的中心是《华威先生》出国。
1939年2月22日,林林(共产党员,《抗日救国报》的编辑)写了《华威先生到日本》一文,他认定《华威先生》出国,会造成不良影响,最好不写这类的文章。林林的文章发表后,蒋冷枫写了《枪毙了的华威先生》一文,他表示不同意林林的看法。这两篇文章发表后,争论又推向了高潮。
5月,林林写文章纠正了他的看法,于是两派的认识很快统一。
3、第三阶段(19397-194011月)
在两派的认识趋于统一时,国民党文艺刊《文艺月刊》发表了几篇文章,大意是说:暴露是可以的,但对象应是日本、汪精卫,这是国民党所允许的。企图把抗战文学纳入国民党允许的范围。
不少的革命文艺刊物批判了这一观点。姚蓬子主办的《新蜀报》发表了不少的批判文章,他又主持了座谈会,对暴露与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一阶段,革命文艺工作才的认识是统一的。
三、这场论争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揭露了国民党片面抗战的路线。
(二)文学意义:是把战争文学转变为抗战文学的契机。
(三)未来意义:为以后的斗争(批判国民党文艺政策)作了思想理论方面的准备。
四、这场论争的不足:
这场论争,理论探讨不够,就事论事。虽然茅盾提出了很多理论方面的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注意。
▲附:
(一)《华威先生》的主题:
这篇文章用夸张讽刺的手法,突出地刻画了华威先生——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的形象,揭露了华威先生一类人物冠冕堂皇的外表与卑劣虚弱的内心的矛盾;猛烈地讽刺火焰,烧掉了他们身上的抗日画皮,烛照出这伙鬼蜮的嘴脸,唤起人们警惕,有力地抨击了他们所奉行的国民党当权派在抗日中竭力防范、限制、敌视人民的路线。
(二)《华威先生》的社会意义:
它是最早揭露国统区抗日阴暗面的作品,他代表抗战初期文艺创作的新倾向,他是把抗战文学已经变成战争文艺的的倾向转变为抗战文学的契机。
(三)《华威先生》的艺术特色:
1、善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夸张而不失真实,幽默而不失严肃。
2、善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生活片断。通过生动的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反复地、富于变化地提示了华威先生自命不凡、刚愎贪婪而又贫乏空虚的内心世界。
第二节  批判“与抗战无关论”
一、“与抗战无关论”:
这个论点是梁实秋1938121日提出的。
(一)背景:
1、政治方面的背景:
蒋介石在压力之下,不得不表示抗战。但在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之后,蒋介石由消极抗日变为积极反共。1939年1 月,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整套反共政策。就在国民党政策重心转移时,梁实秋提出了“与抗战无关论”,并非巧合。再从梁实秋本人的政治态度来看,他提出这样的论点,也非偶然。
2、文艺方面的背景:
当时文艺界正在讨论“差不多”的问题,梁实秋便趁此机会提出了“与抗战无关论”。
(二)内容:
1、对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文协”肆意进行嘲弄和攻击。出语轻佻,态度儇(xuān)薄。
2、公开征求描写“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声称“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写出来的却是“空洞的‘抗战八股’”。并在他主办的《平明》副刊上刊登了吴祖尧的《睡与梦》(39.12.②、徐丹甫的《说酒》(39.12.5)、绍普的《说醋》(39.12.10)等“与抗战无关”的文章。
二、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
(一)概况:
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抛出后,5日,孔萝荪(现《文艺报》编辑)第一个起来批判,他写了《与抗战无关》一文。从这篇文章起,到19404月,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很多报刊都成了这次批判的阵地,先后有七、八十篇文章,对此进行批判。不但进步文学工作者参加,而且蝴蝶鸳鸯派的人也参加了。但是也有人对梁实秋赞同附和的,如:沈从文、钱金戈、陶亢德、苗埒(周伽楞)。
(二)具体情况:
在七、八十篇批判文章中,主题正如茅盾所说:“文艺必须抗战,抗战需要文艺。”全心全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批判:
1、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来批判“与抗战无关”。
在国难当头的时期,人民生活中的大事就是抗战,而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他不能与抗战无关。这类文章如:孔萝荪的《再论“与抗战无关”》、宋之的的《论抗战八股》。
2、揭露宣扬“与抗战无关”的实质和目的。
这类文章如:陈白尘的《地瓜与抗战》、张恨水的《老板与厨师——出谈与抗战无关》。
3、指出宣扬“与抗战无关”的危害。
宣扬“与抗战无关”,在政治上,是起着替敌人帮忙,做敌人帮凶的作用;在文艺上,有碍于抗战文艺的发展。这类文章如:老舍的《给国民党中央日报的信》。
(三)斗争意义:
这次斗争,使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坚定了文艺为抗战服务的方向,批驳了抗战文艺中出现的逆流,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进行了旁敲侧击。
(四)余话:
