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威望4264 点
金币100
注册时间2011-5-4
最后登录2024-12-20
在线时间707 小时
听众15
收听1
论坛元老
- 威望
- 4264 点
- 金币
- 100
- 注册时间
- 2011-5-4
- 最后登录
- 2024-12-20
- 在线时间
- 707 小时
- 听众
- 15
- 收听
- 1
|
本帖最后由 久久平安 于 2022-3-3 09:08 编辑
读高县何氏族谱人物事件辅导
国之有《史记》,家之有家谱,《史记》记国之兴衰,家谱载本族之根源。家谱又名宗谱、族谱、世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下又分支谱、房谱等,有官修和私修之分。格式有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四种。内容有姓氏起源,祖宗遗像,家规家法,字辈排行,阴阳风水宝宅图,艺文署述,名人记事,宗派记,名人传记,流宗图,族人分布图,族人名册等。
高县何氏有原庆符县城何师寄,号大山,即县城上祠堂何氏;有其弟何师齐,号小山,即来复渡下祠堂何氏;有原建祠堂于今四烈乡贾村仙峰寺傍的贾村支何氏;有从湖北经富顺县石灰溪迁来高县文江镇沙湾头的何银公支何氏;有从湖北迁来沙脑广后发展到罗场镇何本源公支何氏;有从河北保定毛家坳迁珙县分布至高县文江镇芙蓉村何贯公后裔支何氏;有从广东迁来高县庆符镇丛木村茨湾头支何氏;有居住在沙河镇汉王山支何氏;有居陈村由湖广宝庆府在明溃时入庆符巷子口何继楼公支何氏;有长居月江镇望中坝支何氏等。2011年“何师寄清明会”后,由泰公后裔何锡强主编《高县何氏族谱》,其他内容在总谱中讲得仔细,不再赘述,今谨抛砖引玉索引些人物事件,使族人更好地看懂族谱。
远古三黄五帝乃中华民族的祖先,何姓始祖,也溯源到轩辕黄帝。轩辕黄帝生在公元前2717——前2599年之间,黄帝姓公孙,娶四妃,有十四子得十二姓,本支得姓姬,经姬昌意到姬禹约三百多年,大禹字高密,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葬浙江会稽山。禹因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姒姓,后舜又禅位与禹,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直至元末,约第一百三十代何祉公生三子,长子何肇明,字师寄,号大山,孝廉中举人,任四川现重庆市巴县教谕;次子何绍明,字师齐,号小山,中举人任四川高县(地址今高县文江镇)知县;三子何开明,字师启,携宋朝大受公编撰的《何氏族谱》迁贵州。
何谓“明末清初蜀乱”:一.指民间传说的“张献忠剿四川,鸡犬不留”。此传说说明,李自成随白水王二起义(1627)后,部属张献忠在1641年从荆州攻入四川,10月在成都建大西政权,屠人无数,仕宦富人争逃。李自成甲申年攻入北京,崇桢皇帝自谥,明灭,史叫“甲申之乱”。二.1646年清军入川,六攻成都,六打重庆,张献忠战死。其义子孙可望率残部在云贵和四川南部联络南明和不服“满人”人士与清兵厮杀至顺治15年(1658年)。三.吴三桂从云南反清复明。[圣教入川记]中说:张献忠部灭后,迨自1660年,川稍定,始行设官,川已有复生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1667-1681年,一连十五载,川民各处被搂。四川此际兵燹之后,地广人稀,川南诸县几乎无人烟。造成有屋无人住,有地无人耕。又因战乱,阵亡人数太多,死人如麻,幸存者远逃夷地云南,尸首无人掩埋,骸骨遍野,随后引起瘟疫流行。民间流传的下“红雾罩”遇者均死,不是说真下红雾,实指战后的瘟疫也。