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回复: 0

[其他] 阳翰笙回忆录《出川之前》第十三集

[复制链接]

620

主题

1567

帖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威望
8553 点
金币
2120
注册时间
2005-1-25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356 小时
听众
14
收听
1
发表于 2024-4-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rgba(0, 0, 0, 0.9)]内容来源于阳翰笙回忆录《出川之前》,第三部分求索道路上的青年时代,第十三集我和李硕勋离开宜宾前往成都读书。
一九一九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很快就扩展到成都。成都大中学生很多,他们除本身掀起学生运动外,还派学生到各地宣传“五四”精神,号召群众起来反对“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成都也派了三个学生到宜宾来宣传。
当时宜宾有三所中学,即叙属联中、宜宾中学、宜宾女子中学,这些学校都姓孔,崇奉孔孟之道,国文老师有学问,但又是有功名的人,顶多有点康、梁式的维新思想,缺少现代文明。一个姓刘的校长相当专横,管学生如管奴隶,压迫很甚。学校没有生动的气息,其教育远远脱离时代。“五四”时期成都闹得热火朝天,各种思想相当活跃,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礼教,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主张婚姻自由等这些思想,我们都闻所未闻。
这时期, 一方面有成都学生来宜宾宣传,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的出版物也渐渐地传播到宜宾,宜宾的书摊也能买到新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的林纾(shu)用文言翻译的外国文学,民初出版主张自由恋爱的半文不白的小说,南社柳亚子的诗等等,即新的、旧的、半新半旧的思想都在宜宾学生中流传,这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校这一潭死水激起了涟漪。这样,一批进步的学生就觉得学校不行,连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读不到,太落后了。

正当我感到苦闷,有所朦胧向往时,我们班上来了个李硕勋。李硕勋是庆符人,比我小一岁。他原先在成都读书,因父亲去世,回家奔丧而辍学。办完父丧,就近插入叙府联中,与我同班,我们很快就结为好友。李硕勋给我很多鼓舞,我们开始了真理的探索,光明的追求。没有多久,李硕勋就对这个学校的顽固守旧十分不满,并向我介绍了成都四川省立第一中学的新气息。他说,省立一中有博学开明的老师,有几位是经历了五四运动、才从北京大学来的。他们提倡随便听课,课堂上可以自由提问,鼓励读写白话文,反对随便责骂、处罚学生。这些,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我们决定转学到成都,去追求新思想,寻求新道路。
但学校不让我们转学,不给我们开转学证。因为我们这一帮人都是高材生,转学走了,一是影响这个学校的成绩,二是怕影响声誉,更怕由此引起连锁反应而学校从此不安定。李硕勋也很果断,他坚决地给我鼓气,说没有转学手续也不要紧,到了成都可以想办法,因为省立一中很开明。
我在叙府联中读了两年书,我对它是有感情的。一九八一年当它八十周年校庆时,我曾于十二月一日写去几句话表示祝贺:
锦江南来,
金沙东去,
戎州古地巍
然挺立。
八十春秋未虚度,
培养
才辈出,
喜群鹰展翅凌空飞
,览尽峨眉
春色。

一九
八三年五月二十日,
我重回母校,百感交集。
该校张泽霖老师填了一首《沁园春》词欢迎我。
词是这么写的
​时序清和,翠绕戎城,喜侯轻轺;正清梅涩齿,蔷薇似绣,绿梅纷落,统诵如潮。六十四年,八千里路,天下兴亡重担挑;身许国,历关山征战,戎马辛劳。
前贤艺苑名高,仰笔底风雷世纪骄:看《万家灯火》,疮痍日眩;《日本间牒》,蒋氏火燎;《天国春秋》,扬清激浊;《草莽英雄》卷怒涛。回母校,幸春风化雨,嘉惠李桃。
这当然是说得太好、太过,我绝不敢当。
我观看了学校校史的有关照片,更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回忆过去的历史
,
看它今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是激动万分。
到成都上学,还要给家里商量,取得父母的同意。开初他们是不同意的,从高县到成都, 一千来里路,我一个十多岁的娃娃,跑那么远,作父母的不放心。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到成都读书费用太多,我们家没有土地,丝茶生意虽说比较好,但毕竟本钱有限,门面有限,收入并不多。不过,他们一来见我意志坚决,理由正当,二来见我只身一人在高县三年、宜宾两年都没有出问题,用钱节约,学习用功,人品也没有学坏,门门功课都好,要“成龙上天”,就必须出去闯,也就同意了。父母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我也就于一九二O年秋天离开家乡,和李硕勋一起前往成都。

[color=rgba(0, 0, 0, 0.9)]请继续观听第十四集就读四川省立第一中学

承接歌曲写作,配器。专业录音,音乐编辑等业务。手机:15983101231,QQ:2866409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