3910月,梁实秋辞去《平明》副刊编辑,斗争就结束了。对于这次斗争,历来的认识是一致的、无异议的。但在去年,在法国的“中国抗日文学研究会”上,梁佳萝(梁实秋的侄儿)却为梁实秋鸣冤叫屈。在国内也有人认为这次批判有重新评价的必要。我认为是应该批判的。
第三节  批判战国策派
一、战国策派:
(一)概况:
战国策派是19404月—1942年夏这段时间存在的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文化、文艺团体。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结。他们都是曾经留学法国,是名流、教授、学者。陈铨是博士,在西南联大当教授;林同济是昆明一所大学的负责人之一;雷海宗、何永结在西南联大任教。他们宣扬的论点是:“战国重演论”和“尚力政治论”,在文艺上则主张写之母题:“恐怖、狂欢、虔恪”。
(二)出现背景:
战国策派的出现,正是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加紧法西斯统治的时期。他们颂扬国民党的特务政治,宣扬法西斯思想,其背景是非常明显的。
二、批判战国策派:
(一)概况:
为了揭露战国策派的法西斯反动本质,在国统区的《野草》、《新华日报》、《群众》和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批判文章。首先是桂林的《野草》。194111日,重庆的《新华日报》也开始批判,是茅盾第一个写出《时代错误》展开批判的。
(二)具体方面:
1、批判“战国重演论”。
2、批判“尚力政治论”。
3、批判“三道母题”及其文艺创作。
(三)意义:
这次斗争,揭露了战国策派的反动实质,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当时所推行的法西斯主义,有助于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艺运动的开展。
第四节  批判国民党的“文艺政治”
一、国民党的“文艺政治”:
(一)背景:
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国民党就搞文艺政策,但一直搞不出象样的政策。19429月,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张道藩抛出了一个稍微象样的政策。这个政策的背景是:
1、政治方面的背景:
1942年,正是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前期,也是强化他的法西斯统治的时期。这个文艺政策是为这些政治服务的。
2、文艺方面的背景:
⑴国民党从1927年起,一直在摸索、总结,这个文艺政策是归结了十多年的教训而提出的。
⑵当时国民党的其它御用文人都受到批判,所以不得不由国民党的中宣部部长张道藩直接抛出。
(二)内容:
194291日,张道藩在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办的《文化先锋》上抛出了《我们所需要的文化政策》其要点是:
1、在文艺的指导思想上,认为要以“三民主义”为文艺指导思想。
2、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认为必须为“三民主义”服务,为“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服务。也就是要为国民党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服务。
3、在文艺描写对象和范围上,认为应不写社会黑暗,不挑拨阶
级仇恨;只准写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仁爱和平”、写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勤劳。规定了“六不”“五要”。
国民党为了扩大其影响,在10月由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藩公展出面,召开了“关于文艺政策座谈会”。《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两个刊物也大吹大擂,其吹捧的内容不外是:
⑴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必须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指南。
⑵谁不执行这一政策,“必须制裁”。
二、批判国民党的“文艺政治”:
这次批判与前几次不同,有其特殊性。用茅盾的话说:这次斗争是迂回曲折,此仆彼起,互相呼应,乘虚伺隙地进行的。其斗争方法如下:
(一)直接批判:如苏黎的《驼鸟》(927日发表于《新华日报》)。
(二)旁敲侧击:如梁实秋的《关于“文艺政策”》、沈从文也有一篇。
(三)通过举行座谈会、纪念会等进行批判:如重庆以群主持的座谈会、昆明的光未然主持的座谈会,以及鲁迅纪念会、名家生日会、创作周年会等。
(四)通过发起“援助贫病作家的运动‘来批判:当时,很多作家病不能医、贫无所告、死不能葬。
(五)通过学习宣传《讲话》来批判。
三、意义:
(一)从一个侧面粉碎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二)初步学习和宣传了**的文艺思想。
(三)文艺工作者开始了若干在**思想影响下的和人民群众结合的努力。
第五节  批判自由主义文艺思想
一、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
(一)阶级基础:
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产生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自由派。他们身受双重压迫,渴望建立一个象欧美那样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他们这个政治理想,反映在文艺上,就形成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