后人在棘刺中伐出许多无人居住的废弃房屋就是佐证。庆符县志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庆符县仅有2331户,18490人。此乱中我十三世祖何察,子何孝子,弟何宝,侄子先知.先觉,及族人何宣廷,何采等及家人遇难尽节;清顺治八年诰封何察[忠义公],子封[孝子],其宅改建忠孝祠设位祀之。何先传,何先甲携子侄逃云南镇雄,他五世孙何鼎来赞先甲:痛维,高祖生遇大荒,临危失岵,流落滇阳(镇雄),野菜和根,深山避狼。永清大定,思还故乡,归来宅毁,辟地开疆,建宅三峰(山),兼辟清(水溪)黄(土田)。设科取士,身列膠庠,乱后成书,亲手成章,避难存嗣之泽长。
朝庭为发展经济,巩固西南边陲,便在四川邻近的湖广、两广、陕西、江西、山西等省移民四川恳荒,因湖广省来川人数最多,俗称“搬湖广填四川”。到光绪元年庆符县已繁衍有25368户,121456人。有记载的官方组织的向四川移民前后六次,计一百多万人。麻城县孝感乡是全国八大移民集散地中最大一处,在今红安县境而非今孝感市。在移民时,官府通过几月、几年,将湖南、湖北等移民整家、整族集中于孝感乡居住,待人员够时方成千上万,至几万人不等集队,通过长途跋涉,步行近两千公里入川。传说移民全都被绳索绑着胳膊,前后相连结队而行,对个别逃跑者,抓回后用铁链锁着锁骨,再与队伍相连接。久而久之,后人都只口授住段时间后才迁徙的孝感乡,而忘了真的祖籍。再说大家都说来自孝感乡,也便于交流,还联着老乡情谊。以上俗叫“搬湖广填四川”是官派,而我们入川始祖师寄公早于此,是元溃卸任后携在暑子弟和胞弟师齐卜宅留居,非官派填川也。
原庆符县在今高县县城庆符镇,古叫桃城。入川一世师寄祖公,孝廉中举人,曾任巴县教谕,封奉政大夫,住庆符县县署后。师寄祖公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葬宅后半山癸山丁向(原宜宾二师范旗杆台后)。传说因其阴宅风水好,远眺红岩山、白岩山如一张太师椅恭你坐之;近观现县府址处左侧的“三台别秀”山(挨着庆符八景之一迎祥挂榜)方平厚重,如紫玉屏正对。众羡妒,仕宦询可否让地建学宫,师寄公子孙同意说:“一家之盛,不如一邑之盛。”众喜,纷纷为之捐金卜地。洪武三十二年,让地建学宫(文庙),奉旨迁葬高县文江镇先锋村郭家堡三皇庙左有碑,艮山坤向。2005年何模红.何均才、何锡耕,何锡林等人组织捐资修葺。
师寄孙三世祖公何振,字大成,号符翁,生县暑后,卸任后分宅庆符县城“八大景”之一龙脑桥二处居住,著有[四书释义]一部,今仅存学庸二册。振公在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中甲辰科进士,任吏部考功司郎中,正五品,封奉政大夫,官服补子上绣白鹇.俗讲“仕不过大夫”,也就是官最多做到大夫级;因正一品是光禄大夫,以上是王也,从五品是奉直大夫,正六品以下至从九品都叫郎。
“八大房”是指入川第十五世,即:熊、熙、勋、烈,泰、恒、井、萃,他们共计发派五十二支,萃公后裔是四十二至五十二支。泰恒井萃因出钱修祠是上四房主族事,熊熙勋烈是下四房。泰公,著有宜宾大观楼文,府赠匾曰:天池钟瑞公有恢复大定文王之意。其中,熊熙勋烈是先启公之子,泰是先传公之子,恒井萃是先甲公之子。
何萃字永贞,岁贡生,生留栏菁(在藤龙片区),分居黄土田(庆符镇黄荊七组),卒葬大坝上,配湖北永兴知县廖汝昆姪女。长子允中,字薪传,县贡生,父殁后,兼理家政,财物无私,率家子弟善读,励其勤学,一切衣食考程费用公为之理之,居家所卖田地与弟等共之,公殁弟仍不分家,家业聚,目繁盛,弟等感兄之友爱,仍以兄之名注册,当时人称:扬孝友家声,卒葬大坝上,配永兴知县廖汝琨孙女,何廖氏27岁卒葬东岳庙右山上与张孺人同穴,子何绰;继配丁孺人,卒大坳上,子何级、何絧。次子何允仪,庠生卒白塔寺后,配碑顶上杨公女,子何绅、何蕴、何纯、何名。三子何允奠,增生字巨川卒葬大坝上,配萧孺人,子何续,何弦。其曾孙鼎来公赞萃公:粤稽曾祖,肇基黄土田(在庆符镇黄荆村七组),来自三峰山(在文江镇藤龙办事处白果村)舊业,初迁赴云既,吉鼎立居焉。我朝初定,古道昭然,敬闻曾祖,浑厚端严,终日静坐,晚夜不眠,心清语寡,举止无愆,正人许坐,狂妄弗言,优游新宅三十载,春秋寿算六十三,百有六年,螽斯衍庆,瓜瓞绵延,时朝一百六十年,种兰植桂,独公最先。
