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回复: 3

[散文] 心浴

[复制链接]

27

主题

52

帖子

1953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397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9-6-2
最后登录
2018-6-22
在线时间
43 小时
听众
8
收听
1
发表于 2017-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 浴
       落木潇潇
  纪伯伦曾说“改变人的心灵,比什么都要伟大。”这句话,常常令我想起在老家香炉山区短暂的执教生活。
  眨眼之间,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刚满十七岁的我,父亲重病,弟妹又小,不得不放弃继续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回家当了民办代课教师。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差事,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每月二十四元的工资,对一般的农村家庭,确实是一份不少的收入,于我失落的心灵也是莫大安慰。
  我任教的学校,座落在高高的山梁上,与佛、道圣地香炉山遥遥相对。署期后的乡村学校长满了野草,房屋破漏不堪。眼看开学一个多星期了,而我担任课程的初中班仍没有几个学生前来就读,只好戴着斗笠,冒着绵绵秋雨,踏着泥泞山道,走家窜户动员,好不容易请来了十几个学生,办起了那个快要跨了的民办初中班。可是,学生们读着读着,不是这个请假,就是那个辍学。一打听,有的女娃子仅十五、六岁,就被家长出嫁,要么就是已经有了婆家,男方担心女子读书心读野了“毁婚”,提出条件不愿让女子读书了。刚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人的家乡人,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在他们定格的理念中,书读得再多始终要以种庄稼为生,女子早迟也是别人的人,又何必花读书这笔冤枉钱。学生一少,就意味着连民办教师也当不成。
  我清醒地知道,要把这只有十几个学生的初中班办毕业,只有求得家长的理解、信赖和支持,让他们看到知识对庄稼人的用处。于是,我在教书的同时,坚持学习和讲授农业科技知识,除种好自己家里责任地的庄稼,还为全村培育了几万株桑苗,一下子挣得了近千元的收入,在全村(当时叫生产大队)引起了震动,让家长们看到知识可以变粮食,变金钱。耐心的诱导,反复的动员,辍学的学生慢慢地回来了。重新招生时,生源爆满,不少家长把家里的女娃子都送来读书了。没有桌子,没有板凳,我就自己当起了木匠。仅几天,一个七十多人的初中班便开课了。当时,我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把学校办下去,让孩子们有书读,让自己有书教,决不能让这所几个村才仅有的一个初中班在我手里垮了。因此,我不强行催收书学费,对于家境比较困难的学生,用粮食折价代交书学费也行。感动了家长,更感动了学生,让他们感到读书是一件幸福而神圣的事。无论刮风下雨,雪暴霜寒,很少有学生迟到、缺席。有时屋脊瓦片被狂风掀翻,雨水下泄,孩子们戴着斗笠仍坚持上课,办学之苦,至今难忘!
  我在未把这批学生教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师范学校,离开了老家,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学生。他们常常来信告诉我:“你做的桌椅完好无损”、“你鼓励读书的条幅仍悬挂在教室的墙上”云云。再后来,听说我当初执教的那所学校已新修了,可学校却因为生源问题,民办初中班早已没有了,就连小学也只剩三个班,学生读初中要到很远的地方,就近入学很是困难。前些年,总有老家的学生来找我,说他们的娃儿该读初中了,让我帮忙联系稍好的学校和班级。还说,老家的不少人举家迁到镇上租房,年轻的外出或就近打工,什么大工小工,粗活细活零碎活啥子活都干,让老年人专门负责带娃儿读书,就是为了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不禁想起当初教民办时请学生读书而很多家长不让读,现在却生怕自己的孩子没有好的书读,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细想起来,我在老家教书的三年,虽谈不上有什么作为,但曾努力地把读书与求知的信念耕种于不少农家子弟之心,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别于他们的父辈,也使我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品性和忍性得到了磨炼,还有什么比这更令我感动呢?
  年轻时许多美好的故事都已淡忘,化成了缕缕云烟。唯独从教民办到县城执教这十五、六年的时光难忘终生,总感到是在用青春的热血和虔诚在挥洒。教育,重不在教而在育。不仅育人,也是育已。不仅育他人之心,更是育已之心。背诵之文,反复吟诵,熟记于心。遣词造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习作练习,亲写例文,仔细观摩。卫生劳作,事必亲躬,师生同乐。以我心之育人,以浴我心之浴他人之心。从未有学生因玩劣被开除,也从未有学生因贫寒而辍学,晨风清新,阳光灿烂,冬日暖阳,岁月静好。执教年月,收义子、义女数个,时至今日,除“师爷”这一称呼外,还有不少人跟着自己的子女叫“爷爷”和“外公”。我愿终生一孩头,平生一书翁,可怜青春不重来,时光难倒流啊!
  偶然一次机缘,我被调入县委组织部门,这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份有点神圣和带点神秘的地方。
  那几年,应当是我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倾其心智,弹精力竭,追求心灵超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知道,我的父亲,一个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印度反击战和西藏平叛,从无数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一个在农村基层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共产党员,心里不知道有多少自豪和荣光。平日里,总是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打扫清洁卫生,清理文件杂务。基层党组织闪光的做法,被及时地写成信息简报和经验文章。基层干部的动人故事,总是及时报告给组织和领导。我深知,他们的优秀,不能因为我工作的疏漏而埋没,这关乎一个干部的命运前途更关乎我们的事业啊!
