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2-7-23 22:05 编辑
梨 园 的 梦 ————故乡潆溪记事之四 上世纪50年代,中山寺的后山,有一梨园。 梨园里,秘藏着我们童年的许多有趣的梦,让我徘徊和踯躅于其中。春天,“忽然一阵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园里蜂来蝶去,在梨花一片白中泻出灿烂的风景。那些翠鸟啁啾于林间,让我们用童贞去倾听。夏天,青的,淡黄的果实在绿叶的掩映下,打出旗帜,频频摇头,仿佛弹奏着生命的旋律。那些在呜叫时,腹部一张一弛的蝉们,常常是把声音拖长似地叫,越叫越有势。我们拿了一根沾有很多蜘蛛网的竹竿,蹑手蹑脚地靠近,正要举竿动作向它下手时,“哧”的一声,它便飞到另一棵梨树上去,让我们的惊诧目光追隋而去,悔之不及。秋天是赶着熟透了季节的果实来的。梨,个个脸上带着成熟的笑容,在金黄的阳光下展现着惬意的舒心。山顶竹林边,一个用麦草搭盖起来的窝棚在秋天的时光中亭亭而立。守园人在窝棚中守着一季的荣光。星期天,主人叫我们入住其棚,三两个娃娃学学守园。棚中垫上厚厚的干稻草,我们娃娃蜗在里面,或坐或躺,或睡或聊,自有其乐。静静地仰躺在柔软的稻草上,听外面鸟儿呜叫,或蝉儿长嘶,泡在天籁之音中格外舒心。如果有风吹来,梨香扑鼻,沁人心怀。偶尔听见外面果林中“橐”的一声,凭我们直觉,定是有熟果坠地。那时,我们赶快跳将起来,直奔林中,循声拾果,再美美地品尝道地的昭通梨的原滋原味。 响午时分,大人会送饭到窝棚。吃的常常是新米干饭,外加白水豇豆一碗,煎青椒一碟。饭菜虽简单,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至今回味绵长。后来,我曾写过一篇《守园》散文,将守园的乐趣原原本本地注融入文字中,竟感动编辑和评委,获了过二等奖。其中,我把孩提时代的诸多玩法,如打“官司草”,编蝈蝈笼,逮螃蟹,掰地瓜等童趣,都一一记下来,特有一翻童年情境。 梨园离学校很近,只隔一堵土墙。有时,趁课间操时间,我们全溜出来,走进果林中捡蝉壳。上课铃声一响,赶快又跑回教室。那时,蝉壳(又名蝉蜕)很值钱,凑少成多卖给中药铺。久而久之,将五分一角攒将来,去买连环画小人书。那时侯,谁有一两本连环画书,就真了不得,众人都羡慕呢。 可惜,1958年大跃进,梨园的梨树被人砍了。一个山头都种了油菜。阳春三月,原来梨花白茫茫的山,变成了金黄的油菜地,鸟和蝉也飞走了。而那个梨园永远生长着我们孩提时如鲁迅先生百草园的欢乐美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