(二)文艺基础:(略)
二、自由主义文艺思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出现过三次:
(一)第一次:现代评论派。
这次出现在二十年代(252627年间)。有胡适、蔡元培等一批人。在政治上提倡“好人政府”,既反对北洋军阀,又反对共产党,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偏袒于北洋军阀,表现在对女子师大事件和“三·一八”事件的态度上。在文学上主张:作品是作者美好心灵的反映,而不是生活的反映。在文艺批评上主张:只批评作品,不要对作家进行攻讦。
(二)第二次:“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出现在三十年代。“自由人”出现在三十年代初,“第三种人”出现晚一些。当时,一方面是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另一方面是“左联”活动蓬勃发展。“自由人”和“第三种人”一方面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不满(从他们在“左联”五烈士牺牲后的一篇文章可以看出),对“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反对,另一方面对“左联文学运动”也反对。他们想走第三条道路,在文学上主张“自由”。不多讲了。
(三)第三次:自由主义文艺思想。
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有沈从文、朱光潜、肖乾等人。他们在1947年底到1948年初,公开提倡自由主义思想,在北京、上海(主要是北京)掀起了一个自由主义运动,在走第三条道路,要走中间路线。这次运动是美国看到蒋介石必然会失败之后,一手策动起来的。
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就是在以上时期反映出来,书上讲得详细,你们可以去看书。
三、批判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意义:
这里讲讲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发生发展的地位的作用,以及批判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意义。
(一)自由主义文艺是中国自由资产阶级的文艺,不是别的阶级的文艺,更不是买办资产阶级的的文艺。它在各个时期出现,反映了自由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进步文艺家对他们的批评,始终围绕着中国新文学跟谁走的问题,也是方向、道路的问题。
(二)自由主义文艺在新文学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它对新文学发展起过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它基本上是无产阶级的同路人文学。
(三)自由主义文艺队伍是分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我们采取的政策对头,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可以转到人民大众一边来的。
第六节  两个问题
一、民族形式讨论问题:
关于民族形式讨论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俗化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第二阶段:民族形式的讨论。
第三阶段:民族形式讨论的深入。
二、胡风“主观论”的问题:
(见书)
第二章  解放区的文学
讲之前先谈两点:
一、对**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基本观点的他的作用的认识: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妻现在,已经39年了。对《讲话》的基本观点和他的作用,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
第一阶段(1942-1966年):大多数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阶段(1966-1976年):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作用推向了极端。
第三阶段(1976-现在):有三种认识:①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2年是正确的。②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现在提是不正确的。③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过去提是正确的,在现在提也是正确的。这三种讲法,各有很大的见解。
二、对解放区的文学创作的认识:
1950年开始,就存在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大、中城市的读者,对解放区的文艺是不以为然的。丁玲曾对这种认识提出过批评。这些批评,还过去有其现实意义,在现在仍有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广大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这是《讲话》的基本观点。
一、**同志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可去看书)
(二)文艺背景:
1、是新文学发展的必然: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提出,并不始于**同志,这一点,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新文学发展的道路就可以知道。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1917年,陈独秀提出“国民文学”,1918年,周作人提出“平民文学”、“人的文学”,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文学”。
革命文学时期:早期共产党人肖楚女等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不少人积极拥护。
左联文学时期:这时产生了质的飞跃,标志是:
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帜鲜明地树起来,取代了“国民文学”、“平民文学”、“革命文学”等。
⑵提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点是大众化的问题。主张作家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观察事物;作家要与大众结合,生活大众化;作家的语言、体裁要易为工农接受。但,这时的主张也存在着缺点,如:注意了文学的阶段性,忽视了文学的艺术性;过急地要求全盘大众化等。
2、是延安文艺发展的需要:
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着“一个主张”、“三个表现”的情况。
所谓“一个主张”,就是主张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写心里话。
这个主张,从意义上讲,是无可非议的。但当时解放区的不少文艺工作者刚从国统区来,对解放区的生活不熟悉。因此,一提起笔来,仍是知识分子在写知识分子。
所谓“三个表现”:
⑴表现在“写黑暗为主、还是歌颂光明为主”上。以肖军为道的文抗派,主张暴露;以周扬、何其芳为道的鲁艺派,主张歌颂。
⑵表现在“普及、还是提高”上。以周扬、何其芳为道的鲁艺派是强调提高的典型。
⑶表现在“宗派主义”上。从国统区来的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创作经验、斗争经验,同时也带来了宗派主义。
3、是苏区文艺工作的总结:
**同志领导文艺不是始于延安,他总结了苏区的经验。
二、《讲话》的意义:
总的讲:《讲话》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他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他从思想上、理论上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及如何为的问题,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从此,将新文学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分开讲:《讲话》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标志着党对文艺的领导加强了。
(二)使一代文艺工作者看到成长。
从以上两点看,《讲话》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赵树理的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就是在《讲话》之后形成的;周立波的成长也是如此。
(三)使文学创作进入了新阶段:
从创作内容看,由反映旧时代的人生到反映新时代的人生;从创作方法看,由一般的现实主义进入了革命的现实主义。
现代文学创作出现了新阶段,为社会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解放区文艺的新面貌
一、新面貌:
自《讲话》后,解放区的文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的标志是:新的艺术开始真正的群众化了,开始真正的为广大工农兵所享有。
(一)从主要作家作品看,确实与前不同:
1、发展快的是戏剧创作:
歌剧有丁毅、贺敬之的《白毛女》(1944年)、傅铎的《王秀鸾》(1945年)、阮章竞的《赤叶河》(1948年)。
话剧有胡丹沸的《把眼光放远一点》(1942年下半年)、陈波儿、姚仲明的《同志,你走错了路》(1944年)鲁煤的《红旗歌》(1948年)。
新秦腔有马健翎的《血泪仇》(1943年)。
新评剧有杨绍萱、齐燕铭的《逼上梁山》(1943年)。
2、发展慢的是小说创作:
⑴短篇小说:1945年前只有短篇小说,无长篇。
短篇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1943年5月)和《李有才板话》(1943年10月)、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1946年5月)、孙犁的《芦花荡》(1945年5月)和《荷花淀》(1946年5月)、邵子南的《地雷阵》(1947年9月)。
⑵长篇小说:1945年后,长篇问世。
长篇有: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1945年)、欧阳山的《高干大》(1946年)、柳青的《种谷记》(1947年)、草明的《原动力》(1948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48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1948年)。
⑶再慢一点的是诗歌创作:
诗歌也是在1945年以后才有。
1945年12月,李季写了七百余行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1947年7月,张志民写了《王婢诉苦》;1949年3月,阮章竞写了《漳河水》。
⑷风行的秧歌舞、秧歌剧:
