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石门关fficeffice" />
川南山区腹地,一条发源于海拔1902米的大雪山北麓杨龙弯梁子的大河蜿蜒向北,流经6县区19个乡镇,流了220公里,于宜宾南广镇进入长江。这条万里长江的第一支流便有了南广河的名字。中国历史上与秦长城、都江堰齐名的秦汉五尺道正是从这里开始,沿南广河南行,经庆符石门,过高县、筠连,转而向西至云南盐津、大关、昭通,止于曲靖。
石门位于高县南北两城之间,南广河西南岸。不知多少年前的地质变迁,一群巨石从山顶层叠而下到河底。这些巨石分别重达数十吨,光溜溜,肥胴胴,当地人叫猪儿石。五尺道南来60余公里处,遇猪儿石挡道,修筑者用焚石水激之法,凿开一条道来,形成石门,一座雄险的关隘,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而,“五尺道”又有了“石门道”的别名。
我不懂历史学,更没有考古知识,所以至今也弄不明白,“五尺道”明明是一条路,为什么史学界还要存疑:究竟是行政建置还是千年古道?《史记》中,司马迁仅有“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六个字,而“置吏”二字,有“五尺道是行政建置”之疑,与“僰道”、“剑南道”一样,多少年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
当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率领考察队作五尺道探险考察后,得出“五尺道是一条古代勾通西南的交通要道,而不是行政建置”的结论。高院长站在石门关前,表情凝重厚沉,他准确地断定,石门关作为古代五尺道的重要遗址之一,为这一扑溯迷离的历史事件提供了强力佐证。随着五尺道考察的推进,1980年在高县文江水红点灯包出土的“西汉半两钱石范母”,更有了科学意义的诠释,那个面呈赭色、质为砂岩的长方式钱石范母,生动地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前如歌如泣的历史。甚至,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过高县,还在黄水口(旧称“土佬坝”)吃过地瓜的传说,并非纯属无稽之谈了。
高大伦是高县大窝镇人,五尺道从他家乡经过。由一个高县人来考证五尺道在高县的遗迹,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那末,创造辉煌文明的我们的老祖宗冥冥之中到底要暗示我们什么呢?
高院长应该为五尺道路经过他的家乡骄傲,而高县人应为家乡的考古学家来考察本地人文历史而自豪。
这就是石门关,秦汉五尺道上的第一关。自通关后,一直为川滇要塞,宋朝置石门寨,元朝设石门铺。自贡的盐、乐山的纸、隆昌的布、宜宾的百货,经这里源源不断上云南;而滇地的铜、铁、生漆、药材,又浩浩荡荡地进入四川。素来“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说法,高县石门关,便是历史的见证。
还有数位将军和政要,南方靖难,率千军横刀立马,途经于兹,见此险关,无不扼腕感怀,刻石以记,给我们留下追忆历史的诗篇。“石门题刻”,成了川南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巡抚曾省吾,奉内阁首辅张居正命令,率军前往珙县、兴文征剿“都掌蛮”即僰人,来到石门关前,嗟叹其山势险要,留下“石门不容轨,聊舍车而徒……九折宁非险,清时自坦途”的五言律诗。
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他推行的“改土归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僰人反抗这一国策聚众起义,从大义上说,国家需要安定,人民需要和平,判乱应该平定。但张居正采取“根诛悉灭”,灭掉一个为西南开发建设有绰约贡献的民族,到底万分残忍,“僰人悬棺之迷”,给历史留下太多的遗恨。历史,是那样的公正,又是那样的无情。
——石门北壁距地面4米,凿壁题刻“勒愧燕然”四个大字,字径约70公分,笔力雄浑,赫然入目。这是清朝楚蜀水陆兵勇布政使刘岳昭,围剿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部,胜利后班师回朝,路过石门关,感慨系之而欣然题刻。题跋详细说明自楚入蜀赴援,先后攻克长宁、高县沙河驿、宜宾双龙场这一历史事件。历史自有人评说,功过是非不是我等说得清,但石门题刻的史事记载,成了研究太平天国的重要证据。刘岳昭,“勒愧燕然”,掩不住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洋洋得意之情,孰功孰罪,只能交给历史。
二千多年了,岁月殊悬,经风见雨,沧海桑田,烟云聚散。如今的石门关雄姿尚在,险势已去。川云中路从猪儿石群中从容穿越,昔日五尺道上的苍苍马蹄印被水泥覆盖。
岁月可以风化五尺道的石板路,水泥可以覆盖马蹄印,但历史是人类记忆的沉淀,只要是历史,就不会湮没,而承载历史的岁月,因沧桑的堆积而越来越重。历史这门柔软的学科,真的至柔而至刚。
残阳如血,暮霭沉沉。南广河谷,我伫立在石门关前,千般感怀,万种思绪交集于心,正象这石门关脚下的南广河水,日夜奔腾不息。
审心而问,我是一个没有历史负重感的人。但面对这苍苍石壁,面对苍苍石壁上被岁月风雨剥蚀的石门题刻,我不能不捡拾起泱泱华夏的一道文明记忆,我知道,忘记历史,是浮躁的开始。
风依旧,残阳依旧,可堪回首的往事,透过历史烟云,上溯无期。僰侯国、僰道、犍为郡、朱提郡、南广郡、羁糜高州、高县、庆符,这一串串名字,演绎着这片繁衍生息五十多万高州人的热土的文明衰盛。
高州人应该好好读读古道石门关,这是县域的一段辉煌历史,历史的最高功能是告诉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只有读懂自己的历史,才能以从容的心态面对未来。石门关下的南广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濡养着我们,虽然古老,但她不是一个雍容的老妇人,而是以更加青春的活力,日夜流奔,流入长江,奔向大海。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浪奔浪涌奋而向前的浩然格局。这个格局会让高州人的目光更加深邃,更加自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17 22:25: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