“ 十四块碑”是大清同治年间(1862—1875),族人为纪念和彰显从入川以来,有名望的本族朝庭官员,励志后人,固在今高县庆符镇至庆岭乡公路小靖村段,沿路傍山而竖,出一位竖一块,已竖到第十四块石碑。第一块是入川始祖何师寄公碑,第二块是下祠堂的入川始叔祖师齐公碑,最后一块已立到清道光15年(1835)乙未科第129名进士任安徽望江县知县何钟兰碑,在现瓜芦石英砂厂对面擦耳岩小靖村委会址处。此处是云南昭通府至川南叙州府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该碑林初毁于1952年筠连县至宜宾市的拓路工程,彻毁于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运料修路,碑石打烂砌瓜芦铁厂铁炉基础。
十四世先传.先甲公,十八世鼎来公,十九世德辉.嗣哲.嗣徽公,二十世钟兰.钟賦.钟湘.钟英等祖公均清修族谱;民国九年萃公后裔,何佈周誊写族谱;民国二十一年萃公后裔何习之在誊录族谱时,将本房“君”字辈以下排成“伯世奎开星斗现”,“伯”字辈实“协”字辈也。民国三十七年,何树铭编辑[庆符县城何氏家谱],字辈是:德钟汝树炳 君协模焕奎 铭深枢輝在 锦洵楷烈基 镇洁本荣坦 铨滋植燿型 铿涛松炯陛 铸海极焜垣。认定君字辈是入川第二十四世,协字辈是二十五世。由于萃公房绰公支大部分散住偏僻的高县归化乡现今四烈乡,族民贫困潦倒,据传说有人上门登记造谱,也只得到一碗玉米面糊充饥,由于族民对造谱不热心登记人员便打道回府,所以,谱上也就只略谈到二包顶坟,其余人员信息不详。1995年,萃公后裔何均维,历尽艰辛,踏遍四烈乡、可久镇访问族民上百人,编辑《何氏族谱》一部,印十本分发族民。同时证实,在“德”字辈上面还有“文凤之国尔鼎”六代,即萃公是入川第十五世,何允中十六世,何绰十七世,何涟十八世,何文政十九世,何凤翱二十世,何之江二十一世,何国壁二十二世,何尔俊二十三世,何鼎仲二十四世,何德润二十五世,何钟凤二十六世,何汝根二十七世,何树安二十八世,何炳成二十九世,何均涛三十世,何协斌三十一世。另十九世住高县四烈乡和可久镇的何文星后裔以及住宜宾县凤仪乡何文斗后裔,同样经过“文凤之国尔鼎”后发派到第三十一世协字辈。以上事实代代有人名,辈辈有坟碑,说明协字辈并非入川第二十五世,实第三十一世也。因涉及几千人,从始祖寄公入藉庆符县的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今645年,现已有第三十四世“奎”字辈,故录注于此供人考证。
1948年《庆符县城何氏家谱》石印后,因大部分族民清贫无黄谷去换领玖册族谱,随即又解放建国,造成族谱未发行完。偶有族谱者,因谱来之不易,都视若珍宝,藏在箱底不予见人,谎称如若外人见了,自己住宅将遭火灾;“文革”破四旧时又将族谱作为“毒草”予以禁锢,故族谱更难以见天日,族民见者寥若晨星,下一辈是什么字辈都只是听人口授,只知字辈音,不知字辈的所用字,凭自己臆想给儿孙取名字;另有的已在族谱石印前就出生,名已取定,虽不究,但却造成上祠堂内君均不辩,协夕不明,和下祠堂也协锡不分。《高县何氏族谱》发行后,族民要仔细阅读,牢记祖训依字辈取名,遵家规,守国法,做一名爱族爱国的好公民!
上祠堂萃公房入川第三十一世孙 何 平
二零一三年三月十日 于高县庆符镇政府宿舍 电话:15883199258
|
|