秧歌舞、秧歌剧在当时风行,业余文艺者不断涌现。较有名的
是部队诗人毕草飞、民间说书人韩起祥、工人剧作者魏建珍。
(二)从创作内容看,亦与前不同:
1、题材选择是全新的:
当时的作品,有的直接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的直接反映农斗争生活,有的直接反映解放区工业建设,有的直接反映解放区的干部作风。
2、人物形象也是全新的:
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工农兵,即便是知识分子,也没有过去的彷徨、苦闷、感伤的情绪了。
(三)从民族化和大众化看,也是前所未有的:
讲了几十年的文艺民族化群众化,只有这时才真正解决。如《白毛女》来源于秧歌,《王贵与李香香》来源于信末游,《李有才板话》来自民间说书。作品的读者、戏剧的观者,多于过去的任何时期。
二、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贯彻《讲话》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宣传上有“左”的苗头:
这表现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宣传方面。如周扬在《同志,你走错了路》的绪言中说:“文艺作品,对于解放区的干部来说,已经不再是从艺术上去打动他们,而是从政策上去帮助他们。”这是单纯地把文艺作为宣传工具。
(二)在开展文艺批评和文艺论争上有失误:
1942年批判王实味的会,是丁玲主持的。有人说,那次批判了丁玲,那是错误的。丁玲主动作了自我检查,是真。失误是对肖军的批判。当时批判的内容:
1、肖军反对苏联(驻东北苏联红军对东北妇女践踏是事实)。
2、肖军反对土改。
3、肖军个人主义十分严重。
这些失误,前年,给肖军平了反。
(三)从文学创作来讲,正面形象较单薄:
当时的文艺创作,正面形象都比较单薄,尤其是激动人心、富有魔力的形象还很少。
总的来说,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是“五·四”以来,由鲁迅、
郭沫若、茅盾等文艺大师多年探索的结果。《讲话》对国统区的文艺,是否也起划时代的作用,认识的分歧还很大。
第三章  丁玲和她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丁玲是我国第一流的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葩,尤其是她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得斯大林资金十等奖,在世界都要有名。虽然如此,她却沉冤莫白二十一年!
第一节  丁玲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丁玲自己概括她走过的道路说:“……是长长的、短短的。”
一、北京时期:
(一)、生平思想:
丁玲本名叫丁冰之,又叫蒋冰之。她的父亲姓蒋,死得早;她的母亲姓丁。她生于1907年一个没落的望族家庭。
辛亥革命后,女子学校办起来了。她同她妈一起去读书:她妈读师范班,她读幼稚班。她妈毕业后去一个小学当校长。她是在她妈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1919年“五四”时,她常同她妈一起参加社会活动,爱国思想开始产生。后来读到《新青年》,受其影响。
1922年到上海读书,先读贫民女子学校,后读上海大学。这时对社会革命论有所理解,但主要是无政府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思想。
1927年,她到北京,从此开始了她生活和创作的北京时期。
在北京,她和《晨报》的胡也频认识。这时,她脱离了共产党人,感到孤独寂寞、虚无感伤,打算到南方去。正在这时,“4·12”事件发生了。南方又不能去了,她非常痛苦,感到“真理不正、正义不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
(二)创作:
丁玲说:“对社会不满,生活无着落,有许多活要说出来,又找不到人听;想做些事,又找不出机会。因此,为了方便,就提起了笔。”
丁玲这时期的作品,数《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比较有名。而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
《梦珂》是丁玲的开笔之作,是1927年写成。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早期作品的代表作,19282月发表。发表后,引起文艺界的重视。但直到现在,仍是毁誉不一、褒贬不一。全篇是由莎菲的三十四则日记组合起来的。
《阿毛姑娘》是写农村姑娘的苦闷、彷徨、绝望。19278月写成。
这一时期,丁玲的作品太消沉,给人的影响是不好的;但,是社会一个方面的不可多得的镜子。丁玲在此时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来,是当时的时代病对一个四处乱闯、还没有真正找到根本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传染。
二、上海时期:
(一)生平思想:
1928年春,丁玲同胡也频一起到上海。到上海以后,思想和写作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①左翼文化的推动。认得共产党员冯雪锋等。②丈夫胡也频牺牲。
胡也频死后,她要求支中央苏区,提出的理由是:①实现丈夫生前的愿望。②可以深入工农,写出反映工农的作品。上级没有同意,要她继续留在上海工作,编辑左联机关刊物。
1932年入党,1933年被中民党逮捕。
(二)创作:
丁玲这时期的作品有《韦护》、《1930年春在上海》、《田家冲》、《水》、《母亲》等。
《韦护》写的是革命与恋爱的题材。据说主人公的模特儿是瞿秋白。
《1930年春在上海》有之一、之二,也是写的是革命与恋爱的题材。
《田家冲》是1930年写成的。这部小说的缺点是没有写出地主的三小姐的革命转变的过程,还摊子农村写得过于美好。