  组织部工作期间,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一位近四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已经退下来的老村支部书记,因连续一年未交党费,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集中试点教育活动中被除名了。本人不服,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申诉。部领导指示我和一刚调入组织部门的年轻组工干部(现已是省内一大县的常务副县长)去调查了解情况,看处理有无不妥。清晨出发,酷日当头。跋山涉水,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后,终于到达那个村庄。先是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然后是个别谈心。终于弄清,这位老党员老支书主要是因在执行计划生育和农税提留政策(这两项都是当时的国策)过程中,措施过硬不近人情,让许多党员和群众难以接受,有的党员和群众公开唱“对台戏”,弄得任务难完成,乡上开会总是挨批评,一气之下辞掉了支部书记,党费也不交了,恰逢党员先进性教育,成了反面典型。最后是本人谈话。当我把了解的情况并以组织的名义告诉他:“个人受点委屈不要紧,关键是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党员这个称谓。我会向组织和有关领导汇报,在补交党费后保留你的党籍。”没想到,这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竞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从此,组织工作在我心灵深处,特别神圣。
  后来,因人事变动,我调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读一些史书,学学党的历史。掸去史书上的灰迹,轻轻打开书页,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印入眼帘。我看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老一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们的崇高理想和热血沸腾,看到了腥风血雨中仁人志士的上下求索,看到了凄风冷雨围追堵截几临穷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悲壮历程中的坚定信念。泱泱中华大地,每一粒泥土,都浸润着革命者的鲜血。就是川南这块窄窄地方,也跳动着中国革命的脉搏。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余泽鸿(邓小平之前的中共中央秘书长)率队战斗的身影,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革命先驱李硕勋、红军骁将张锡龙和抗日英雄赵一曼。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一部部壮丽的史诗。夜阑人静,一次又一次地拜读英雄的灵魂,心灵震颤,浸润在红色血液的沐浴中。
  我常想,那些革命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而经受肉与灵惨绝人寰的摧残,心中装满的却是天下大众之命运,远大的理想忘我牺牲的品格,构成了他们生命中恢弘绚丽的人生。生活在平和年代的我们,历史的硝烟已经云散,血与火的战争已经久远,不需要用鲜血染红敌人的刺刀,仍需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尽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能力也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但只要有为人类进步与文明努力的那点点朴素的情感,不管你身处逆境或顺境,即使你受到不公正对待而暗自神伤潸然泪下,只要想想那些血色而高昂的灵魂和人类进步血与火的历程,一切皆显得渺小而卑微。
  再后来因为错综复杂的原因,远离党政部门调入政协机关工作,刚性的目标任务相对少了,而深入基层调研视察的时间相对多了,境界超脱物我超然,有更多的时间倾听泥土和心灵的呼唤,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一个人的一生,从时间上来讲是短暂的,从空间上来讲是微小的,从作为上来讲也是相对的具有多重性,真正宽广的是视野和胸怀。即使老得只剩思想和骨头,也不能就说自己已经腐朽,思想的老树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出青春的新芽。珍惜现在,淡泊过往,憧憬未来,永远是生活和生命的运行轨迹。淡化功名利禄,回归生命本真,是一切人的最终归宿。我本尘土,终归成泥。我始终坚信,只要真诚地生活,勇敢地为人类美好的事业而追求,就会如自由主义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所说的那样:“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0

主题

2980

帖子

2981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2981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7-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0

主题

1553

帖子

1553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553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5-2-12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7-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0

主题

3579

帖子

3619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619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7-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