《水》是以1936年水灾为背景,以抗灾人民作为主人公的。作
者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力量,看到了大众的转变。这篇小说的特点是:背景广阔,群像描写行动。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丁玲长于描写群像。
《母亲》这篇小说在《大陆新闻》连载了九期;还没有写完,丁玲就被捕了。
从《梦珂》到《母亲》,看出了丁玲的创作道路是随着文学发展的道路而发展的,是走的从“离社会”到“向社会”、从“个人主义的空虚”到“为工农兵大众”的革命的道路。
三、延安时期:
(一)生平思想:
丁玲是1936年想法从国民党南京监狱跑出来,经上海辗转到延安的。当时,延安还开了欢迎会。她到延安后,要求参军,被分配在部队搞政治宣传。后来在红军大学当教授。抗战初期,她组织西北团,她任团长。她现在的爱人陈明,就是当时的团员。她主编过《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1942年,她亲自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她的创作才走上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创作:
丁玲在1937-1941年间,写了九篇小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县长家庭》、《压碎的心》、《秋收的一天》、《入伍》、《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
▲在1956-1956年,丁玲的这九篇小说,就成了她的“罪证”。当时, 在批判这九篇作品时,给加上了五顶帽子:
1、虽然宣传了抗日,但出于浅薄的抗日热情。
2、虽然写了孩子们也坚决抗日,但却在孩子和抗日的眉目下,隐藏着作者“个人愿望高于一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3、虽然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延安的八路军工作中的一些丑态,却丑化了革命干部。
4、虽然写了日寇奸污中国妇女的暴行,但却在搞性的挑逗。
5、对干部的缺点和官僚主义的描写,是攻击性的、满怀敌意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九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不外是:
1、反映敌后和边区人民的抗日生活。如《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我在霞村的时候》。
2、反映延安生活的矛盾和斗争,即所谓揭露阴暗面。如《夜》、《在医院中》。
这九篇作品,贯穿着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这种思想由弱到强,直至热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第二节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写于194611月到1947年夏这段时间,1948年出版。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当时叫《桑乾河上》,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在1949-1953年间,再版了六次,读者多。这部作品是丁玲整个创作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收获,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题材与主题
(一)题材:
丁玲在《写在前边》里说:“这部小说写的是19467 月至1947年上半年华北农村的土地改革斗争中的一个阶段,”
(一) 主题:
丁玲说:这部小说“说明中国农民如若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经过剧烈的斗争,是无法摆脱身上的锁链的。” 丁玲为什么能提炼出这样的主题呢?有以下原因:
(二) 解放区正在进行历史上最伟大的土改运动。1946年5月4日发布了《关于反奸清算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后,解放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农民。
2、丁玲参加了土改工作团。她先在河北来县,后在涿鹿县的一个村了当工作队长。她对土改与战争、土改与农民彻底翻身、共产党领导与农民自己起来斗争这三个关系,有深刻的认识。
二、结构与人物形象:
(一)结构:
小说共58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1-10章为第一部分:写工作组进村前,暖水屯的情况。
11-40章为第二部分:写工作组进村初期,暖水屯斗争的情况(主
要写斗争走的弯路)。
41-58章为第三部分:写暖水屯的斗争与斗争的结束。
(二)人物形象:
土改斗争是两个方面的斗争,因此,人物也分为两个方面:
(三) 地主方面,以钱文贵为代表。
钱文贵:他有六、七十亩土地,靠收租过日子,有一定的权势,为非作歹,是个不大不小的恶霸地主。他有着鲜明突出的个性:阴险、狡诈。
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描写他的:
⑴写钱文贵的经历:
钱文贵出生于庄稼户,念过私塾。从小爱跑码头,到过张家口,跑过北京。从北京回来就穿一身大皮袍,戴着大帽子,年不到三十,留一副揸揸胡。吃的白面、大米,跟有钱人家一样。他虽然是老实的庄稼人钱广庚的儿子、只有两亩菜地的钱文富的弟弟,却象天外飞来的富户。
⑵ 写钱文贵的特殊地位:
钱文贵一不当官、二不做买卖,但人人却恭维他,敬而远之,给他送礼。钱文贵跟当官的打得火热,称兄道弟,村里的大小事情他都知道。暖水屯的人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扁的人,是一个唱傀儡戏提线的人,是暖水屯八大尖的头尖。钱文贵的特殊经历、特殊地位,决定并构成了他的特殊本领、特殊性格:阴险、狡诈(送子参军、施美人计、假分家等{见355页})。
2、农民方面,塑造了一批群像。
⑴干部形象:
张裕民:暖水屯的第一个共产党,沉着、教练、忠心耿耿。但在发动群众斗地主时,有过模糊思想:怕斗不倒钱文贵自己不好办。
程仁: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干部形象。先佃地主李子俊的田种,后在钱文贵家当长年,再后又成为钱文贵的佃客。按他的身世,他应是土改的中坚。但他在土改中却犹移不定。其原因是黑妮闯进了他的生活圈子。一方面恨钱文贵,另一方面又担心斗了钱文贵会影响他和黑妮的关系。但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很快地走过了这一弯曲的路,非常勇敢地、第一个跳上台、斗争了钱文贵,成为坚强的干部。
此外,作者还描写了刚正不阿、踏踏实实的民兵队长张正国,积极活泼、头脑清晰的宣传委员李昌和治安委员张正典、合作社主任任天华、妇联主任黄桂花、及赵得禄等形象。
作者在描写暖水屯的干部时,完全是忠实于生活、严格按照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的。既不凭空拔高他的起点,又不把他抬到人们望而生畏的高度;而是具体地写出他们的思想发展过程,使人感到他们不是高而可攀、望而可及,可以效法的先进人物。
⑵群众形象:
刘满:贫苦农民,积极分子,对地主阶级十分憎恨,对土改斗争有强烈的要求,勇敢坚决,但略带一点鲁莽。
侯全忠:在土改之前,是一个比阿Q还要阿Q的农民形象,作者突出了他的落后性,写出了他的转变。他读过书,有个漂亮的妻子,有个白胖胖的孩子,是个小康人家。后来在地主侯殿魁的迫害下,败落下来,成了侯殿魁的佃户。土改时分给他土地,他偷偷地还给地主侯殿魁。他的思想十分落后,转变也很慢,介最后还是转变过来了。
顾长生娘:中农、军属。性格倔强。但唠叨。
除上述群众外,作品中还写了不少的群众。
作者在描写暖水屯的群众时,总是让他们的性格随着斗争的发展而发展,让他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着现实斗争。这就说明:土地改革是伟大的群众运动,它不但以极大的威力改变农村社会几千年的旧秩序,也深入人们的内心,对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起着直接的影响。
⑶ 工作队的人物形象:
文采:工作组组长。在斗倒钱文贵之前,是“绣花枕头”。他有学者的风味、绅士的气派、革命家的架势。作者是以批评的态度来写他的。钱文贵家被错划为中农,主要是因为他的关系。打倒钱文贵后,他的认识有转变。
作者描写文采,也是把他放在斗争中来写的。
以上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说明了两个问题:
(四) 土改斗争,不仅是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斗争;也是变革思想意识,使广大农民提高觉悟、增长才干,成为真正主人的斗争。
乙、不打倒农村封建势力,农民是难以觉悟、难以翻身的。反之,农民不觉悟,即使借外力斗倒了地主,斗争成果也是无法保护的。
(五) 创作成就:
总的说:这部小说是反映土改的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为新的文艺如何反映解放区农村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如何反映翻身人民形象,如何反映党的领导和农民自发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开拓了文艺创作的广阔道路,显示了**文艺思想的实绩。
具体地讲,有三点成就:
(一)描绘了复杂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及其发展趋势。
(二)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形象及一批成长的新人。
(三)写出了党的领导与农民自发斗争的结合。(这篇小说并没有写工作组在那里包办,工作组也不是非常强有力的。)
四、缺点;
(一)结构松散,横生枝节比较多。
(二)叙述有时显得累赘。
(有人评价:①黑妮写得不扎实。②、语言不够大众化和口语化,有些知识分子语言。③有些情节显得仓促,描写不够丰富。)

斗室斋 沙河驿丁 姚文长

0

主题

3192

帖子

3192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192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9-1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个去,顶了

0

主题

1660

帖子

1660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660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4-12-12
最后登录
2022-10-18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6-9-1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0

主题

3117

帖子

3117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117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9-28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9-2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